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进关中民俗博物院(一)

 静心三妹 2023-05-01 发布于陕西

今天是五一假期,远处怕堵不敢去,西安城里让给外地游客,我与家人一起来到长安区南五台山下的关中民俗博物院。

这里我已来过不止五次,我就喜欢这里的民俗气息,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

关中民俗博物院,主要建设内容有40处迁建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览馆、展廊、名人院、文物库房、驿馆、店铺、茶楼、宾馆、研究中心、会议厅、人工湖、广场、园林景观等。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藏品来源为抢救性征集、收购、捐赠等。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藏品年代悠远,上自周、秦、汉、唐,下及宋、元、明、清,分为四个系列十个类别。

藏品类别主要为历代石雕、砖雕、木雕及生产、生活遗物和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地方戏曲、民间故事、工艺作坊、礼俗乡规等共33600余件(套),上自周、秦、汉、唐,下及宋、元、明、清,分为四个系列十个类别;征集明、清濒临消失的40院近千间古民居,其中已恢复建成古民居12院,戏楼、门楼13485平方米,移栽古树、成树1500余棵,另外还移栽、培育各种观赏、绿化树木8000余棵。

我最喜欢游览《古镇游览区》。这里主要选择现存于关中各地具有代表性的40院明清古民居,以及县衙、店铺、戏楼、画舫等古建筑,进行原样迁建,形成古民居一条街,突出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

重要藏品有拴马桩

博物院抢救保护了历代栓马桩8600余根。主要征集于陕西关中地区渭北一带。是关中地区数干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拴马桩桩顶造型各异。有胡人、汉人、仕女和猴子、狮子等,神情并茂,惟妙惟肖。这些富贵人家用来镇宅辟邪的拴马桩,俨然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华表”,具有极高的瞻仰、观赏和研究价值。拴马桩的雕刻手法精湛,艺术品味独特,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间石雕石刻艺术宝库,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填补了重要內容,反映中国写意雕刻在世界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石雕艺术的活化石,被国內外专家学者赞誉为“地上兵马俑”。

拴马柱材质以青石、沙石、大理石等为主,由于地域和石质的不同,雕刻工艺也有所区别。拴马桩主体分为桩首、桩颈、桩体、桩足四部分。桩首为圆雕,常见的有人物、人物驯狮、狮子、猴子及其它动物;桩颈四面浮雕有动物、花卉及各种吉祥图案。

陈列的是具有代表性的169根拴马桩精品展厅,主要有:带年款的、胡人、汉人、妇女、狮、猴、背背猴、胡人抱乐器、胡人耍鹰、汉人抱书卷、钱币桩等拴马桩。

《民俗文化展览区》:为大型展览馆和展示长廊,主要陈列周秦汉唐以来的历史石雕艺术品、民间工艺品、民俗遗物、名人字画以展示关中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主要集中演示老腔、皮影、线戏、剪纸等地方戏曲和特色艺术,展示油坊、造纸、陶器制作等民间工艺。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