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三国中最阴的小人,却被多人重用,最后让诸葛亮、司马懿玩死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5-02 发布于北京

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为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在这段历史时期当中,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主要政权。

随着政权的分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诸多的能人异士,可在这些能人异士当中,也会出现以假乱真的情况。纵观古今,在诸多的场合之中,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人,但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可供其玩耍。

世人皆知,没有能力的人,终将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甚至是惦记到不该惦记的事物,这最后的结局也是十分凄惨的。正如,三国时期出现了一位最“阴”的小人,这个小人倒是有些离奇的胆识,居然在自己周转过程之中,被多人“赏识”。

可如此的小人,最后的结局,自然就是被诸葛亮以及司马懿玩死,根本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那么,他是谁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一叛刘璋

这个小人其实就是孟达,在相关历史资料背景当中,孟达的相关资料还是比较稀少的。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时间好多的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孟达的名讳。

话说,孟达最早是西蜀刘璋的部下。刘璋是刘氏宗亲,当时更是占据着诸多的领地,可他的本性是懦弱多疑的,这也注定了他未来的结局。

在公元221年,也就是建安十六年,刘备进入西蜀,当时的刘璋便派遣孟达以及法正前去迎接刘备。在《三国志》当中,便有话语是描写孟达为何投靠刘备的:

“建安初,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从这句话的意思就可以得知,孟达当时是和法正一同依附于刘璋的,可惜的是,在孟达追随刘璋多年之中,一直没有受到刘璋的重用。说巧不巧,刘备刚好就打来了,就这样孟达十分轻易地归顺到刘备的部下。

刘备的识人之明何其强,但他还是收留了孟达,主要原因就是,其一刘备当时十分需要人才,其二当时刘备的手中已经收服了一位法正,法正的忠心刘备是肉眼可见。

而孟达和法正是从小的玩伴,刘备便认为孟达自然也是一位忠心耿耿之徒。却不想,这一信任,到最后居然成为铸就叛徒的过河桥,确实是世事难料。

二叛刘备

从当时的情况上来看,孟达在刚开始加入刘备阵营的时候,确实表现得是十分忠心的。毕竟,加入蜀汉阵营之初,刘备便赐予了他诸多的权利以及官位。

也正因为如此,孟达一直都是忠于刘备、忠于职守,甚至还在诸多的战役之中获得优秀的战绩,比如上庸之战,这一点上刘备更是对其十足的赞赏。

按照这样的情况来说,孟达在刘备哪里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才是,然而随着一件事情的发展,一切都变了。孟达与刘备的义子占据上庸之后,关羽便发动了襄樊之战,结果期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关羽曾要求刘封和孟达发兵支持一二,可孟达、刘封却没有那么做,结果关羽兵败襄樊被杀,孟达害怕受到牵连,再加上又因为一些利益问题跟刘封不和,于是便率领四千余家军投降了曹魏。

至于另一边的刘备,在知晓自己的大将关羽兵败以及孟达叛逃了之后,气得火冒三丈。可是,事情已然这样,就算是再生气也是于事无补,只能选择接受了现实。

孟达在到了曹魏之后,那个小日子过得也算得上是风生水起了,也算是得到了重用。可惜的是,随着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开始,孟达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最后背叛曹魏

当时,孟达投靠的是曹丕,曹丕也曾仔细调查了孟达的过往,知晓孟达确实是一位文武全才,所以才直接将其收留,同时还给予了孟达更好的待遇。

也就是这样,孟达便安心地留在了曹丕的身边,之后决定开始为曹丕效力。然而,纵然曹丕对于孟达的过往毫不在意,但是曹魏当中的其他人可不是这般想法。

其中,就有许多的人看不起孟达,甚至还会有人直接给他甩脸色,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愿意和他交心。俗话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孟达因为害怕刘备的责罚,叛逃到了曹魏,这也代表孟达这个人不堪重任、心思不当。

毕竟,真正心怀大道的人,不会任由自己的同伴在战场之中失败,在收到同伴援助的时候,自然会前去帮忙,助其一臂之力。孟达的小人行为,直接败坏了自己的好人缘,也为自己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孟达最初毕竟是巴蜀之人,长期在曹魏不顺心,还遭曹魏的君臣嫌弃,久而久之便感到心情不快、日日的焦躁。同时,孟达自己也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如若曹丕离世,孟达在曹魏就孤立无援了。

这般的局面,让贪生怕死的孟达深感焦心,恰逢这时诸葛亮的北伐又开始了,而他似乎看出了孟达所处的局面,直接一封密信,想要将其劝降。

孟达收到密信之后,更是想尽办法想要回到蜀汉阵营之中,至于另一边的诸葛亮早就清楚孟达心中的小九九了,非但没有按照计划当中的情况去执行,反而还让人偷偷的前去检举孟达的相关行径,并派兵进攻。

孟达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很惨,司马懿快速进军,在孟达还没有投降的时候就将其抓了起来,直接处死。纵观孟达三次叛逃的想法,只能说都是小人得志,他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可以在三个君主之间随意来回,着实可笑。

这般异想天开的人物,最后的结局自然是被玩死。想来,孟达死的时候还应当被蒙在鼓里,不知道是诸葛亮害了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