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年的年龄段 1 人的一生,根据年龄段可分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青年二字,是一种“象思维”。春天色青,青年是人生的春季。很多文献把青年定为15-24岁,也有定为18-34岁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所指青年是14-35周岁。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个问题,有三个维度:女性14岁初潮,35岁开始衰老,所以15-35岁算青年;男性16岁精通,40岁开始衰老,所以17-40岁算青年;人20岁血气始盛,40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故20-40岁算青年。因此,把18-35岁定为青年比较合适。青年期间的体质特点:人体身体的巅峰状态。如果以30岁为界,可分为:30岁前和30岁后。 目前社会青年的现状:30岁前人找病,30岁后病找人。《增广贤文》:“三十年前人寻病,三十年后病寻人。大富由命,小富由勤。”30岁前人找病的意思是:身体气血旺盛,不容易出现问题,或者对小问题不重视,过度消耗身体,导致劳损,逐渐把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30岁后病找人的意思是:身体气血开始衰退,积累的问题爆发出来,导致明显的不舒服或者疾病。 二 不良生活习惯 1 吃 1.1吃什么:食物的时空观。 人吃的饮食,基本都来自地球。相对于天气,五味属于阴,对应人体脾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体五脏外应四季、四方。尽量吃与自己时空相同的食物,例如方圆100公里范围内产出的食物,自己所处季节的食物。但是,物流发达,人能吃到地球任何角落、任何季节的食物,所以导致身体辨别食物时空时,出现困难,导致人体气血错乱。 1.2怎么吃:食物的烹饪。 不建议生吃鱼虾、肉食,要避免寄生虫。 寒凉性质的食物可煎烤吃,例如鸡蛋偏凉,可炒鸡蛋吃。鸭肉性寒凉,可以烤着吃。羊肉性热,在寒冷地域可以烤着吃,但是平时内热重的人则吃后易上火。吃烧烤过多,也容易导致胃病。 脾胃弱的人,特别注意饮食的温度。胃中消化酶对温度高度敏感,吃寒凉食物则寒饮内停脾胃,消化难以正常进行,导致胃脘胀满。“胃中寒则胀”。吃太热,则导致消化道热刺激,长期下去可致癌。脾胃虚弱的人,考虑用“炖”的方法做饭。中医把脾胃消化过程,比喻成“腐熟水谷”的过程。所以,炖粥、炖肉而成的粥糜、肉糜比较养人。 体质弱的人,要重视煲汤、炖汤、煲粥的吃法。可以学习广东人、客家人煲汤的养生方法。但是,目前冷饮很多,伤脾胃。人们认为热了就要喝冰水,实际上喝冰水后导致的不良后果有很多,例如:咳嗽、哮喘、腹痛、腹泻等。 1.3吃多少:三餐分配,9-7-5,平均7成饱。 《养生避忌》:“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每天吃几顿饭,每顿饭吃多少,每顿饭吃什么?上午脾胃经主时,考虑温热、甘甜的杂粮粥,要吃9成饱。避免阴寒伤脾胃的食物。很多人早饭喝牛奶。牛奶是凉性的,不太适合作为早餐食用。午饭吃点含蛋白略高的食物,吃7成饱。晚上活动量小,人体气血归入体内,可以考虑饮食清淡,避免高热量、高糖食物,吃5成饱。如果夜间加班,则可吃到7成饱。过饱则伤胃。 现代生活节奏快,有些人不吃早餐,午饭吃外卖凑合吃,晚餐吃的非常多而且油腻。这是很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2 睡-与天地共振,获得能量。 人生在天地之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是物质层面,还有能量层面的能量传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的睡-醒-睡-醒……,可以看作一种波动。太阳的落-升-落-升……,也是波动。如果两种波动达到波峰、波谷重叠的同频共振,则天地能量直接传入人的身体。如果人睡-醒震动波峰波谷与太阳落-升的波峰波谷相反,则天地减弱人的能量。这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 ![]() ![]() |
|
来自: 昵称152046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