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小兵 | 论教学语法的系统性

 My_68 2023-05-02 发布于四川
图片
论教学语法的系统性

                           

中山大学

周小兵  李守懿

提要:

二语教学语法的对象、目标、规则解释、例释分类等都跟理论语法、母语者语法不同。教学语法应该概括出二语者容易理解的语法规则,容易学习的用法说明。要达到这个目标,条件之一是从语义、句法、语篇、语用等多个层面考察研究目标语,进而概括语法规则。只在单句内考察,只考察句法,既不容易发现、解释规则,也不方便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

关键词: 

教学语法 语义 篇章 语用

图片
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青年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外国汉语教师说:

我学汉语时感到最困难的是,老师说:不能那样说,应该这样说。学生问为什么。老师说,没有为什么,就是约定俗成。我们觉得,好像汉语没有语法规则。

这段话让我很受刺激!确实,二语学习者难学的语法点,不少教材或者缺少规则解释;或者解释了,很多学生不明白。后一种情况,可能是规则解释没有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考量;也可能概括出来的规则本身就不科学,不准确。

比如说双重否定句,我们的语法书、教材大多解释为:跟单纯肯定句意思差不多,只是语气不同。学生常常问,既然意思差不多,为什么要用双重否定句?汉语教师很多无法回答。

再比如,不少汉语二语教材说,“不比”句式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举例如:

(1)

a.我比他高。     

b.我不比他高。

图片

结果学生常常混淆“不比”句和“没有”句的区别,生成以下偏误:

(2)

*大卫一米八,玛丽一米六,玛丽不比大卫高。

图片
我们认为,现有二语语法书和二语教材,对规则的解释往往囿于单句,往往止于句法。这是造成二语语法规则难懂难用的原因之一。要概括出二语学习者容易学习、容易使用的语法规则,必须把句法和语义结合起来,必须把研究范围从单句扩展到复句、语段、篇章,进而涉及语用;而要学生掌握规则,就需要把讲解、练习的范围也进行相应的扩展。

下面先讨论教学语法的特点与系统性,并以若干语法点为例进行探讨。

教学语法的特点与系统性

关于研究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许国璋(1991)指出:

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目标是明语法的理;分类要求有概括性和排他性;以最少而又足够的例子说明类别;对象是语言研究者,学术兴趣比较一致。教学用的语法,目的是致语法的用;分类不要求严格,以说明用途为主;例子力求详实,本身就是学习的材料;对象是语言学习者,学习条件不尽相同。

面向二语者的语法,跟面向母语者的语法,也有区别。赵金铭(1997)认为:

对中国人的语法是一般性的,粗线条的;对外国人的语法是细密的,管辖范围窄的。

比如汉语助动词,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关注点在助动词的性质、特点、主要成员与大致用法等。请看朱德熙(1982)的研究:

助动词是真谓宾动词里的一类。包括:“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得、要、敢、向、应该、应当、该、愿意、情愿、乐意、肯、许、准、(不)配、值得”等等。助动词有以下一些特点:(1)只能带谓词宾语,不能带体词宾语;(2)不能重叠;(3)不能带后缀“了”“着”“过”;(4)可以放在“~不~”的格式里;(5)可以单说。

在这段论述之后,朱先生分组介绍了助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表述和例子都非常精炼。

这是典型的“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没有涉及二语教学常见问题。如二语学习者容易混淆“会”和“能”,常出现类似(3)的偏误:

(3)

a.*他的腿伤了,不会走路了。   

b.*他会一小时跑10公里。

图片

在描写语法中,朱先生有关助动词的论述已经算详细了,如指出“能、会”既可表示“主观能力上做得到做不到”,也可表示“客观可能性”。但由于论述相当概括,无法解释上述偏误。

第二语言学习研究发现,上述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1)母语迁移。不少语言对应汉语“会”和“能”的是一个词(如英语can),导致学习者容易混淆“会”和“能”的区别。

