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疫组化p53到底怎么看

 xiaorui 2023-05-03 发布于江苏
凡是来个根治标本分子分型里十有八九都有个p53突变型。那免疫组化p53到底怎么看,怎样才算突变?N个病理医生N个结果,一脸迷茫图片



p53免疫组化被广泛用于病理诊断中并常替代TP53基因检测,其对病理诊断及预后的评估都有重要的作用。
 
Tumor protein P53是TP5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也称p53,p53被称为“基因守护者”通过与DNA结合抑制基因突变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因此TP53是肿瘤抑制基因,TP53突变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

正常的P53蛋白结构

图片

(p53蛋白四聚体形成域的结构)

p53蛋白修饰的相关结构域:
-反式激活结构域(transactivation domain):氨基酸1-42的N端部分构成。
-富含脯氨酸结构域(proline-rich domain):从氨基酸63-97(各参考文献数值有些许出入),被证明是p53依赖的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所必需的。
-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DBD): 富含精氨酸,与转录活性相关。
-四聚化相关结构域(tetramerization domain)
-基本结构域(basic domain)
-C端包含一个核定位信号(NLS)和一个核输出信号(NES)。NLS参与了p53入核,入核后的p53才能结合DNA并发挥其肿瘤抑制功能。

在肿瘤中,p53失活突变多发生在DBD中,突变破坏p53与其靶DNA序列的结合能力,从而阻滞靶基因的转录激活,是 loss-of-function 突变。
其他特殊功能异常发生取决于TP53基因突变的类型和位置。
p53不同的突变方式对应的免疫组化表达模式
  • 正常
--p53正常/野生型(abnormal or wild type pattern):低-中等不均匀的核阳性
(2020妇科USCAP会议中建议使用“正常”,“野生型”更多用于果蝇遗传学上)

图片

  • 异常

--p53异常过表达(p53 abnormal overexpression, OE):通常是TP53 的错义突变,突变位点通常在DBD的中心位置

图片

--p53异常完全缺失(p53 abnormal complete absence, CA):通常是TP53发生无义、移码、剪接或缺失突变,导致p53免疫组化所用抗体无法识别的突变p53的抗原表位,表现为IHC阴性

图片

--p53异常胞浆着色(p53 abnormal cytoplasmic pattern, CY):伴或不伴核染色。近几年妇科上皮性肿瘤中见研究报道,是TP53核定位域(即前文介绍的NLS)(氨基酸300 - 325)发生突变,使得p53无法入核发挥功能。
(组化背景染色较深时判读需谨慎)

图片

--p53异常基底过表达(p53 abnormal basal overexpression):罕见。目前在外阴鳞状病变的文献中见少量研究报道。文献中将>80%基底细胞核均匀强染色,没有明显的旁基底细胞着色,判定为基底过表达。(原因机制并未见阐述,有待更多的研究数据;不知道食管有没有这种突变模式图片

图片

图片

(外阴鳞状细胞癌p53突变的模式图)

如何判读
先找参照物再看目标
排除人为因素,如组织固定是否充分、制片结果是否可靠等

正常表达
---外对照的选择
建议在扁桃体中,>40%的生发中心细胞染色强度不同,包括偶见强染色的细胞。扁桃体鳞状上皮在基底/基底旁区域也应显示不同强度的散在染色。

图片

(外对照正常表达模式图)
---内对照可以看周围正常组织是不是这种强弱不等的正常表达模式
 
怎样算异常表达
-没有统一的cut-off值及强弱判断标准
-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一套(但都没有官方版本,查到的文献有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深度扒拉下)
(亦有学者在467例胃癌标本中通过对p53免疫组化全切片中的表达强弱及百分比等(见下图),与P53基因检测结果比较,发现几种p53免疫染色不能用于预测TP53突变。)

图片

(文献中胃癌p53免疫组化几种表达模式)

-目前妇科上皮性肿瘤免疫组化p53判读模式的研究较成熟:多将80%作为临界点

图片

(文献中子宫内膜癌p53免疫组化判读流程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的p53免疫组化品种繁多,DO-7、DO-1、PAb1801及E26等都是针对靠近N端表位。如果蛋白被更远端截断导致表达的蛋白失去远端C端表位,就不会产生N端P53抗体的空染色模式。这种突变会导致P53 C端抗体的无效染色模式。是否需要使用C端P53抗体的免疫组化去验证,目前仅见有该类抗体的报道但还没有用于与TP53突变类型相关或预测。

所以在我们的报告中按实际看到的报个强弱表达程度、着色位置及百分比(如80%核弥漫强阳,p53异常过表达),给临床一个倾向的p53突变结果是否会更客观些?

当然免疫组化的结果也并不是绝对的,实际应用中又有很多问题(正常表达就一定没突变嚒?是不是一定要有那么严格的百分比?同一张切片上多种表达模式又该怎么算?启动分子流程的时机又是什么?图片图片图片

看完之后,反正我学废了,不知道您废了没图片

参考文献
  1. Toshimichi Tanaka Masahiko Watanabe and Keishi Yamashit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of TP53 gene in the context of its classically canonical functions and its latest non-canonical functions in human cancer[J]. Oncotarget, 2018, 9, (22): 16234-16247.
  2. Basile Tessier-Cloutier, Kim E.Kortekaas, Emily Thompson,et al. Major p53 immunohistochemical patterns in in situ and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f the vulva and correlation with TP53 mutation status[J]. Modern Pathology, 2020,33:1595–1605.
  3. Martin Köbel , Eun Young Kang. The Many Uses of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Gynecological Path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ISGyP Companion Society Session at the 2020 USCAP Annual Meeting[J]. Int J Gynecol Pathol, 2021 Jan;40(1):32-40.
  4. Martin Köbel ,Brigitte M. Ronnett, Naveena Singh ,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s: Toward Increased Reproducibility[J].Int J Gynecol Pathol,2019 Jan;38 Suppl 1(Iss 1 Suppl 1):S123-S131.

  5. Joseph T. Rabban , M PH, KarunaGarg, Nicholas R, et al. Cytoplasmic Pattern p53 Immunoexpression in Pelvic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s With TP53 Mutation Involving Nuclear Localization Domains An Uncommon But Potential Diagnostic Pitfall With Clinical Implications[J]. Am J Surg Pathol,2021,45(11):1441-1451.
  6. Isabelle Schoop, Saffiyeh Saboor Maleki, Hans-Michael Behrens,et al. p53 immunostaining cannot be used to predict TP53 mutations in gastric cancer: results from a large Central European cohort[J]. Hum Pathol. 2020 Nov;105:53-66.


以上仅个人拙见,欢迎各位大佬来纠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