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厨故事丨一个粤菜厨师的蓉漂二十年

 heii2 2023-05-01 发布于澳大利亚
Image

01

粤菜入川的冲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紧邻香港的广州成为热门城市。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广州的经验,大家都以吃粤菜为荣,并认为粤菜是高大上的菜系,特别是粤菜里的海鲜更是受人追捧。地处西南内陆的成都也紧跟时尚潮流:一些老板要把粤菜引进成都,纷纷去广州各大酒店高薪挖人,开起了高端的海鲜粤菜馆。

陈朗峰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进军成都的粤菜厨师之一。粤菜用料高档、制作考究,粤厨不仅有制作海鲜原料的优势,而且敢闯敢干,加上在管理和服务上深受香港影响,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人性化的服务礼仪。因此,粤菜一进入成都,就与传统的川菜形成了强烈反差,给原本就已疲软的川菜市场带来了强烈冲击。

当时,在成都川菜餐馆里打杂的小工每月工资约200元,而粤菜厨师月收入几千上万元的比比皆是,就连喂养海鲜的小工都是好几千元。

Image

1996年,巴国布衣川菜酒楼选择以文化为突破口, 把川东风格的乡土文化引入大雅之堂,把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到餐饮管理中,这些与众不同的举措,为当时的川菜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再加上后来的乡老坎、菜根香等川菜餐饮企业的成功,这才让成都的川菜在粤菜面前找回了一些市场。不过,这时的市场已经形成了“粤菜等于高端餐饮”的固有印象。

随后, 川菜掀起了向粤菜学习的热潮,海鲜川做的典型代表菜非“泡椒墨鱼仔”莫属。紧接着川粤开始相互结合以适应市场需求。

02

背起行囊去蓉漂

今年39岁的广东梅州人刘万里师傅,由于家庭的原因早早就进入社会,到广州打工学习粤菜。经过两年的小工打杂生活,他跟着粤菜老前辈和港厨把各个工种都学习了一遍,比如打荷、烧腊、蒸锅、炒灶等,最后才慢慢制作燕鲍翅、海鲜等。

2004年一个偶然机会,刘万里来到成都从事粤菜工作,从此与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将近20个年头。当时,刘万里的厨师朋友在成都一家海鲜酒楼开了档口,为了加强厨师力量,叫刘万里过来帮忙。刘万里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一是对陌生成都的向往,二是听说成都的工资高。当时刘万里在广州的工资3000元,到成都后直接翻了倍。

Image

刘万里

刘万里初来成都,在红高粱海鲜酒楼上班。干了大半年后,他在广东接了一个餐饮场子,回去干了一年。

也许是割舍不下成都的情结,当红高粱海鲜酒楼准备在成都高新区开分店的时候,刘万里又回到店里继续工作。

时间来到2008年,刘万里去到著名的凯悦酒楼任主厨,一直干到2020年,这是他在成都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家酒店。凯悦酒楼是由粤菜烹饪大师陈朗峰开设的,而陈朗峰曾经在银杏酒楼任行政总厨。刘万里与陈朗峰的关系亦师亦友,加上他在店里有一点技术股份,所以一直把酒楼当成自家的来做。

笔者在2015年与刘万里初次接触时,对凯悦酒楼里印象最为深刻的菜品,不是燕鲍翅,也不是养生汤和烧鹅,而是一道带有淡淡芥末味的拌螺头小菜。在当时,芥末味和熟螺肉的结合很新奇。

后来,刘万里先后在成都的天府新区喜来登、南公馆、海滨城以及资阳的一家海鲜城等地方事厨。其中,在喜来登上班时,由于双休加上疫情封控期间,他还在自家小区做了些盐焗鸡去卖,效果也不错。

来成都不久,刘万里就适应了这边的天气。他认为成都的冬天不是很冷,夏天又不像广东那样闷热潮湿,很适合居住。可对川菜适应起来却颇费周折。刘万里印象最深的是吃羊肉汤和侧耳根。一次下班后,同事请吃简阳羊肉汤,他端起一碗汤喝了下去,瞬间被腥膻味给闷住了,还把羊肉汤喷了出来,很是尴尬。吃侧耳根也是很久不能适应那股腥味,所以每天下班后,刘万里就去冷淡杯,点一份拌侧耳根、一份煮花生,外加一瓶啤酒,连吃一个星期。终于把侧耳根吃出了感情和不一样的味道。

刘万里虽然深爱着成都这个第二故乡,但对老家的感情一点也没有改变。刘万里的妻子也是老家梅州人。两人结婚后,刘万里就把妻子带到成都一起共同生活打工。

总的来说,刘万里在成都事厨的心态很平和,轨迹并不复杂,也不好高骛远,而是踏踏实实稳步前进。

03

川粤结合的成都现状

随着物流系统的发达,人员交流频繁快捷,以前粤菜原材料购买难的障碍早已消除,再加上川菜慢慢崛起,粤菜在成都的高峰已过,慢慢归于平淡,与川菜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Image