2)语法书、汉语教材未讲清楚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区别。

3)教学中老师没有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操练。

针对二语者偏误,系统考察汉语就会发现,“会”“能”在表示主观能力时有不少区别。(周小兵,1989)如:“能”可以表示频率、效率,表示恢复某种能力;“会”不行:

(4)

他能一小时做十道题。

(*他会一小时做十道题。)

(5)

去年他腿扭伤了,不能打篮球了。上个月他伤好了,又能打篮球了。

( *去年他腿扭伤了,不会打篮球了。上个月他伤好了,又会打篮球了。)

图片

显而易见,这些规则比理论语法要细致。而要总结出这些具体用法,就需要进行多角度的系统研究。例(4)涉及深一层的语义:“能”不但表示主观能力是否做得到、客观上是否可能;还可以表示某种具体行为的频率、效率;而后一种语义,“会”不能表示。例(5)不但涉及语义,还涉及语篇:“能”还可以表示由于外力使得某种能力丧失,之后又可能恢复;而这种语义的表达,除了跟特定动词相关,往往还需要一定的上下文。

可见,对二语者讲解汉语语法,需要对汉语语法进行多方位的系统研究,从句法、语义、篇章、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考察,得出适合二语者学习的更细致的用法说明。当然,教学语法的系统性还包含很多内容。如:怎样把目标语语法跟二语者母语语法进行科学对比,促进两种乃至多种语言的语法对比,促进相关语法规则的概括,以方便面向学习者的目标语语法讲解和练习设计;如何通过对相关语法点认知机制、二语学习过程的考察,促进二语者对目标语语法的学习;怎样把语法规则的讲解,跟多种类型的适量练习结合起来,以便把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让语法讲练转化为学习者的语法习得。正如史有为(1995)所说:当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系统整体观。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是一个独特的系统,也需要系统整体地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

由于篇幅有限,以下只结合实例,论述如何从二语教学角度出发,结合句法、语义、篇章、语用等多种因素来概括语法规则。

                

“常常”“通常”的句法语义考察

如“常常”“通常”,有相同的语素,都可以修饰后边的谓词性词语:

(6)

a.他常常6点半起床。

b.他通常6点半起床。

图片

此类汉语中具有相同语素的词语,二语学习者很容易混淆,常常出现误代性偏误:

(7)

a.*他常常都迟到5分钟。

b.*他通常迟到。

图片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对“常常”的释义是:(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对“通常”的释义是:一般;平常。但没有明确说明二者的区别。一般的汉语教科书对它们也没有很好地辨析。下面从形式入手,探求其意义不同,给出相关规则。(周小兵,1996)

3.1
对比的有无

“常常”跟谓词结合时,限制比较少;“通常”的限制比较多,如:

(8) 

a.

王军常常锻炼。       

*王军通常锻炼。

b.

王军常常晚上锻炼。   

王军通常晚上锻炼。

(9) 

a.

他常常写信。         

*他通常写信。

b.

他常常用毛笔写信。   

他通常用毛笔写信。

(10)

a.

小李常常洗澡。      

*小李通常洗澡。

b.

小李常常洗冷水澡。   

小李通常洗冷水澡。

图片

表面看形式有区别,但可以从这种区别中找出语义差异:“常常”句只是一般叙述事实,“通常”句却蕴含某种对比。b句中,“常常”“通常”修饰焦点在状语或定语上。再看:

(11)

a.

妈妈常常批评我。                 

*妈妈通常批评我。

b.

我跟弟弟吵架,妈妈常常批评我。    

我跟弟弟吵架,妈妈通常批评我。

图片

(11a)无对比,“通常”句不成立。(11b)有对比,两句都成立。可见,“通常”的使用需要一定条件:语境中有可供对比的成分。

3.2
规律性行为的发生

在跟时间词语共现时,“常常”和“通常”的用法不同:

(12)

a.老赵去年常常坐公共汽车上班。

b.*老赵去年通常坐公共汽车上班。

(13)

a.王厂长常常好几天不在家睡觉。

b.*王厂长通常好几天不在家睡觉。

图片

从(12)可知,“常常”可以用于过去时间词后;“通常”不行,因为它主要表示一般情况。(13)显示,如果句子不表示规律性行为动作的发生时,不用“通常”。

3.3
否定与通指

跟副词的共现,二者也有一些区别:

