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樊登老师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给大家介绍了如何选书,如何读书,以及如何(输出)讲书,让读书这件事形成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闭环。我在樊登APP上都听了好几遍,也在看了原版书,受益匪浅,真的值得每一个人读一读。 首先来跟大家分享下如何选书?什么样的书是值得被读的? 关于选书,“樊登读书”的主编慕云五老师在多年选书工作中,总结了一套TIPS原则,可供大家参考。
当我们挑选出好书,那么该如何读懂一本书呢?怎样把它进行拆解? 我们会经常遇到一本书读不懂,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理解力不够。想要做到快速阅读并抓住重点,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樊登说,一个人理解能力的池子,大致由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常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七部分组成。 比如你缺乏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那么当阅读的书籍中出现经济学的原理和名词时,你不仅读起来吃力,读完也感觉一窍不通。 除了读这七大类知识的相关经典书籍外,还需要扩展人生阅历,见过的世面足够宽泛,才能够淡定地对待每一本书。 还有想要把一本书读懂,还要养成读完以后总结的习惯。樊登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全过程:专注读完一本书,然后给自己大约一周的时间间隔,一周后,一边回忆一边绘制思维导图,再打开书翻读重点。他读完的书,基本没什么线条痕迹,而是在回忆内容、绘制导图时才去做标记。这个习惯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因为一边阅读一边画线是很愉快的事,很多人觉得我画过了,我就肯定记住了。事实上,只有挑战自己,回忆内容,才能加深阅读的印象。 樊登还列举了阅读中需要规避的坏习惯。首先,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停下来查吗?答案是不要,因为阅读间隔会打破阅读的乐趣和快感。其次,一边看书一边玩手机也是需要避免的习惯,如果你控制不了,就把手机丢远一点。 如何拆解一本书呢?首先,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也就是说,需要找到贯穿全书的主线。比如这本《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它讨论了怎么选书、怎么读懂等一系列议题,最终是为了服务“讲好书”这条主线。再复杂的书,也要定义了一个主题或概念后,才能开始讨论解决方案。 在找到主题后,我们还可以熟悉一下书的写作背景。然后,整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登场:为主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方案;或者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变化的过程是什么。书的最后一部分,一般会用简短语言进行价值升华。 什么才是一本书真正有价值、值得记录的内容呢?樊登总结了八条评判标准:被清晰界定的概念、很严重的问题、令人意外的解释、存在递进关系、存在转折关系、阅读时感受到心灵冲击和奇闻逸事。阅读时多关注这些内容,能有效提升阅读质量,留下更多有价值的精华部分。 最后一部分,如何组织一个讲书稿? 这个我也是在摸索过程中,每次分享我都要准备好长时间,去回看书,去查资料,结果也不是特别满意,分享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卡壳的地方,还需要多多练习。读了这本书,也有了很多启发。 首先,你要明确一件事:讲书是以书为据的再创作。意思是,讲书需要遵循书本的原貌,根据书中的脉络进行讲解。同时讲书也不能写成读书摘要的拼凑,是用自己的语音使它变得通俗,让大家容易看懂。 不能脱离核心内容,也不能照搬,这就要求讲书人把握好原文和再创作的比例和尺度。哪些话可以创作,哪些话用原文呢?樊登的标准是,尝试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一段原文不容许出错,或者一段原文写得很美很有诗意,就可以按照原文来念,但是要控制比例,照搬的原文最好不要超过10%。如果你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能用一个故事把道理讲清楚,那么就讲故事,这就是再创作。但是切记,创作中一定不能加入个人化的判断性的解释,尽量不做评论,不要加太多自己的观点,也切忌改变书中的观点,要遵循原书的逻辑,有目的性地侧重。 樊登会为每一本书绘制思维导图,他把绘制思维导图的第一笔称作“坡道”,这是最难的一笔,“坡道”往往决定整本书的解读方向,也会影响讲书的思路。你可以从书中最打动人的一个点入手,也可以把最核心的东西在开头丢出来,一上来就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建立完坡道,就需要总结关于这个问题的背景信息,接下来进入正文。正文部分的重要原则是对每一个部分都用实验数据、案例、故事给予充分论证,并且把有价值的内容放在前面,对同类内容做归纳和合并。在结尾处,可以前后呼应,让开头设置的悬念在结尾解开,也可以用诗意的语言为理性的方法论证做结尾。好的结尾应该有感召力,让人听完这本书之后,想去做点事情。 讲书之前,复盘思维导图,再熟悉一遍书本内容,能够帮助你整理思路。然后,调整好心态,我们不为取悦听众而讲,只是踏踏实实地怀着热情,把这本书里最有价值的内容送给对方。 总结一下读完这本书我的几点最深的收获和体会: 001 答案都在书里。那些让你苦思冥想的问题——关于爱情、升职加薪、创业,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而且这些问题都已经被人解决,写成了书。所以,如果你有困惑,不妨开始读书。 002 不要盲目追求阅读数量。如果每本书的知识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变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种沉没的时间成本。最重要的不是读书数量,而是真正把一本书读懂、吃透。 003 正确的阅读姿势。阅读时尽量少划重点,因为划线之后,大脑会默认你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大脑就会自动放松下来,而实际上这只是大脑的一种自我欺骗。读书的时候就全然地投入去看书,读完之后,放一段时间,大概一周以后,就边回忆边画思维导图,这样给大脑的挑战更大,也更容易加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 004 用才是真正读懂一本书。看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在生活中用起来,所以把书中的内容践行起来,这本身就是读懂一本书。 005 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想要快速的读书,必须把基础打好。樊登老师认为,要快速阅读并抓住重点,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你的理解力池子有多大,你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这个理解力池子大致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学,心理学,国学,管理学、逻辑学,哲学、人生经验。还要扩展人生阅历,读书更淡定。 006 以教为学。把自己当作分享者。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下这本书,你一定会收获更多。樊登老师说,我是一个用读书改变自己生活的人。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够会读书,多读书,读对书,用读书改变自己。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