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匪夷所思!孙中山题“中国银行”厚重,奈何被郭沫若所题替代了?

 惠训书院 2023-05-05 发布于山东

题记:孙中山先生的题字作品不少,而且都成为了一种经典般的存在,既有一种历史价值,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这四个字题写的非常有功夫,水平相当高,为何却被郭沫若题字替代了?让人匪夷所思。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孙中山先生的题字“中国银行”,这四个字,也是孙中山先生难得一见的楷书题字作品,整体上看,笔笔厚重,字字大气,并且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正大气象,无论是拆开来欣赏,还是整体欣赏,都是一种新高度,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四个字却被郭沫若所题的“中国银行”替代了,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对比欣赏一番吧。

文章图片1

首先,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孙中山先生所题写的“中国银行”,这四个字,与众不同,尤其是对比之前,我们曾经欣赏过的孙中山书法作品,那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大字行书的形式,气势磅礴,并且还有碑帖结合的迹象,金石气重,而这四个字,有着明显的颜楷格调,恢弘大气,“中”字的典型笔画,就是竖,这个笔画,不仅短,而且在收笔上,却有着不一样的地方,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国”字的处理,比较方正,同时,线条的对比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粗细上,更加抢眼,而“银”字的书写,最有特点,不仅颠覆了我们的认识,而且也刷新了我们的认识,左边的比较高,并且比较大,而右边的比较低,并且比较小,同时,最后一笔捺笔,用一个大点替代,十分有功夫,最后一个字,在大小比较上比较匀称,真是不一样,并且这四个字,主打的格调,都是颜楷的格调,难得一见。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相信你看到孙中山先生所题的这四个字,也一定会被惊艳到的,而郭沫若的题字,却采用了这种行草书的形式书写,却替代了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并且,现如今,大街小巷的“中国银行”都是采用了郭沫若的题字,这一点,让人有所不解,孙中山先生的题字,那么好,那么有水准,为何被替换呢?这也是很多朋友感到不理解的地方之一。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从郭沫若所题写的这四个字上看,那种潇洒飘逸的姿态,表现的比较完美,而正是这样的特点,有人说,对于银行来说,这四个字的题写,不够稳重,缺乏一种大气感,不如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好,这些朋友表示,最好还是使用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将这种厚重大气的格调,表现的更加精妙,而郭沫若先生的这四个字,还给人一种轻浮之感,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争议,你会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呢?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