(14)

a.我并不常常洗热水澡。

b.*我并不通常洗热水澡。

(15)

a.我没有常常在饭馆吃饭。

b.*我没有通常在饭馆吃饭。

(16)

a.*我常常都在饭堂吃午饭。

b.我通常都在饭堂吃午饭。

图片

前两例说明,前边出现否定词,“通常”有许多限制,“常常”没有类似的限制。(16)显示,“都”前指“通常”,说明“通常”跟“我们”“任何时候”“一般情况下”等有相近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如果说“我们”的语义特征是[+复数],“任何时候”是[+任指],那么,“一般情况下”“通常”的语义特征可以说是[+通指]。[+通指]所饰行为的比率一般超过80%,可用“都”逐指。而“常常”没有相对准确的比率,所饰行为的频率不一定超过50%,不能用“都”逐指。

3.4
小结

《现代汉语词典》对“常常”的解释相当精准;但对“通常”的解释不够清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通常”的规则解释为:

通常
图片

表示行为、事情在一般情况下有规律、有条件的发生。“通常”往往要跟表示时间、地点、方式、条件、次数等语义的修饰成分共现;所饰动词如果带宾语,宾语前往往有限定式定语。“通常”的语义重点一般在这些修饰成分上。

在二语教学中,如果能把“通常”的形式、语义特点讲清楚,能够在教材设计、教学实施中把上述细致的用法融合在讲解和操练中,就会取得上佳的教学效果。

“连……也”的语篇语用考察

有些语言点的规则概括和讲解,必须从单句扩展到语篇。“连……也……”格式,以往研究存在不足。

第一,认为“连”是介词;但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介词可以引出那么多种语义成分:

(17)

a.连天气也好了。(对象)

b.连潘四爷还恭维着她呢!(施事)

c.连衣服也没有洗。(受事)

d.连最简单的问题也不发表意见。(与事)

e.连星期天也不休息。(时间)

f.连家里也找不着他。(处所)

g.连纸杯子也能煮水。(工具)

i.连看也没看我一眼。(谓语动词)

图片

第二,把“连……也……”分成很多小类考察,研究繁琐,缺少顶层规则的概括。第三,该句式为什么表示强调,说法多,解释力不够。尤其汉语二语教学,很难跟学生讲清楚这一点。

周小兵(1990)的研究把考察范围从单句扩展大到复句甚至语篇,解释力强,很容易看出强调意的产生机制。事实上,“连”字句可分为3大类。

4.1
基础句式

基础句式包括完整复句、删除句、替代句。如:

(18)

a.不仅祖父是矛盾的,不仅大哥是矛盾的,现在连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了。(完整复句)

b.不仅祖父、大哥,连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了。(删除句)

c.谁都是矛盾的,连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了。(替代句)

图片

有了前边的分句或语言单位(简称“前件),后边“连……也……”自然就有强调义了。

4.2
类推句式

类推句包括完整句、周遍句、否定谓词句,如:

(19)

a.四表妹脚缠得很小,连字也不认得几个。(完整句)

b.所有人都累得走不动了,连张大个子脚上都打了两个血泡。(周遍句)

c.饭不只没有吃,连做还没做呢。(否定谓词句)

图片

后句的强调语义,也是对比前句而产生的。

4.3
隐含句式

隐含句即没有对比前件的句子:

(20)连他自己也是矛盾的了。
图片

尽管无对比前件,但说话人、听话人明白,强调语义产生于隐含的对比当中。

由此,“连……也……”的规则可以总结为:

“连”字句代表一个分级语义系列,“连……也……”处于这一系列的最高层而受到强调。“连”跟“甚至”的语法意义相似,是连接词;但用法跟“甚至”不同,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放在动词前边。

