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之间的这种消费生态圈的竞争完全可以跨越行业来形成“降维打击”,即另一个领域的互联网平台突然之间就可能抢了另外一个平台巨头的饭碗。 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的更高阶。因此,同领域的区块链项目的竞争必然是生态圈与生态圏之间的竞争。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商业模式和商业行为也因之发生巨大变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间的联系和交集越来越多,这就自然形成了合作的基础,也使得很多新模式得以实现。而区块链技术支撑的项目天然就是多节点共同参与的平台;根本就不存在单个企业或单个人安装好就可使用的区块链项目。 正是如此,即使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区块链项目也一定是一个平台生态圈,而绝不可能是一个企业或一个互联网公司。 因此,区块链项目将发挥的规模经济是生态效应,完全有可能类似数学的多项次幂律,即规模效应等于 n 的 m 次方,其中 m ≥ 2。为什么 m是个大于等于 2 的数字呢?因为 m 是代表区块链项目外在链接的生态。区块链项目链接入的,是其它的一个个生态,每一个生态带来的不仅是该生态的流量,而更多的包括资金、知名度、还有这个外链生态本身的网络效应。 正是因为区块链技术支撑的通证经济天然是平台经济而非发展单个企业;一定是多个乃至无数个包括个体在内的经济组织共同构建的平台经济体系;因此,网络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叠加也就成为了通证经济的天然面貌。 当然,区块链技术本身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升级。网络效应是造就了虚拟元世界的一个底面,而区块链生态效应则在底面基础上生长,使得虚拟元世界立体化,形成了必然的生态化森林。 区块链项目包括内容平台在内,发展所需遵循的根本时代规律,就是基于生态规模效应而发展。项目的顶层设计需要反映的是项目如何创造生态效应,项目的运维管理需要反映的是项目如何链接其他生态,如何与其他生态形成深度合作。成功形成生态规模效应的项目,将在未来竞争发展中胜出。而未能形成生态规模效应的项目,则必然在未来竞争中败北。 故而区块链项目能否发展起来的一个极其重要维度,就是该项目生态规模效应的发展程度。作为区块链项目的发起精英,要研究并尽力拓展的就是扩展生态规模效应的策略,以促进项目越过生态效应成就规模经济的阈值,提升项目生态相应的规模增长速度…… 总之,在通证经济领域中,比拼的只能是生态效应!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平台已经开启了消费生态圈的竞争;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通证经济时代,就只能是构建整个产业链生态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会逐渐消弥于产业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