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元祐年款的磁州窑瓷器

 荣纳堂 2023-05-04 发布于天津

      当今社会,收藏人之多,收藏人之浮躁,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本来,收藏是传承文化,养心悦目,提高人的修养品味的。是在精神层面上进行享受的。可是,入错行的人,就盯在这古董的经济价值上,不能自拔。

       好东西欣赏不了,看不懂身上的文化。提不起来精神。

      比如磁州窑白釉黑彩瓷器,好多人认为俗不可耐。往往就不重视。

      像这件小水注,就是一件难得的磁州窑精品。可是,人们就是欣赏不动。

      我们暂时不去说这是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现的磁州窑白釉黑彩纹饰瓷器,有确切纪年款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了。就那一对鱼儿,伴游相亲的亲密劲儿,也让笔者感动好一阵子。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两个鱼儿是一雄一雌。能看出来,这雄的看着好像在保护着自己的伴侣。

      笔者看见这样的东西,甚至能够感觉到使用者的心情。这读书人拥有这样一件水注,在书写闲暇之余,把玩起来,一定会联想到自己的爱人,联想到鸳鸯蝴蝶了。

       说来也巧,前些天,朋友圈一位朋友发过来一件磁州窑白釉黑彩鱼藻纹梅瓶照片,让笔者欣赏。见之,也是惊叹不已!

       这位朋友有些吃不准,让笔者一起掌掌眼,讨论一下。笔者看见腹部另一侧书写着“元佑四年五月戊辰”的年款,马上就明白了,这又是一件磁州窑白釉黑彩瓷器的物证了。好多所谓的专家,总说白釉黑彩的工艺从金代开始。其实,这宋代中后期就已经进行烧制了。这就是以物证史的真实证据。

       笔者告诉这位朋友,这东西史学价值大,艺术性也很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样的画面布局,就是宋代的纸本书画的复制品呀!这就是宋画手法在瓷器这个介质上的具体运用。

      这幅画也是鱼藻纹饰。但是,是一个鳜鱼。我们常说:爱吃鱼的文人喜欢鳜鱼肥,求功名读书人的喜欢鲤鱼运。夸名声,又可以鲢鱼誉。这幅画这样设计,也是与器物相互映衬的。梅瓶用来装酒的。有酒喝,就要联想到下酒菜鳜鱼了。

      我们不去想年款这些,我们就从书法的欣赏角度考虑,这也是一幅洒脱的行草了。每一个字结构布局也是精心考虑。比如“月“字,粗细搭配。比如“祐“字,谦让、拥抱。比如“四”字,右上角起笔、落笔重叠那样的潇洒劲儿。只可惜,整幅画没有作者的落款和印章。如果这些也有,那就是标标准准的一幅宋代字画原始作品了。

     凡此种种,已经证明,梅瓶身上这些文字、鱼藻纹的绘画功夫,可不是现代一般人仿的出来的。
     我们对每一件古代艺术品,用心去体会,从文化理解上把握。就多了乐趣。当你能够产生一系列联想,那就起到养心养情的作用了。
     能够读懂一件古代艺术品,也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做铺垫的。看不懂,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情操没有达到一定境界。这就需要我们在收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有意识的进行培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