分享

粮仓文化|“五谷之贵”话小麦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3-05-01 发布于安徽

  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植物的统称。在“五谷”(稷、麦、稻、黍、菽)中居于重要地位。北宋嘉祐六年(1061)三月,著名药植物学家苏颂,以朝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从京都汴京(开封)来颍州任知州。

  九月,由苏颂等编纂的《本草图经》撰成,苏颂奉旨撰写了《本草图经序》,最终在颍州为《本草图经》的付梓划上了句号。苏颂颍州工作生活了近3年时间,勤廉政务,为民请命、“高估缓期,官自为市,民不知扰”,入颍州文庙名宦祠。苏颂在《本草图经》(米部卷十八,第533页)中认为:“凡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和营养来源之一,全世界1/3以上的人以小麦为主粮,小麦的产量、种植面积和消费量均居全球栽培谷物之首。

  人类种植小麦的历史有万年之久,通常认为小麦起源于中东地区,后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但人类最早种植的小麦远不是今天这种穗大粒多、姿态丰盈的样子。小麦的原始祖先就是野麦草,是一种野生一粒小麦(单粒麦)。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小麦是人类长期辛勤培育和大自然驯化的成果。

  小麦在我国古代甲骨文中最早称“来”,“来”是“麦”的本字,像叶子对生的麦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有了“麦”、“来”等字,并有“来麦”、“受麦”、“呼麦”、“告麦”、“田麦、“登麦”“食麦”等卜辞,可见当时中原地区对麦的种植和收成是很重视的。《诗经》中有“贻我来牟”、“禾麻菽麦”的诗句,其中“麦”字出现了9次。《广雅》注释:“大麦,牟也;小麦,来也”。

  皖北地区栽培小麦的历史源远流长。陈文华著《农业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记载:解放后,最受人关注的考古发现是1955年安徽省亳县(时为阜阳地区属县)钓鱼台遗址出土的炭化麦粒。出土时,麦粒装在一个陶鬲中,呈青黑色,颗粒完整,共重900克左右。麦粒粗短没有稃,腹沟向两旁伸展,经小麦专家金善宝教授和南京农学院植物教研组鉴定为小麦栽培种。它比当地种植的现代小麦的籽粒略小,每粒平均长3.89毫米,宽2.68毫米(现代小麦平均长5.49毫米,宽2.9毫米。这一发现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中国古小麦”,距今约5000多年,对研究黄淮流域小麦种植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同时对小麦是张骞通西域以后才传入中国的说法是一个有力的冲击。《阜阳历史文化概观》(李良玉著,黄山书社1998年12月版)记载:“1977年,在发掘阜阳城西南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时,亦出土了一批麦种。”明正德《颍州志》(卷之三·五谷部)记载,到了明代颍州已广泛种植“大麦、小麦、春麦、火麦”等,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小麦耕作栽培的技术传统。

  阜阳在历史上有过多次“瑞麦”出现的记载。我国古代所谓“瑞麦”,是指单株多穗或异株同穗的小麦。因为其较为罕见,总是作为祥瑞的象征,不仅要进贡京师供奉于太庙(皇帝的宗庙),还会作为莫大的荣耀而彪炳史册。唐代宰相李峤在《田》中有诗句“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我国封建社会是以农业立国,历代君主都重视农业生产和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出现。旧志史料有不少关于颍州“瑞麦”的记载。如北宋王钦若、杨亿等主修《册府元龟》(卷二四《帝王部·符瑞第三》)记载,唐代“天宝五载(746)七月,汝阴郡(今阜阳市)上言有嘉麦生一茎两岐。”清道光《颍上县志》(卷十三·杂志· 祥异)关于“瑞麦”的记载。明“嘉靖二年(1523)夏,麦秀三颖,或五颖,谷有双穗”;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麦秀三歧”;“嘉庆二十年(1815),麦秀双歧”;“道光三年(1823),麦秀双歧。”颍州所属太和县在历史上也有多次瑞麦的记载:“正德十三年(1518)麦秀两歧,秋谷之并颖者倍”;“同治四年(1865 ),曹家冈麦秀两歧”;“光绪十五年(1878),麦秀双歧。”

