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友保护肾脏、远离肾病的有效方法

 空谷幽兰80 2023-05-04 发布于广东

如何远离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更已成为目前我国新发慢性肾病的首位病因;在糖尿病人群中其发病率已高达20%-40%。糖尿病肾病危害非常大,它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病因,预后非常差;伴有终末期肾病,也就是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五年的生存率不足20%。
对于糖尿病肾病,糖友们必须着眼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尽量不得肾病,或者即使得了也能把握住逆转的机会,或者能够阻止或延缓肾病的进展。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以下10点建议:

图片

1、1型糖尿病病程如果超过5年、2型糖尿病则不管病程多久,哪怕是刚得的,每年都应至少检查1次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明确肾脏的病变情况。
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开始检查呢?一是因为,很多糖友本身确诊糖尿病的时间就很晚,一查出来就已经合并有很多并发症了

图片

二是因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往往无任何症状,如果你不去检查,就根本发现不了临床上大多数早期糖尿病肾病,基本上都是通过对肾脏的定期筛查发现并诊断的。
另外,之所以建议你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和肾小球滤过率这两个项目,是因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主要表现,就是肾小球通透性的改变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异常,关键是这些检查不但简单、方便,而且特异性还高。

图片

2、出现肾损伤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以判断到底是不是糖尿病肾病,以免误治。
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尿酸等多种指标的异常,而且还特别容易出现感染,所以出现一些肾脏损伤的情况时,原因会比较复杂,必须加以鉴别。鉴别的方法其实也简单,只要结合糖龄、血糖的控制情况、尿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情况综合考虑,一般不难判断,必要时还可行肾穿活检以明确。

图片

3、如果糖友们检查发现,尿白蛋白肌酐比超过了300mg/g,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了30~60ml·min-1·(1.73m2)-1,那就应增加其检测频率,每6个月至少检查一次,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4、一旦确诊糖尿病肾病,你就应注意控制蛋白的摄入量。
肾病3期以前,原则上虽然还不须严格控制蛋白,但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0g/kg,而肾病4期以上的,则应把每天蛋白的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因为过多的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使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尿蛋白增多,病情进展加重。

图片

5、还应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
无水肿的,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即可;若出现水肿,则每天不能超过2克,以免引起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6、必须严格控制好血压,使血压长期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因为高血压同样是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如果长期不达标,就会加速肾小球动脉的硬化,使肾小球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尿蛋白增多,肾功能急剧恶化。

图片

7、对于合并有高血压,或者有尿蛋白阳性的糖友,建议你选择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治疗,因为它们除了能降压,还能保护肾脏,降低尿蛋白,从而阻止或延缓肾病的进展加重。但要提醒你的是,普利类和沙坦类或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之间,禁止同时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图片

8、对于尿白蛋白肌酐比增高,但肾小球滤过率还未低于25,且血钾水平正常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你已服用了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且已经达到了最大量,那建议你还可选择使用对肾脏和心血管都有保护作用的非奈利酮治疗,以进一步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
图片
9、对于有尿蛋白阳性,但肾小球滤过率还未低于3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药最好选择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列净类降糖药,以降低尿蛋白,延缓肾病的进展。
10、对于使用二甲双胍+列净类降糖药,血糖仍未达标,或者不能耐受的糖肾患者,建议你可选择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降糖药,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等等,因为它们除了降糖效果很强之外,还能有效保护肾脏,阻止或延缓肾病的进展加重,并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以上这些建议,希望糖友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参考应用。至于药物方面的建议,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科医生,然后遵医嘱服用,以免引起不好的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