目前,粤菜在成都的现状,也是粤菜在其他城市的现状。物流发达后,海鲜的价格首先降了下来。曾经,粤厨的高工资让川厨很是羡慕,于是想方设法学习粤菜。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能够做出粤菜的厨师也越来越多了。粤菜厨师的工价下降不少,目前成都稍微好一点的粤菜厨师一月能拿16000元左右,虽然比川厨高,但差距不大。若是加上通货膨胀的原因,这个收入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刘万里告诉笔者,目前成都粤菜出现得最多的形式,就是川粤结合,也就是川菜馆里既卖川菜也卖粤菜,而粤菜馆里同样如此。做得好的川粤结合,厨房里是川菜粤菜两套班子、两条线,各司其职,成都一些大型餐饮店大都采用这种形式。有的甚至把店里的粤菜外包,由粤厨包工包料再分成。一般卖出去分3 成左右,这种店中店的形式,类似于外包瓦缸煨汤和印度飞饼的方式。

其他一般的川粤结合,厨房里只有一条线,也就是说川菜厨师既要炒川菜,还要做粤菜,反过来说粤菜厨师既要做粤菜,也要炒川菜。刘万里很不认同这种交叉做菜的方式,因为从小接触粤菜或川菜的本帮厨师,他们对各自熟悉的菜系味道和口感有着天然的敏感,相互无法完全替代。川厨虽然也能做粤菜,但做出来的菜肴始终差点味。

刘万里说,目前成都市场上还出现了不少的“歪”(四川方言,意为不正宗) 粤菜,它们完全摒弃了粤菜只用鲜活原料,不用死货和冻品的原则,做出来的所谓粤菜味道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专业粤菜师傅一搭口就知道原料是否正宗。而调制潮州卤水也是随便在外边买的现成货,卤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两个概念。

目前成都的正宗粤菜厨师有断层之忧。不少广东粤厨都不想闯成都了,因为在广州事厨和成都挣得差不多,虽然在广州粤厨要做早中晚夜宵多餐,比成都辛苦些,但成都已经没有以前翻倍收入的优势了。目前成都做粤菜的厨师有些是四川人,大多不会做传统的粤菜,这与现在也没多少厨师会做传统川菜的现象有些相似,这可能是各大菜系都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吧。

Image

当然,也得说说在成都坚持正宗粤菜的清流,他们坚持粤厨职业精神,把粤菜也做得风生水起。刘万里告诉我,从粤菜小店来说,紫荆小区的全记大排档在成都做了十多年了,价格平民化,大家能接受。耍都的大排档、肖家河广州肠粉、荷花池的卤狮头鹅都是纯正的粤菜,而这些店大多是以前在成都做粤菜的厨师开的,他们一直坚持初心。高端餐饮中只卖粤菜的南公馆,人均200元起,对原料要求极高,上午烤的烧鹅,中午、晚上要是没卖出的话,最后就是员工餐,以保证质量。

据刘万里说,粤菜进入成都以后,随着时代的进步,自身为了适应成都人的口味,也发生了很大的创新变化,反而在广州的粤菜没有太多变化,还是吃传统原味,创新主要集中在摆盘、中西结合、川粤结合方面。

刘万里认为,粤菜在成都的变化是“粤菜川做,川菜粤做”。比如粤菜热菜小炒鲜鱿,在广东一般用西芹或塘芹炒制,但四川人吃了觉得腥味很重,无法适应,那么粤厨就在炒制时加一点四川的泡椒、泡姜,压住所谓的异味而提鲜味,这也符合四川人口味。又比如川菜的鱼香茄子,粤厨就川菜粤做,做成茄子煲,加蚝油、柱侯酱等调制的煲仔酱,用煲仔的形式上桌,既合四川人的口味,又不辣。随后刘万里还向我分享了一些粤菜小知识。比如花甲分为沙甲、油甲等,沙甲含沙量多,而油甲表面光生,偏黄,含沙少,口感更好。带鱼有东海和南海的区别。脆皮乳鸽为生腌后炸制,油温火候要求极高。还要求炸好的乳鸽内汁水饱满,售卖时要开只能一开二,卖半只,而不能一开四,这样会流失汁水,影响口感,卖烧鹅也类似。煲汤和炖汤是两回事,煲汤需大火,10斤水最后只剩三四斤水,而炖汤就是上笼封口蒸制,也叫隔水炖……

虽然粤菜进入成都后慢慢改变,以适应成都人,但粤厨们不变的却是对食材敬畏的心,对菜品的精确理解,以及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

Image

眼哥/文  Hana/编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