4.4
“连”字句的历史发展

对比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中3类句式的比例,可以发现在《水浒传》《醒世通言》中,基础句、类推句、隐含句的比例分别是41.3、45.7、13。而在《曹禺选集》(台词)《家》《子夜》《苏叔阳剧本选》(台词)《小说选刊》(1987.6)中,三种句式的比例分别是29.2、31.8、39。说明“连”字句产生早期,基础句(即完整句)的比例相当高,而隐含句比例最低;随着时间推移,隐含句占了上风。这也间接证明了,隐含句是从基础句发展而来的;强调义是跟前件对比而产生的。(周小兵,1996)

4.5
二语教学

在汉语二语教学中,可以引进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规则,使用下列句子:

(21)

a.这个字外国学生不认识,中国学生不认识,连中国老师也不认识。

b.这个字外国学生、中国学生不认识,连中国老师也不认识。

c.这个字连中国老师也不认识。

图片

先从a句讲起,说明最后分句的句义在跟前两个分句的对比中受到强调;解释“连……也……”常常表达人们认为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讲解完a句,再讲解省略了某些成分的b句、c句。这样讲汉语学习者容易明白“连”字句为什么有强调作用。

前面讲过,从历时来看,近代汉语中也是先有类似a、b等有对比成分的句式,才有类似c的单句。结合篇章教学,既符合句式产生的历史,也符合一般人(包括留学生)的认知顺序,汉语学习者容易理解该句式的预设、蕴涵等用法。显而易见,篇章语用分析,既是理论语法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语法的必要环节,而且是二者的交接点。

双重否定句的系统考察

本节先通过语言事实的分析概括双重否定句的相关规则,接着考察汉语二语教材设计,最后分析二语者的中介语语料。

5.1
前人研究

前人对双重否定句有一些研究。典型的成果,认为双重否定句可分四种:

图片
1)

跟单纯肯定意思差不多,语气委婉些,如“街上的情形,你不是不知道”;

图片
2)

有“一定要、必须”一类意思,如“延安的举动,不能不影响全国”;

图片
3)

“没有”或“无”和“不”连用,表示“全都……”,如“没有一个不佩服”;

图片
4)

“非……不”表示“一定要……才”的意思,如“她晓得人和厂非有她不行”。(丁声树等,1961, P200 - 202)

不少论著都沿用这种说法;第二语言教材也大多照搬这种解释。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常常遇到学习者质疑:既然双重否定句跟单纯肯定句意思差不多,为何不用肯定句?当得不到满意的答复、解释时,学习者或者会回避使用双重否定句,或者会错用双重否定句。

因篇幅有限,我们只考察留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偏误较多的 1)和2)类句式。

5.2
双重否定句的系统考察

基于语言事实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双重否定句的使用,有明显的语篇、语用因素。

5.2.1 先看“不是不VP”句:

(22)英国的一切都好像是在那儿敷衍呢,可是他们在各种事业上并不是不求进步。

(23)在全国高等学校里,还有很少数教师没有开课。这些人里面有一些并不是不能开课,或者只需要组织他们学习一下就可以开课,这就应该让他们开课。(周恩来)

图片

例(22)的双重否定句(并不是不求上进),是对上一句(一切都好像是在那儿敷衍)的否定。例(23)双重否定句用于否定“高校有些教师不能开课”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从上一句话里推出来。有时,被否定对象只存在于交际者心里,如:

(24)

李石清:……经理,我们都是多年在外做事的人,我想,大事小事,最低该讲点信用。

潘月亭:(一阵大笑)你也要谈信用!信用我不是不讲,可是我想,我活了这么大年纪,我明白跟哪一类人才可以讲信用。(曹禺)

图片

潘月亭的双重否定句,是否定李石清的想法(你不讲信用)。

“不是不V”虽有两个否定部分,但地位不同。前边的“不是”是句子谓语,否定后面宾语“不VP”。从交际功能看,“不是”是整句焦点,“不”重读;“不VP”语音上不重读。“不是”前面往往有、或可以加副词“并”。“并”的作用是强调说明事实真相或实际情况而否定或反驳某种看法(陆俭明、马真1984,p2-3)。

再看相似的“并非不”句:

