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系列小知识:立夏

 春天书屋 2023-05-05 发布于黑龙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即为“立夏”。

立夏这一天在天文学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标志着春季已经结束,夏季正式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夏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说喜欢温暖潮湿环境的蝼蝈,也就是蝼蛄开始鸣叫,表示夏天到来。蚯蚓是喜阴的生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耐不住出来凑凑热闹。王瓜是华北特有的一种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在6~7月将结出红色的果实。

立夏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18~20℃。按照气候学的划分标准,五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22℃以上才进入夏季,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不同区域的气温差异也较大,立夏节气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此时节,春播作物渐渐长大,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

古时,立夏和立春一样,皇帝必须亲率公卿大夫举行迎夏之礼。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各种车马用具也都为红色。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强烈表达了古人渴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立夏时节许多地方还有吃立夏饭、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

立夏饭,最早是用赤豆、黄豆、黑豆、豌豆、绿豆等五种颜色的豆子和白粳米一起做成的五色饭。五色饭寓意着五谷丰登,表达了人们对即将开始的夏收的美好心愿;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立夏吃蛋是民间固有的习俗,民间有俗语:“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古人认为,鸡蛋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另外,立夏后,农事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吃鸡蛋也是为了补充体力。

立夏称人,即称体重。此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是通过“称人”这个举动增添福寿,在夏天多注意气候变化,及时调整作息和饮食,不要生病。

立夏时节民间有尝三新的饮食风俗。"三新"的内容,各地均不相同。有指"竹笋、樱桃、梅子"的,有指"樱桃、青梅、麦仁的",也有指"竹笋、樱桃、蚕豆"的。总之,就是要在立夏时节,吃上时令新鲜的食物。

立夏后,气温渐热,心脏的工作强度日渐增大,要做好自身的养生保健工作。饮食应以顺"心"为主。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防上火,要低脂、低盐,多吃果蔬类、谷薯类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莲子、小麦、玉米、黄瓜等,可适量吃些红豆有助于心脏养护,可常服西洋参、茯苓、白竹、山药等补气、养心、健脾的食物。另外,此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增大,容易犯困,建议午饭后小睡,以利安神养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