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果关系论心理学体系

 求是1025 2023-05-03 发布于山东

是科学主义心理学坚持将人的心理现象看作自然现象的一种因袭已久的研究取向,是机械论自然观在心理学界流行的一种理论体系与原则立场(决定论)。所有的心理事件都是有原因的,都是由某种先行因素决定的,因而人们可以依据先前的心理事件来解释当下的心理活动。因果关系问题是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涉及的重大课题有:无意识过程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影响;意图或目的对行为是否具有决定性作用;个人是否可以成为变化的原因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探讨因果关系意义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因果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一维事件。要想了解任何事物的原因,需要理解:①质料因。即事物的物质结构。②形式因。是一事物的形式、形状或可辨识的特征。③动力因。即引发一事物运动的直接原因。④目的因。即产生一种变化的目的或目标。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因果关系的知识依赖于理解质料、形式、前提条件和一事物被设计的目标或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N.W.史密斯以因果关系为分类标准,将心理学体系划分为四大范畴:环境中心论体系机体中心论体系社会中心论体系非中心论体系。环境中心论体系将因果关系的中心置于环境,认为环境是引发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从环境刺激的辨别和强化等概念出发来解释行为的习得和塑造。环境中心论体系的心理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等。机体中心论体系的因果关系以机体为中心,认为诸如神经中枢、认知结构、与生俱来的潜能和本能等是引发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从这些结构出发来解释研究的结果。机体中心论体系的心理学理论包括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等。社会中心论体系将因果关系的中心置于社会建构,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能够运用他们的理性力量获得知识,推进人类发展,一切知识、理论、心理学的概念等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代表性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非中心论体系的因果关系不以任何单一的源头为中心,而是由事物间的关系或事件场构成的。

就方法论而言,行为分析、生态行为科学等只使用经验归纳法:它们以事件为基础,始于观察,随后或用实验(行为分析)或通过系统的场的观察(生态行为科学)来收集资料,最后从各自的研究而非从最初的结构得出结论,如观察到的规律等。社会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则主要依靠定性研究和Q方法论,即以结构为基础的假设-演绎方法。

以因果关系的特征来对心理学理论进行分类并非是最恰切或科学的。同样的理论也可以归入其他的分类范畴。在因果关系论心理学体系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最为典型。行为主义强调行为分析的目的就是发现行为的原因,从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中确定反应的决定因素,以便为预测和控制行为服务。尽管新行为主义也包含中介变量和行为目的等概念,但这些概念主要是对行为的刺激反应的操作化,与自由选择的意图和追求无关。然而,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认为个体可以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存在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坚持人具有自由意志,能够进行自由选择。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指出,一个人若没有自由,他身上起作用的,就只有达尔文的决定论原则了;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人重获自由。美国心理学家V.E.弗兰克尔也指出,意志自由属于经验的直接性,即便是身体被囚禁了,人的精神也是自由的,意志自由赋予人新的生命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