(25)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要顺其自然,而不强求。

(26)中国骨科医学另一个需要改进的理念是术后的运动康复。几年前,著名女足队员孙雯四度出国接受手术治疗,当时她表示,自己并非不信任国内医生的手术技术,而是希望配套获得运动康复的术后治疗。在国内许多骨科强势的医院内,这一领域依然空白一片。

图片

例(25)(26)的“并非不”,或否定前一句的部分意思(无为);或否定前一句的隐含义(“出国手术治疗”隐含“不信任国内医生的手术技术”)。

由此可概括,“不是不VP”多用于否定某种看法,此看法多出现于上文,有时在交际者心里。可以把这种格式表达为:

S=-s
其中S=不是不VP;s=单纯否定句(s=-vp);-等于否定。如

(22)

s: 英国的一切都是在那儿敷衍(英国的一切都不求进步)

S:英国在各种事业上不是不求进步

图片

s可能是肯定形式(如例(22)),也可能是否定形式(如例(23))。肯定形式一般也可以转化为语义相近的否定式,如(22)的s 可转换成“英国的一切都不求进步”。

由此,“不是不VP”可以符化为:

     

S=-(-vp)

如果把“不是不VP”放在语篇中,这个语篇可以符化为:

S=s+S

加粗的大S表示包含了“不是不VP”句及其上文的语篇;小s 表示“不是不VP”的上文;不加粗的大S 表示“不是不VP”格式。

5.2.2 再看“不能不VP”:

(27)过两天,你就先去一趟;他也许不见你。一次不见,再去第二次;面子都给他,他也就不能不回心转意了。(老舍《骆驼祥子》p.139)
图片

“不能不VP”否定的,其实是“他可能不回心转意”,这个意思可从上文“他也许不见你”“一次不见”等推出。再如:

    (28)像谢飞那样的性格,能够长期忍受白区工作甘于所规定的,她只能是个家庭妇女的身份吗?她那样老的工作简历,能够永远只在刘少奇身边,干些收收文件、发发信函的吗?天性与事业心都使得谢飞不能不飞,不能不自己飞。……(《广州文摘》1998.12.9)
图片

“不能不VP”的语义重心也在第一个“不”上,重读;全句的作用也是否定上文表达的某种意思,如例(27)的“也许不见你”,例(28)的“能够(忍受)只是家庭妇女的身份”“能够只在刘少奇身边”。被否定的意思可以概括为“(可)能不V”,如例(27)可概括为“可能不回心转意”;例(28)可概括为“可能不自己飞”。否定这个意思,就形成了双重否定的形式。

再看两例:

(29)在行政贵宾套房里,随行人员建议戴尔先生利用晚餐前的空隙稍事休息,但是他  说:“我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上网。”

(30)尽管蒋经国的探亲政策设限颇多,但从历史角度看,由过去绝对禁止两岸人员交往,走向开放,由不允许到允许,由不通到通,不能不说是两岸关系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部分质的变化。

图片

例(29)的双重否定句,还可以说是对随行人员话语(稍事休息)的否定。而例(30)的双重否定句,则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在前一句(蒋经国的探亲政策设限颇多)意义基础上的转折。

此外,还有一些“不能不”句,似乎看不到对前文、某种看法的否定或者转折。如:

(31)正确选择店址是开店赚钱的首要条件,要开店,就不能不考虑店面的问题。
图片

此句是建议,跟单纯肯定句比,语气委婉一些,突出该建议是客观因素推导出的,显得说服力强一些。

由此可以看出,“不能不VP”可以分为几类:

1)跟“不是不VP”意思接近,主要用于否定前文的意思,如例(27)(28)。

2)主要表达对前一句意思上的转折,如(30)。

3)强调客观因素,语气比单纯肯定句委婉一些,如(31)。

5.2.3  双重否定句式有时可以跟单纯肯定句式连用,如:

(32)像这样的事情,我们再不能不管了,以后是一定要管起来。(毛泽东)(转引自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p.201)
图片

