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抱雪斋读易笔记 2023-05-02 发布于上海

子思根据周公易象》改编成的《大象》也是。

卦气图和《大象》的历史,远远比《周易》卦爻辞早得多。

把《大象》和卦气图对照着读,就能够看到很多古老的传统。

比如《大象》说: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这说的是《井》卦的时训月令。

按照卦气图,《井》卦紧紧挨着夏至的《咸》卦。

所以,《井》卦毫无疑问和仲夏之月的月令有关。

我们已经说过,夏至的日躔就在井宿,所以本卦得名为“井”

那么,“君子以劳民劝相”说的就是夏至的月令。

既然是月令,那么“劳民劝相”的意思就要从月令中找。

孔颖达就没有搞清楚《周易》和《大象》、月令的关系,所以从唐代开始,对于“劳民劝相”这句话的解释都是错的。

孔颖达说:“劳,慰劳;劝,劝告;相,相助。”意为慰劳民众并劝其相互帮助,把“相”字理解成互相帮助。

宋代程颐也照抄错误答案,说:

“君子观井之象,法井之德,以劳徕其民而勤勉以相助之道也。劳徕其民。法井之用也;劝民使相助,法井之施也”

事实上,“劳民”和“劝相”这是两个平列的动宾短语,“相”是一个名词,而且是月令中和“民”一起提到的专门术语。

《礼记月令》中就有“劳农劝民”的句子,一模一样的句式和用法。

那么,作为名词的“相”是什么意思?

礼记·月令》载:

“迎春於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郑玄注云:“相谓三公,相王之事也。” 

相的身份是“相王之事”的三公大臣,可见《大象》里能够“劝相”的那位君子,自然不是什么普通身份的君子,而是能够行使“命相”、“劝相”职能的天子!

“劝”,是劝勉、奖勉之意,是上级对下级的专用语。

那么,夏至前后,有没有这样“劳民劝相”的月令呢?

有的,就是《礼记.月令》里的这一段:

仲夏之月,天子……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

这个“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就是“劳民”的本意。

所谓“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就是祭祀那些为人民服务并且贡献巨大的“百辟卿士”,也就是“相王之事”的“相”!

这就是“劳民劝相”!

那么,这些活动和井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井也是属于水源之一,是夏至“祀山川百源”的祭祀对象。

汉代元康五年的诏书中,还明确记载了西汉时期夏至还保留着“大官抒井”的传统:

御史大夫吉昧死言:丞相相上大常昌書,言大史丞定言元康五年五月二日壬子日夏至,宜寢兵,大官抒井,更水火,進鳴雞,謁以聞布當用者。●臣謹案【比原泉御者】水衡抒大官御井,中二千石、二千石令官各抒。

什么叫“抒井”?就是疏浚水井的意思。

《孟子》使浚井。

《说文解字.水部》:「浚,抒也。」清.段玉裁.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 动词疏通或挖深水道。通「濬」

所以,《井》卦的六句爻辞,完整地阐述了夏至时卿相官员到水井边浚井,疏通水源的月令传统!

这就是古代天子在夏至时“劳民劝相”的真实含义!

细读《井》卦爻辞,实际上就是层次分明地讲述了浚井(抒井)仪式的全过程。

《井》初爻说: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这点出了浚井的原因是“井泥”,井道不通,水源不通。

《井》二爻说:

井谷射鲋

说的是浚井的要把井底之蛙给清理掉。

《井》三爻说: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渫,就是把井里的污泥淘掉,这是浚井的第二步工作。淘去污泥后井水才能清澈,前来淘井的卿相大官把这件事办好了,自然能够使得“劳民劝相”的天子也开心,上下都能够受到浚井带来的福祉,故曰“并受其福”。

《井》的四爻说:

井甃,无咎。

这说的是把井壁也修整光滑,确保井水可以顺利上达井口。

《井》的五爻说:

井冽寒泉食。

这是夏至日疏浚水井的卿相大官把井水打出了井口,可能会有饮水仪式。

《井》的上爻说: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这是强调了浚井仪式要“有孚”,浚井结束之后不要再堵塞井口,妨碍水源的流通。

这与夏至的月令是息息相关的。

因为夏至阳气盛极,阳极生阴,此时“寒泉”生于井底,需要靠天子之相前来疏浚引导。

同时,夏至“大雩帝”的传统,和天上的青龙大火密不可分。

《左传》说“龙见而雩”,特指的就是当孟夏之月,青龙大火当空,飞龙在天之时,举行雩礼。

夏至,青龙的大火更是高居南方,也就是《尧典》中说的: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在火最盛的时候,天子派出卿相大官祭祀山川百源,疏浚水井,其实是为了祭祀那青龙的大火!

这就是《周易》一开篇就反复提到“龙”的原因!

不懂天文历法,不知时训月令之人,读个屁的《周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