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中医学习笔记 |《我们能在生病时真正帮助身体吗?》

 我是一瀛 2023-05-04 发布于北京


《我们能在生病时真正帮助身体吗?》

文:一瀛

上篇讲最初学得好的两个方子——承气汤和柴胡汤,因为证比较明确肯定,容易取大局,以此为切入口学古中医,算是入了门。
麻杏石甘汤,这是我学的第三个方子。在讲这个方子的学习之前,我特别想讲一个小医案。
有个十三岁的孩子,发烧了三个月,温度在37.4-38度之间徘徊。去医院查不出任何问题,也就无从治疗。孩子的母亲都快抑郁了。起初以为三个月低烧会津液虚,但搭脉问证,是阳脉,孩子精神好,经常踢球。刻证为忽冷忽热,便秘,几天一次大便,饮食吃肉多不太吃蔬菜,多吃各种零食,还有一些家庭上的情绪等,初步判断是大柴胡汤的格局,其中生姜去之,瘀堵层面主要为肠痈、气滞。开出相应的方子,服之,第一日大便了两次,黑便,体温有降,降到36.9度,但到了晚上有反复,晚上到37.1度。第二日如是,于是增加两味药,生石膏和芒硝。病家那边查百度说生石膏理应高热之用。于是方子里始终没见生石膏。芒硝加上。理应要完全退烧的啊。于是又问吃药那几天的情况,原来这个孩子天天要去踢球,大汗淋漓,也耗能量。
本来方子里的药要帮人体集中解决里的问题,同时去肠痈和气滞。但孩子每天踢球,大汗淋漓,这件事的背后是什么呢?是这个孩子在强行地把能量往表调,同时大量出汗来损耗津液。
打个比方,以君都为例,君都起火了,十万火急的。而且起火的地方是在放柴火的院子。君王下令,派遣救火队伍去柴火院扑灭火。想要损失最少,那是不是救火队伍所有人最好都一起去,这样人也多速度也快嘛。这是正常的思维吧。那如果不明理的君主要把大量的救火队员派去边关放火,而正在起火的柴火院只派一小部分人去。人少,火大,很容易火灭不了,僵持着。
让孩子在家休息,休息的目的就是给所有的能量来助力身体灭火。
到了第三剂,体温降到36.9度,于是让之停药。休息几天,让身体养一养。谁知,孩子仍不听,每日继续在球场驰骋,汗如雨下。饮食上交代的禁忌,也不知是否遵守。
看似是小细节,但这些小细节挺重要的。如果大人和孩子在这些细节上立不住,过程很可能反复,会有波折。
饮食上的禁忌有什么呢?
只要问一问自己,你愿意在生病的时候真正地帮你的身体一把吗?如果想的话,我们就要从身体的需要去着手。
那些不容易消耗的食物,在生病期间,不要喂给我们的身体。因为吃进去的食物要耗身体的能量去消化,这会分掉身体本该要用来排病的能量。
那些食物不容易消化,比如各种鱼类、肉类、蛋、牛奶等等。不易消化,这背后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需要身体耗费大量的能量去消化,另一个就是不易消化的就容易囤积在人体内。这两个层面,对于人体来讲,都是负担。
另外我们都知道,消化系统是个管道,摄入超过身体所需,就容易填塞在肠道当中,同时容易平时很爱肉类和汉堡鸡翅这些,过多的营养和热量也会让肠道肿胀垢腻。
积而生热,这种情形下很容易让身体发热。
另外,当一个人的能量都被迫安排去处理肠道垃圾了,那么安排去大脑的能量就少了。祖训讲”饮食清淡,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其实是在讲我们如何保持松,保持轻盈与灵动,保持大脑充满智慧的方法。
除了饮食上的清淡,还有就是让大脑休息。熬夜和久视都让大脑无法休息。熬夜伤津血助虚火。有过体验,我只要夜里两三点睡,加上夜里再想一点事情,能量就都往大脑跑,人就进入虚亢状态,那完了,这个晚上就别想睡好了。睡不好了,第二天就困乏,眼睛容易有血丝,第二天饮食就变差,吃什么都容易上火。长时间看手机也是如此,它耗神呢。现在手机不知不觉能吃掉人的很多能量。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在生病时更加需要注意的。
平时注意运动,但生病了,就要及时停止剧烈运动。
一切都是往如何能量节流,最少的外在消耗来集中身体的能量去解决问题。
每每想到中医,就能感觉到中医讲的就是“常道”,和世间的一切事都在一个道。商道,医道,都是道。是道穿上不同的衣服而已。古话说:“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
两个月前吧,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温老师,他风趣幽默,年近五十,但整个人是打开的,反应迅速,极快就抓住要点,他是做企业管理咨询的老师。他工作上的问题想听听建议,我拿起《大医至简》,说“这里有解决思路与方案。”企业管理咨询,那就是给企业治病嘛,就是企业的医生。
我说,“一个企业良性循环,依赖资金到位和部门流通的顺畅。”他立马接下:“不仅仅是资金,是这个企业的能量和渠道流通。”
我和我先生相视一笑,“温老师,再次郑重推荐大医至简,这本书也是在讲能量和渠道流通。”
家里刚好有一本新买的要送给她师姐的《大医至简》,被我截下来,当场送给了温老师。温老师抱着书回家去。路上给我发了微信“非常开心”这几个字。我们也非常开心的。
另外生病时,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寒热。一个整体热证的人不要吃热性和油腻滋补的食物。一个寒证的人不要吃生冷寒凉的食物。这个切记切记,吃错了,同样会对治病掣肘。
“中医首先是个中字,辨明寒热,有偏纠偏是前提,这一步走错,治病和养生都是空谈。”
“如何分析人体的诉求,这就是辨证。在《伤寒论》的原则里,辨证有两个根本原则:第一:人体的能量有没有偏差,需不需要去平衡(这是在阴阳寒热的范畴)。第二:排病渠道通不通畅(这是在表里和淤堵的范畴)。”
《大医至简》里不断地在论述这两点。在前几天,我搭大巴车到大龙门写生基地时,放假第一天一早坐上的车,经历堵车时的灵机一动,有了以下的思考。
堵车这个情况我们都遇到过,尤其是遇见节假日,我们在高速路上开车,如果一路畅通,我们心情就舒畅,如果遇上塞车,时快时慢,很容易让人头晕或者吐,或者产生“路怒症”,人就想发火。
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身体内也有路,气血就像汽车在其中行驶,是不是也会类似。身体里若没有瘀堵,气血就能顺畅运行与调节,气血就容易开心。如果身体的瘀堵导致气血被迫走走停停,被迫时快时慢,气血应该也会生气吧,严重点,会不会也有“路怒症”?身体上的证,是否也可以看成气血生气的痕迹?
而身体的气血,绝大部分来自我们的脾胃,它是气血的生产之所。从脾胃化生的气血,经由身体的通路,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夜以继日,生生不息。我们要身体的健康,那就需要保护好气血的生产之所——脾胃,还有就是保持通路的顺畅。
想起小时候我生病吃中药,大夫要告诉我要在家休息静养。生病时不妄为,而是体贴身体,给予身体最大的支持去把病邪请出去。我突然明白了,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慈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