双重否定句重点否定“对这种现象可以不管”的看法。前边用“再”,表示有人认为可以不管,实际上不管。而肯定句则着重强调“一定要管”。

双重否定句和单纯肯定句,哪一种语义强度更高呢?可以参考吕叔湘(1984)分析过一个句子:

(33)过了筛子又过箩的材料,还能假吗?能假得了吗?
图片

吕叔湘认为,这个例子说明:1)“能假”和“假得了”作用不同,否则用不着同时用上;2)“假得了”比“能假”份量重,所以搁在后头。

此论述对分析双重否定句有启发。双重否定和单纯肯定连用,既说明两者作用不同;又说明在表意上,后边单纯肯定句的强度大于前边双重否定句。(32)可以明显看出来。

5.3
汉语教材分析

为了进行系统分析,以下考察汉语二语教材如何处理双重否定句。以《现代汉语教程-读写课本》第二册(李德津、李更新,1997)83课为例。

5.3.1 课文只出现了一例本文考察的双重否定句。值得重视的是,它是有上下文的:

   

(34)第二天早上聂耳回来了,母亲问他:“昨天夜里你去哪儿了?”聂耳说:“我拉了一夜小提琴。”世界上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母亲心疼地说:“那也不能不睡觉啊?”聂耳说:“妈妈,我昨天看了一句格言:'当你有了远大理想的时候,你会用劳动代替休息’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如果我不利用夜里的时间,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啊!”
图片

“不能不睡觉”不但是针对聂耳一夜没睡觉的事实,而且是针对聂耳的想法(“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如果我不利用夜里的时间,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啊!”)。即,母亲的双重否定句,在某种意义上是否定“可以不睡觉”。

显而易见,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改编)课文时,是按照母语者使用习惯,把双重否定句放在合适的上下文中。可惜,课文之后的语法讲解,却没有把篇章因素考虑进去。

5.3.2  请看该课语法解释和例子:

(35)在能愿动词“能、会、应该”或个别形容词前后各用一个“不”字,强调“一定…”。如:

我不能不告诉你,我明天就要回国了。

他不应该不来。

他不可能不知道我回国的事。

图片

这三个例句都没有上下文。对开头的语法解释,学生会有些迷茫。其中第三句倒是可以说“他一定知道我回国的事”。而其他两句,解释为“强调'一定……’”,似乎说不通:

a.  我不能不告诉你,我明天就要回国了。

-/→ *我一定告诉你,我明天就要回国了。

b.  他不应该不来。

-/→ ?他一定(应该)来。

图片

教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教师会明白,只是像上面这样解释双重否定句,只用这些例子,教学效果不会好。我们疑惑的是,为什么课文中的双重否定句有合适的上下文,到了语法讲解,编写者却忽略了语境呢?我们猜测,可能撰写语法讲解部分时只是照搬现成的语法书,而忽略了活生生的语言事实。

5.3.3  练习。

该课“不……不……”的语法点练习分为“熟读词组”和“完成对话”两部分。“熟读词组”列举了8个“不+能愿动词+不+谓词”的结构。如:

不能不感到遗憾         

不会不合适

不应该不爱惜时间       

不可能不认真考虑

图片

作为机械练习,这部分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多双重否定句的范例。可惜的是,没有一句有合适的上下文。相信这样的展示,对学生理解、掌握此类句式帮助不大。

“用'不+能愿动词+不+动词’完成对话”的练习有4题。由于出现了双重否定句的语境,我们都列出来:

1)

A:李芳结婚以后生活幸福不幸福?

B:她和她爱人自由恋爱了那么多年,互相很了解,她爱人对她好极了,她 ________

2)

A:马上就要集合了,约翰怎么还没来?是不是集合的时间早,他起不来?

B:因为今天要早起,昨天晚上他很早就睡了,如果不是身体不舒服,____________

3) 

A: 阿里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去广州,是不是钱不够用了?

