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繁为简:几种简化复杂的方法

 少宇20 2023-05-01 发布于广东

一:找到本质

开店时,遇到了一个大爷买热水瓶,聊起后发现他曾在热水瓶制造厂工作过;

热水瓶有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保温;所以会用一些土方法来鉴别,比如听瓶胆的声音,敲瓶胆等。

大爷说了一个方法:倒点热水进去,然后等点时间,看瓶胆是不是热的。

热水瓶不保温,是因为热量在向外散逸。

理解事物的本质,自然容易找到决定性要素,找到根本原因。

曾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工厂的老电工退休了,工厂发生了停电事故,新电工一直没有找到原因,就请老电工过来帮忙。

老电工直接找到问题处,接好了电,报价500美元。

厂方看处理的如此简单,就问为什么需要500美元。

老电工说:接线1美元,找到接线的地方499美元。

二:遵循统一规则

一个在国外生活的朋友,讲述了她的一些感受;

她说:回到国内,很不适应。

在国外时,大家遵循统一的规则,不用担心勾心斗角。

在做事时也较少掺杂人情世故,所以很多事情就是表面看到的样子。

统一规则,除了黑就是白,不用担心存在灰色地带。

我很理解这位朋友,无需思考的东西越多,确实越简单。

三:做减法

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1:在做加法时谨慎;

2:做减法。

怎么做减法呢?

1:进行充分性与必要性分析;

充分必要原理是数学上一个简单的原理,实践中极为实用,审视整体和部分时均可使用。

充分:条件可以完成需求或达成目标;

必要:条件是完成需求或达成目标必须的。

在准备或设计时,容易只重充分性,只重视完成目标,而不重视其中的资源浪费或准备条件的必要性。

另外一种误区是只重必要性,只重视必要的条件,却不重视条件是否最终能支持达成目标。

2:意义

有一次设计一个限流系统,需要对整个统计系统进行屏蔽,而统计中有诸多统计指标,全部屏蔽耗时耗力;

一度想放弃对统计的限流,因为不值得如此做。

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只对关键指标进行限流,对影响最大的几个指标进行限制。

这样既满足了需求,又加大的节省了工作量。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放弃次要矛盾。

在这次简化设计时,使用的寻找意义,找到有意义的部分,然后去除无意义的部分。

相似的方法还有寻找有价值的部分,去除无价值的部分。

四:分类

在面对混沌一片时,需要寻找突破口建立秩序,分类是一个基本的方法。

要分类,需要维度,维度即是描述事物的特征,也就是分类的角度。

1:单一特征:

  • 有必要、无必要

  • 有价值、无价值

  • 有意义、无意义

  • 确认与不确定

  • 变与不变

  • 相对与绝对

  • 主要与次要

  • 广度与深度

  • 合理与不合理

  • 正常与异常

  • 强与弱

  • 稳定与不稳定

  • 利与弊

分类是简化理解的核心方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在分类时,需要提取事物的特征,然后基于特征进行分类。

有次在朋友圈发表了一个对特征的观点,可以引用在这里:特征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如何描述一个事物,如何描述决定了如何定义,如何定义决定了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决定了如何发展。

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要发展一个事物,需要理解,要理解,需要定义,要定义,需要描述,要描述,需要维度,要维度,需要选择特征。特征/特性的选择是发展事物的起点,也是事物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比如ThoughtWorks的技术雷达,将技术分为四类:

2:复合特征;

常见的有四象限划分法:比如以为重要及紧急程度来进行的划分:

四象限划分法是一种通用的方法,通过组合两类特征,来形成四种组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存在两个特征,就可以组成四个分类的组合,这是无限化应用四象限划分法的基础。

比如前几天发的一个内卷化的概念中的两句话:没有发展的增长、低水平的重复;这两句话可以分别发展出一个四象限:

1: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发展的倒退、有发展的增长、有发展的倒退;

2:低水平的重复、低水平的不重复、高水平的重复、高水平的不重复。

组合是结构化思维的基础应用,分类也是,都是入门结构化思维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一个针对客户与需求属性设计的四象限:

五:聚焦

在观察超市里的冷柜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当离得远时,可以看到全部的冷柜,如果要看清其中某个冷柜,则需要走近这个冷柜。

所以,要看得多,就离远一些,要看得清,就离得近一些。

在解决问题时,我发现很多人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未知问题转换为已知问题的方法,将无法理解的事物转换为可以理解的事物的方法。

有句话叫: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很多人无法快速解决问题,多是无从下手导致的。

没有全面深刻理解事物时,减少观察的范围,将自己的观察力凝聚在少数的点上;这时会发现观察与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

其原理很简单:聚焦减少了需要理解的对象,同时凝聚了理解能力。

六:使用基本的方法

比起高级技巧,我更喜欢且更推荐基础的方法,比如2W1H分析方法、二分法;

这类方法简单易用,无领域限制。

这类方法为通用方法,它们增强了我们的全领域能力,而不是某个特定领域的能力。

以2W1H为例,曾跟一个朋友说:只要彻底理解2W1H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你就可以超越你的大部分同事。

2W1H:what、why、how。

在遇到一个事物时,就用一下这个方法,会发现理解事物会慢慢的变得简单起来。

这个简单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破局思路。

七:排除与证伪

有人问了一个问题:A事物和B事物之间是冲突的吗?

我不知道答案,所以无法作答,但随后转换了思维,采用了排除法。

结果无外乎两种:冲突与不冲突。

然后再从假设出发,对比一些证据,进行排除,然后排除掉了冲突的可能性。

那就只剩下了不冲突这一个可能性了,这就是答案。

排除法是在学生时代考试时常用的一个回答选择题的思路。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比起证实,我们更擅长证伪,比如选择正确,我们更擅长选择错误。

这提供了一个解答复杂问题的思路:从假设出发,将问题转换为一个选择题,然后去证伪和排除。

八:寻找精髓

在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优秀的方法论,希望能记住。

我记忆力一般,未经深度思考的内容,是记不住的。

在看王垠的博客时,看到一个观点:精髓。

知识分为两类:

1:精髓的知识;

2:普通的知识。

普通的知识可以通过精髓的知识发展出来,所以精髓的知识是应该学习的重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知识的精髓。

知识的精髓与精髓的知识一起,组成了知识分类的两个基本方法:

1:广度上,对大量知识进行分类;

2:深度上,对具体知识进行分类。

在阅读《整合思维》一书中,整合思维有六个立场:

1:现有的任何模式都不能反映现实,它们只是被构建出的最佳模式。

2:冲突是有价值的。

3:一定存在更好的模式。

4:更好的模式能够从抽象变成现实。

5:与复杂性相处,相信自己能从新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6: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构建更好的模式。

其中的精髓是第一句话,第一句话是起源,只要我明白现在的情况不等于最佳模式,自然会开启一条走向更好模式的探索之路,无论是对立统一,还是从复杂中寻找简单,都是手段。

九:繁琐事务简化法

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前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唐纳德·C·伯纳姆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管理专家。他在其名著《提高生产率》中提出了效率的三条原则。即你在处理工作时,必须问三个问题:

1:能不能取消它?

2: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

3:能不能用更简便的东西代替?

第一类:取消;审视其必要性与意义。

第二类:合并;将有关联的碎片进行整合。

第三类:替代;从目的出发,寻找更简单的达成路径。

这三个问题,可以理解为三个简化的基本方法:

1:清理垃圾。

2:整理归类。

3:全局思考。

在生产中,有一个5S工作法,有类似的思想:

1: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事物,只保留必要的事物。

2:整顿:对事物进行分类处理,使其整齐有序。

3:清扫:清除遗留的垃圾。

4:清洁:将以上三个流程制度化。

5:素养:通过制度化,形成习惯,提升人的品质。

在现实的实践中,不做一件事和将碎片融入系统,这两点,我已经做到一些了,但第三点,才刚刚开始理解。

在一次功能改造时,对一个核心功能进行了系统化,使用了垂直设计+系统设计的方法,随着优化和完善,这个功能越来越庞大。

过度设计出现了,过度设计的庞大系统,使其很难真正进入实际开发。

直到后来,优化的契机到来,一个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另外一个功能的设计,原本设计的很多东西的必要性不复存在。

