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诊断速览: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如何早筛早诊?

 尚振奇 2023-05-01 发布于吉林



图片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而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早饱、餐后饱胀、腹胀和腹痛,症状多样但均非特异性,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并进行胃肠道功能检查。约有11%~18%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大多与胃排空延迟有关,高达50%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胃排空延迟[1]

DGP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很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血糖波动大,出现餐后早期低血糖以及下一餐前高血糖,最终促进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DGP患者发生高血糖事件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频率是无胃轻瘫患者的4[2]。此外,胃肠功能异常可导致患者恶心、呕吐,易发生吸入性肺炎[1]。再者,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或合并焦虑、抑郁状态都会使生活质量受损[3]。因此,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胃轻瘫,对于稳定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4月15日,在2023年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许岭翎教分享了DGP的早期筛查人群特点及其常用的胃肠道症状筛查量表,还介绍了几种DGP的主要诊断手段,以及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流程和需要与DGP进行鉴别诊断的其他疾病,为临床医生面对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异常时能够及早诊断DGP提供了思路。
图片
图片

许岭翎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一、DGP早期筛查方法





01


早期筛查对象主要特点



(1)有胃肠道症状;

(2)虽无胃肠道症状但无明确诱因反复出现餐后低血糖、经多次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血糖仍控制不佳;

(3)有其他神经损害的证据,如下肢神经病变、内脏自主神经病变等[4]

02


胃肠道症状筛查量表



主要包括胃肠疾病患者评估症状严重程度指数(PAGI-SYM)、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GCSI)和罗马Ⅳ诊断问卷。目前临床上DGP相关胃肠道症状筛查量表应用最多的是GCSI。

GCSI由PAGI-SYM的3个分量表共9项症状组成,用于测量与胃轻瘫相关的重要症状,即恶心/呕吐、餐后饱腹感/早饱和腹胀(表1)。胃轻瘫患者GCSI得分越高,症状越严[5]。当GCSI诊断临界值设定为18分时,以GCSI≥18分来筛查确定DGP的发病率,筛查灵敏度为70.5%,阳性预测值为51.7%[5]。2019年一项针对12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也证实 GCSI≥18分提示胃轻瘫的可能性更大[6],以此为临界值筛查更为灵敏有效。另外,GCSI不仅可以有效地将胃轻瘫与胃排空正常者区分开,还可以鉴别胃轻瘫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故其可作为胃轻瘫患者的一个有效筛查工具。

表1. 胃肠疾病患者评估症状严重程度指数

图片




二、DGP诊断性检查方法





常用的胃轻瘫诊断方法包括胃排空核素显像检查(GES)、无线运动胶囊(WMC)、胃排空13C呼气试验(GEBT)。3种主要诊断性检查方法及其优势、局限性的比较见表2。需要强调的是,各种胃功能检查方法均应在内镜检查排除胃远端机械性梗阻或消化性溃疡等器质性疾病后进行。

表2. 胃轻瘫诊断性检查方法

图片




三、DGP临床诊断流程





1.对于因胃肠道症状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可结合上述筛查量表和检测方法进行DGP相关诊断,临床诊断思路总结见图1。

图片

图1. 糖尿病胃轻瘫诊断流程图


2. 鉴别诊断 

临床上主要与以下四种疾病相鉴别:

(1)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2)倾倒综合征

(3)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功能性消化不良

(4)反刍综合征

其他需要与DGP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内脏血管水肿抗精神病性运动障碍、大麻酚样充血综合征、慢性胰腺炎、胃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胃出口或小肠梗阻、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正中弓形韧带综合征、消化性溃疡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



四、总结





DGP症状无特异性,需要有较高灵敏度的筛查问卷来评估DGP高危患者。各项诊断手段各有利弊,选择何种方法要结合现有医疗条件,针对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和综合考虑。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强对DGP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意识,提倡将筛查问卷用于早期筛查,关口前移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以便及早发现胃轻瘫可疑患者,从而尽早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Aswath GS, Foris LA, Ashwath AK, et al. Diabetic gastroparesis [M].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2. Butalia S, Johnson JA, Ghali WA, et al. Clinic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hospitalization in adults with type 1 diabetes [J]. Diabet Med. 2013; 30(5): 567-573.
3. Bharucha AE, Kudva YC, Prichard DO. Diabetic gastroparesis[J]. Endocr Rev. 2019; 40(5): 1318-1352.
4. Sangnes DA, S?fteland E, Teigland T, et al. Comparing radiopaque markers and (13)C-labelled breath test in diabetic gastroparesis diagnostics[J]. Clin Exp Gastroenterol. 2019; 12: 193-201.
5. Cassilly DW, Wang YR, Friedenberg FK, et al. Symptoms of gastroparesis: use of the gastroparesis cardinal symptom index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referred for gastric emptying scintigraphy[J]. Digestion. 2008; 78(2-3): 144-151.
6. Brown LK, Xu J, Freedman BI, et al. Symptoms suggestive of gastroparesis in a community-based cohort of European Americans and African American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Dig Dis Sci. 2020; 65(8):2321-2330.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