B: 他母亲每个月都给他寄来很多钱,他平时用钱也很注意,____________。我想他一定是要利用假期修改他的作品。

4)

A:你发现了没有,那个售货员现在的服务态度比以前好了。

B:顾客给他提了那么多意见,他________

A:他的服务态度改好了,顾客就会表扬他。

图片

上述练习最大的好处,是有了使用双重否定句的合适语境。练习1)可填“婚后生活不会/可能不幸福”,用于回答A的问题。2)可填“他不可能起不来”,既回答问题,也否定“由于集合时间早而起不来”。3)可填“不会不够钱”,否定A的说法。4)可填“的态度不可能不改”,强调客观对主体行为的限制。特定的上下文,要求使用特定的双重否定句。这样的设计相信对二语者学习、掌握该句式有帮助。

5.3.4 小结。

该教材有时考虑了双重否定句的语篇因素,如课文的句子展示,“完成对话”的练习设计。但有时却忽略了语篇,如语法讲解、例释部分,“熟读词组”的练习设计。我们认为,忽略语篇,源于理论语法重单句而轻语篇、重句法而轻语义的倾向。

在我们考察的汉语二语教材中,双重否定句的讲练,大多存在解释不清、例句不典型、缺乏上下文的问题。这样自然会影响二语者对该句式的习得,诱导偏误的生成。

   

5.4
中介语考察

由于教材设计、教学实施中忽略语境,二语者可能不清楚何时该用、如何用双重否定句。在输出时,可能会回避双重否定句;输出的错误率也比较高。请看以下偏误句:

(36)唱流行歌曲的人一般叫做“名星”,年轻人喜欢名星、追求名星,这不是不好的,理所当然的。

(37)我们平时吃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当然农作物也在内的,不能不避免有一定程度上的污染的层面。

图片

例(36)的语境,不应该用“不是不”。但是学习者以为,双重否定句,就等于单纯肯定句(这从下一句的“理所当然”可以看出来),因此选择了“不是不”。从这里可以看出,二语者并未掌握“不是不”使用的语境条件。例(37)想表达的意思是“不能避免”或“不可避免”,应该用一个单纯否定句。但学习者不太清楚双重否定和单一否定的区别,用双重否定句误代了单纯否定句,表达了相反的语义。

再看两例误代偏误:

(38)不是不喜欢流行歌曲,不是不喜欢他们的舞,就是更喜欢赞美歌曲,更喜欢跳赞美舞这样的舞道叫WOrshipDance!

(39)如果我是那个文章的丈夫,我不想帮助妻子自杀,我一定劝她愉快地过日子到最后的一天。但是我把那时丈夫的心里也不能不理解:不想看爱人的痛苦的样子,想把她安乐地死去。

图片

例(38)应该用“不是……,而是……”。“不是不”没有错,只是后一句用了“就是”。此类误代,比例相当高。例(39)想表达“我不是不能理解……”。否定别人认为他“不能理解丈夫的心理”,选择双重否定句是正确的。但未掌握不同双重否定句的不同用法,用“不能不”误代了“不是不能”。偏误原因,跟教材没有讲清楚双重否定句内部的区别(如“不是不”“不能不”的区别)有关。

                                

结语

教学语法,应该对语法点的句法、语义、篇章、语用等进行综合考察,不能仅限于单句,仅限于形式。有一些语法现象,只看单句、只看形式似乎很难解释。但是,如果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察,就可能概括出具有解释力、二语者容易明白的规则。

当然,多角度的语法规则解释,必须转化为具体的语法教学,落实到汉语二语教材的编写和具体的教学实施,通过实践来检验这种系统的规则解释是否有效。此外,教学语法还必须有跨语言基础,必须结合心理认知与语言习得机制的考察。

· 参考文献

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李德津、李更新.现代汉语教程-读写课本(第二册).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陆俭明、马真.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吕叔湘.漫谈语法研究[J].中国语文,1978(1).

史有为. 文化语言学中国潮[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许国璋. 论语法[A].许国璋论语言[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周小兵. “能”和“会”及其在句中的换用[J].烟台大学学报,1989(4).

周小兵. 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0(4)

周小兵. 句法·语义·篇章——汉语语法综合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周小兵.学习难度的测定与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朱德熙. 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