新的功能准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子系统都可以挂载来增强其能力,不需要每个子系统都单独具备其中的能力了。

简化的契机随时会到来,系统化设计被简化为轻系统+模块化设计。

轻系统从系统凝练而来,去除了不重要的元素,保留了核心要素。

这次事情使我对意义有了新的理解:随着条件的变化,某些事物存在的意义在发生变化。

当条件变化时,有意义可以变为无意义,有必要可以变为无必要,有价值可以变为无价值,思考条件变化甚至创造条件使其变化显得很有意义。

这开辟了一条真正简化设计的道路:从创造到消灭。

十:公式化

小学数学中的公式中的加减乘除,在实践中有简化理解的功效。

在《从一个微信群,聊一聊存量的变化》一文中,大量使用了这个思想,将存量使用一个公式描述出来:新存量=旧存量+增量-减量。

以及存量的变化公式:存量的变化=增量-减量。

一旦将事物转换为公式,就可以用数学的基本方法来理解事物:

比如存量的变化=增量-减量这个公式,要增加变化量,有两个方向:

1:开源:增加输入;

2:节流:减少输出。

林肯曾说过一句话:我走的很慢,但绝不后退。

将其转换为公式:真实前进距离=前进距离-后退距离;转换为公式后,可以得知要增强真实前进距离,有两个方向:

1:增加前进距离;

2:减少后退距离。

林肯这句话针对的核心是第二个方向:减少后退距离。

大部分时候,只是加减就足够使用了,这就是数学思维的巨大魅力。

十一:最简模型

最简模型是我在理解复杂事物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创建最简模型,将复杂事物简化到极致。

最简模型的基础是:复杂是由简单组成的,且其结构具备相似性;

理解了简单,就可以理解复杂。

比如,连接的基础模型:

系统的最简模型:

网络的基础模型:

平行垂直结构的基础模型:

分层的基础模型:

以电路系统为例,在我思考了一个屋子的电路系统后,建立了一个模型,透过这个模型,我理解了一栋楼,然后理解了一个街道,再理解了一个区域。

复杂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结构复杂,而是元素数量众多,这开启了一条自下而上的理解复杂的方法:先从简单中创造模型,再透过模型逐步向上理解。

十二:压缩/收缩

在思考极为复杂的对象,比如时空、网络、系统、环境等对象时,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将其全部展开进行思考,根本无法理清,这完全超出了我的思考极限。

比如时空,如果混在一起理解,会变成四维的世界。

但这并不代表无法理解;

在了解时空的概念时,发现空间是特定时间点的元素组合,这个特性给了我启发;

如果我将某个特定时刻的全部元素凝结为一个点,是否就不用去理解空间内随着时间的变化了,这样,我就有了理解时空的可能性。

这样我就可以用最简单的点与线的关系去理解时空。

在理解小世界网络时,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如果去理解一个单独的小网络,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多个小世界网络时,便理解难度便开始剧增。

其理解难度源自每个单独的网络的内部的元素开始跟外部的元素产生关系。

然后采用了跟压缩空间一样的方法,将每个小网络压缩为一个点,这样多个网络之间又重新变成了电与点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一些我用过或准备使用的方法。

我认为学习方法论的最佳方法,就是使用方法论来理解自己。

比如,本文介绍的是化繁为简的方法,但本文显然很复杂,所以在理解时,就可以使用文中的方法,保留其最简单的精华部分。

如果一定要留下一个方法,我认为是分类,这是建立秩序的起点,也是简化复杂的精髓,可以有效的促进观察、思考与理解事物。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我从未刻意使用上述方法,只是因为化繁为简很多时候是一个理解复杂事物最好的方法。

我不会刻意追求化繁为简,但在理解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会这么做。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会刻意追求化简为繁。

一直认为只有同时理解完全相反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事物。

就像理解举重若轻,需要理解举轻若重。

以前创建过一个虚实环,有形与无形在相互转化和相互影响

繁与简也一样,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个转化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形成了一个类似虚实环的繁简环:

在这个理论下,简单可以化为复杂,复杂也可以化为简单。

剩下的,就是寻找转化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