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胸闷、心悸,舌头紫暗,舌下络脉增粗,知道这是瘀血的表现,很害怕自己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但是用了很多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都不太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 我们要先知道“化瘀先行气,气行血自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有化生、推动和统摄血液的作用。 瘀血的形成,与气机推动和统摄的作用,有更大的关系: 气机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就容易瘀滞,产生瘀血; 气机不能统摄血液,导致血液无故的流出脉外,变成“离经之血”,这也是瘀血的一种。 这也是“气行血自通”的原因。 怎们在活血的同时行气呢? 今天张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方子,用到三味药材,行气活血兼施,止痛祛瘀同奏,适合血瘀气滞,容易心慌心悸,胸闷刺痛的人参考。 这个小方子的名字叫做丹参饮。用到的三味药分别是丹参、檀香和砂仁。 ![]() 首先丹参这味药,主入心经,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经养心得作用;而且丹参能清心除烦,对于瘀血瘀滞,在局部耗伤津液, 产生的郁而化火,造成心烦急躁、口干舌干的情况,也能通过丹参寒凉的药性,来清泻烦热。 但丹参寒凉,会不会伤及我们的脾胃正气,或者造成阳气虚弱,虚寒内生的情况呢? 不要急,我们来看剩下的两味药。 ![]() 砂仁的药性辛温,辛散的药性,能起到行气的作用,从而推动我们气血的运行,减少瘀血的产生; 同时,砂仁归脾胃经,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抵消丹参寒凉的药性对脾胃正气的影响。 ![]() 檀香本就是一味行气理气的药材,也是可以通过行气的作用,帮助我们行血散瘀,行气止痛; 而且檀香的药性也是辛温的,也能入脾胃经 ,所以能温中散寒,防止丹参寒凉的药性,导致我们阳气不足,虚寒内生。 这个整个组方配伍下来,有活血化瘀,有行气止痛,有寒凉清热,也有辛温散寒,虽然用药种类较少,但是组方精炼,作用不简单。 如果你看了张医生今天的分享,发现自己的情况,和张医生描述的比较类似,那你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这个方子的用药思路,做一些调整,开出适合自己的方药。 如果你有哪些情况,是张医生没有提到的,但是自己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也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有时间就会尽量回复大家,为大家解答问题。 |
|
来自: 新用户1448837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