  尤以明正德十三年(1518)太和县有“瑞麦”横空出世最为隆重热烈。此时,陕西举人许世昌在太和县主政。许世昌,正德十二年(1517)任,官至开封府通判,顺庆、承天府同知。各级官府认为“瑞麦”的出现是其“仁爱之政”和“公廉之德”的结果,遂建纪念性碑亭并立两通石碑,以彰显仁政。

  一通是时任监察御史的颍州人李葵撰写的《纪瑞麦碑》(民国《太和县志》艺文志):“太和滨颍,俗古民瘠。厥田孔芜,为中都僻邑。正德辛未岁,经贼残毁,继值水患,较昔尤戾。越丁丑,君世昌吏兹土,政先仁爱。居无几,六事允修。夏五月,来牟成,民有持一茎二穗、三穗出于一茎,约百余本,悉献诸庭。昔我太祖定鼎三年五月,陕西宝鸡献瑞麦,太学刘基播诸颂,是天生瑞麦昭佳贶也。麦出僻地,示异见也,夷考其故,仁爱之政由于公廉,公廉之德征为异瑞。故为之纪,以俟观风者笔。”

  李葵,颍州人,明成化丁未进士,官监察御史,转佥事。颍州官府曾为他立有两座牌坊:一“进士坊”,在南城小十字街,为李葵立。二“繍衣坊”,在南门大街,约明正德间为御史李葵立。

  一通是颍州人邢嵩撰写的《嘉谷亭记》(清乾隆《颍州府志》卷之九·艺文志),记载太和县夏出“瑞麦”,秋出“嘉谷”之瑞事。“太和,古细阳也。正德丁丑岁,关中许公来莅其政。越明年戊寅,夏麦之双歧者百余本,抚按州郡已命镌石。届秋,成谷之并颍者倍前数,耆民王能等,亦叩抚按州郡而颂,再命镌石,因征记于予。”

  明,邢嵩,字维岳,颍州人。博雅邃经学,以贡入太学。祭酒湛若水器之,颍后进多从学焉。授黄州府通判。(乾隆《颍州府志》)

  实际上,古人所谓的“瑞麦”、“嘉禾”、“嘉谷”等,相当于现今所说的“优良品种”。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专著《氾胜之书》的作者、农学家氾胜之,在实践中总结推广种子“穗选法”,提出在田间选择子粒又多又饱满的穗留作种子。我们今天常说“选拔干部”、“选拔人才”,而“选拔”一词,最初是用于作物选种的,后来才引申用于选人。

  关于“穗选法”,张力军著《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记载了一段故事: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清代的康熙是一位关注民生、勤奋好学和留心农事的皇帝,对稻谷的选种和种植都十分内行,章乃炜、王霭人编《清宫述闻》曾记载了康熙参与选育“御稻米”的故事。有一天,康熙在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苑田间巡行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株水稻,其茎高出众稻之上。时方六月下旬,其他稻株正处孕育阶段,而这株稻穗却已经成熟了,且“实已坚好”。康熙于是下令收藏好它的种子,待到明年再种植,果然比其他稻谷先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一岁两种亦能成熟。”后来在江南地区推广种植,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御稻”。此事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进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这部著作中。达尔文这样写道:“中国皇帝的上谕劝告人们,选择显著大型的种子,甚至皇帝自己也动手进行选择,因为据说御稻米即皇帝的米,是往昔康熙皇帝在一块田里注意到的,于是被保存下来了”

  阜阳是全省的主要传统农业区和小麦主产区,小麦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而且还引进推广了大量外地优良品种。阜阳小麦品种曾“上天入地”,“上天”即精选200克小麦种子等随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育种,“入地”即阜阳利用建在海南的“南繁基地”培育良种。小麦,从解放初期的阜阳白、葫芦头、红芒糙、五爪麦,已经过十次迭代,推广品种231个(1984年《阜阳地区综合农业区划》)。如阜阳地区的地方品种“阜阳白”,因白壳、白粒得名,栽培历史悠久。一般亩产100-200斤,高的280斤左右,肥地高产、瘠地产量稳定(《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第208页)。这在当时条件下已经是不错的产量了。

  2013年6月11日,阜阳农业科研机构选送了200克小麦品种,随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命名为“阜航麦1号”,经过试验田示范,由首次推广种植的10万亩增加至40万亩,2022年小麦亩产已达788.67公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