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蒜薹长出后,田间管理抓好4点,蒜头个大、产量高

 关军 2023-05-04 发布于湖南

大蒜原产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于2000多年前由“张骞”出使西域引入我国。大蒜具有独特的辛辣味,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栽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和消费国。

大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如今正值蒜薹的采收期,大蒜的地下鳞茎开始膨大,这个时期是大蒜田间管理的重要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大蒜的产量,那么大蒜如何管理才能高产?这4点非常关键。

一、蒜薹伸长期进行追肥

大蒜花茎伸长期地下鳞茎开始膨大,此时叶面积和植株快速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此时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大,此时我们可以每亩追施25公斤三元复合肥,以促进蒜薹的生长和地下鳞茎的膨大。

特别注意:复合肥首选硫酸钾型复合肥(或者每亩直接追施20公斤硫酸钾),大蒜是喜硫作物,正是因为有硫化物,大蒜才有辛辣味。大蒜在蒜薹生长期对钾肥的利用率最高,含钾复合肥或者硫酸钾不要施用过晚。

除了进行土壤施肥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叶面肥具有吸收快、效率高、作用强、用量省的特点,合理喷施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非常显著。在蒜薹长出后,我们可以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即每亩可以用50克尿素加6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特别注意:喷施叶面肥时宜在阴天或者晴天的早晚进行,这样可以提高肥效。晴天中午喷施除了会影响喷施效果外,还可能引发肥害。

二、蒜薹不宜采收过晚

一般来说在蒜薹弯头时就可以采摘(上部呈淡绿色,下部呈淡黄色),采摘过晚不仅会降低蒜薹的品质,而且还会与鳞茎的膨大争夺养分,不利于大蒜产量的提高。

特别注意:在蒜薹采收前2~3天,我们应停止浇水,这样可以增加蒜薹的韧性,有利于蒜薹的贮藏和运输。采摘蒜薹时要避开雨天,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或者午后进行,此时叶鞘和蒜薹易分离,不容易损伤植株,晴天采摘也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三、加强水分管理

蒜薹在生长期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大,此时我们可以勤浇水,尽量保持畦面不干(大蒜的根系浅,不耐涝,浇水不要大水漫灌,防止田间积水)。

蒜薹采收后,营养物质向鳞茎转移,地下鳞茎迅速膨大,此时我们可以每5~7天浇一次水,土壤保持见干见湿,土壤过于湿润会导致鳞茎外皮腐烂变黑,大蒜的品质会降低。

四、注意防治病虫害

蒜薹采收后,大蒜的茎叶开始慢慢衰老,大蒜的抗病虫害能力会降低,在生产上我们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大蒜常见的病害有叶枯病、锈病、紫斑病等,对于叶枯病和紫斑病,我们可以在作物患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视情况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1~2次;对于大蒜锈病,我们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大蒜常见的虫害有蒜蛆和蓟马。蒜蛆也就是种蝇的幼虫,这种幼虫会咬食大蒜的地下组织,最终导致大蒜叶片发黄而死亡,对于蒜蛆我们可以在植株根部撒施草木灰,可以有效的防治蒜蛆(如果没有草木灰,我们也可以用辛硫磷乳油拌炒香的麦麸撒施在田间,来进行诱杀);蓟马会吸食大蒜叶片的汁液,最终导致植株营养不良,对于蓟马的防治,我们可以叶面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温馨提示:大蒜的根系不发达,在施化肥时要避免化肥用量过大(碳酸氢铵尽量别用,施用后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容易引起大蒜的叶片出现发黄、干尖的现象,同时还容易引起烧根),要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未腐熟的农家肥不仅容易引起蒜苗烧根,而且还容易滋生蒜蛆。

老话说“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一般来说到了小满节气大蒜的鳞茎就已经充分膨大了,此时我们要尽快采挖,小满节气后雨水增多,采挖过迟大蒜的鳞茎容易腐烂变黑。

总结,大蒜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在蒜薹长出后,我们只要做好以上4点,就可以显著的提高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如果你对种植感兴趣,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