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贸易全球化看明清时期扬州的衰落——读[澳]安东篱著《说扬州:明清商业之都的沉浮》

 云蔚志读书 2023-05-01 发布于上海

对中国人来说,扬州总是一个令人迷恋的温柔乡,从历史上的诗词就可看出。在诗人的眼中,扬州占尽天下三分之二的明月夜,有玉人在二十四桥下吹箫。那时古人的理想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在十年扬州梦中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本书就是讲述这个明清商业之都的沉浮往事,从中展示出了近代中国经济变革的脉络。

一、扬州的历史概况

(一)地理

扬州南临长江,是一个内陆城市。尽管属于临海的江苏省,但它距离海边至少还有100多公里。在古代的中国,交通条件有限,扬州正位于南方和北方的交通要道之上,也是因此而设置。

(二)名称

“扬州”中的“扬”为“巨大”或“辽阔”。扬州也是天下九州之一,指的是长江以南的一片辽阔区域。

长江以南也常被称为江南,现在它在广义上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清代通常把扬州看作是一座江南城市,本质上具有类似苏州、无锡那样的南方特色。不过准确地说,从行政、文化、地理等方面看,扬州应该属于江北。

在历史上,扬州还曾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字。扬州之所以名扬天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李白、杜牧等诗人留下的千古名句。

(三)历史

扬州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曾在此筑城。从汉朝开始,扬州(当时称广陵)就已经在开凿运河,并从大海中提取出海盐。在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建立了一条中国南北地区间贸易线路。

京杭大运河线路图

扬州是大运河淮扬段最重要的市镇,无可争议地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扬州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城市人口也逐渐膨胀,同时带动了文化、娱乐和消费的发展。

二、扬州的繁荣

(一)盐业

到了明清时期,南方在人口、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远远超过北方,扬州也不再是整个中国的门户了。但它还是一个忙碌的口岸和贸易中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盐业贸易。

1. 扬州盐业

盐业是扬州这座城市的主要财富来源。两淮盐区之所以如此富庶,原因之一在于淮南盐场的出产能力。18世纪初,扬州“大商”控制了汉口贸易的六七成,其余份额属于“小商”。除了盐业贸易之外,盐商还通过高利贷、超卖和走私来获利。

朝廷也非常重视盐业,管理盐业贸易的两淮盐政也成为一个极有权势的官僚部门。清朝不仅国库收入仰赖盐税,治水、救灾、平叛等都需要两淮盐商的捐输。

(二)文化

1. 学术

在清代初期,扬州成为 “隐士”和“遗民”聚集之所。许多拒绝出仕者和明朝皇室的后代在这里举行了重要的诗文活动,《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也参与其中。这些文会使扬州成为了康熙时期的诗文中心。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除了原始的一套收藏于北京皇宫,其余六套藏于各地分馆。作为全国盐业中心的扬州,也是分馆所在地之一,专门建立了文汇阁作为四库藏书馆。四库全书工程以编修典籍之名征集图书,也是为了将其销毁。

2. 园林

扬州园林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鲜明特征为假山和庭园建筑,其中的筱园是康熙年间“八大名园”之一。扬州私家园林还是财富的代表,园主都是盐商。不过,他们都不是本地人,大部分是徽州人。

茶馆和妓院也展现出了园林的风格。李斗记载下的茶馆就包含了许多园林元素:

双虹园,北门桥茶肆也。楼五楹,东壁开牖临河,可以眺远。吾乡茶肆,甲于天下,多有以此为业者,出金建造花园,或鬻故家大宅废园为之。楼台亭舍,花木竹石,杯盘匙箸,无不精美。

在茶馆旁边就是浴池,由此构成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

(三)妇女之城

“提起扬州这地名,”朱自清写道,“许多人想到的是出女人的地方。”

作为一座商贸城市,扬州的人口流动大,且外来的男性更多。随之就产生了桃色消费,相关的女性也被称之为“瘦马”,有时“瘦马”也隐喻指扬州。除了直接的买卖,“瘦马”还会接受包括器乐、唱歌、绘画、书法和棋艺等方面的教育。明清的小说对此有很多记录,比如孔尚任的《桃花扇》:

旧吴宫重开馆娃,新扬州初教瘦马,

淮扬鼓昆山弦索,无锡口姑苏娇娃。

三、扬州的衰落

(一)开始衰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扬州因盐业繁荣,也因盐业而开始衰落。

两淮食盐专卖从18世纪晚期开始遇到问题,食盐定额越来越难以完成,走私者越来越猖獗,通货膨胀严重。加之,白莲教起义影响了盐业的运输,同时平乱以及重建都加重了食盐专卖的支出。最终食盐专卖被彻底革除,代之以盐票制度。富商丧失了对大量食盐运输权的世袭垄断,小商人得到了食盐专卖许可。

随着盐业贸易在19世纪初的衰落,水利系统维护困难,洪灾不断发生。太平军和捻军又重创了扬州,死难者甚重,文汇阁四库藏书馆也被洗劫。黄河大堤决口,河流重新回到山东半岛的故道,也因太平军的进攻而无法维修堤坝。

在20世纪30年代,扬州这座曾经很大、很富庶的城市,出产的几乎全是初级产品。农民开始跨过长江,去上海谋生。艺术家和学者也离开扬州,前往上海发展。易君左曾写一部名为《闲话扬州》的书,描述盐商的大宅子正在破落,扬州人的日常生活是:上午在茶馆,下午在澡堂,傍晚在戏院。由于这部书有一些偏颇的内容,引起了扬州人的强烈不满而被禁。

(二)中心地理论与网络理论

扬州的衰落或许可以归结为大运河的衰落,而后者又是黄河改道造成的结果。不过大运河依然可以通航至北边的淮安,尽管缺少了南方的过境贸易,但主要问题还是地方工业不够发达,无法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平衡。郁达夫也将缺乏铁路交通视为扬州衰败的原因。作者认为,交通的问题确实拉大了江南与江北之间的差距,但不是主要原因。

根据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距离和运输方面的困难被视为一种障碍,限制了长途贸易的经济意义,不利于工业化早期的城市发展。网络系统理论则认为,在利益的驱使下,完全可以克服这些障碍。不过,扬州与长江下游大区域之外的地方有着重要的经济关系,扬州的盐业市场从江苏西南部一直延伸到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贵州边陲地带。反而与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所以扬州无法保持一个强盛的贸易口岸地位。

(没有查到译者所谓的网络系统理论,应该指的是网络理论:在图论基础上研究网络一般规律和网络流问题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网络是用节点和边联结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如铁路网、电力网和通信网等,可解决最大流量、最短路径等问题。)

(三)海权时代

尽管有理论的依据,但作者的解释似乎还是不够充分,扬州的衰落应该与人类交通方式的革命,经济的全球化更加有关系。

随着工业革命而出现的蒸汽轮船,远洋航运更加便捷,将工业大生产的产品运输到全球各个角落,不再受到陆地以及河流、运河的限制。贸易的全球化不同于在一个国家的某个区域或者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内部进行贸易,货物的装卸地点自然是要从全球运输的便利性考虑。那么,上海自然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所以取代了扬州,以及苏州等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地位。

人类进入航空时代,也大致沿袭了航海时代的路线,同时一些原来不起眼的内陆城市开始崛起,比如西北一隅的乌鲁木齐。将思维拓展到未来,如果航天货运得以突破性发展,那么纬度较低的城市,如海南的文昌也可能因为发射成本的巨大优势而一跃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扬州无论在航海或者航空时代,都无法再有之前运河时代的独特优势,失去了贸易重要节点的地位,转变成为一个普通城市也是必然。现在的扬州依旧有着瘦西湖、园林的美景、各式美食和千年的悠久历史,那里的人们过着慢节奏的生活,仍不失为一个休闲怀旧的理想城市。今人何妨再骑鹤下扬州,做一场十年美梦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