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立夏

 风吟楼 2023-05-04 发布于广东

立春花开,雨水来淋,惊蛰春雷,蛙喊春分,清明犁田,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小满灌水,芒种看果,夏至看禾,小暑谷熟,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种完番豆,处暑莳田,白露匀田,秋分看禾,寒露前结。

霜降一冷,立冬打禾,小大雪闲,等过冬年,小寒一年,大寒团圆。

立夏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起源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它是按照农历划分的夏季开始的日子,通常出现在公历5月5日左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立”意味着开始,“夏”则是指生长。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植物都开始生长得非常茂盛了。《易纬》中也提到了立夏节气中“电见”的现象。不过,就南方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华南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所以“电见”的现象不必等到立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此时万物生长旺盛,气候也变得十分湿热。

立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在唐代,立夏是一个重要的官方节日,皇帝会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明,并举行隆重的仪式。而在宋代,立夏则是一个民间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

立夏是一个传统节日,古时候天子和百官会在南郊祭祀炎帝和祝融。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现在人们有各种吃补食物的习俗,比如江浙地区的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江南地区有立夏尝“三新”的俗谚,即樱桃、青梅、鲥鱼。此外,各地还有各具特色的立夏习俗,例如盐城称体重和吃黄烧饼,福州则流行煮鼎边糊。立夏吃蛋的习俗源远流长,人们认为吃蛋可以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茶叶蛋是一种传统小吃,起源于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后来人们改进煮烧方法,添加了茴香、肉卤、桂皮、姜末等调料。

总之,立夏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节气,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传说、风俗还是历史传承,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感恩之心。#历史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