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与写

 庸庸学馆 2023-05-05 发布于河南

日期: 2016/12/16 作者: 张正 字数: 1941

其他文学样式我不是很清楚,就叙述类文字而言,有时很需要有一种饶舌的功夫。

关于“饶舌”,《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有两层意思:“唠叨;多嘴。”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为“没话找话说”。写文章,是需要具备“没话找话说”本领的。

我们最熟悉的“没话找话说”的例子,大概是鲁迅《秋夜》里的那个有名句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多啰嗦啊,干嘛不说成“墙外有两株枣树”呢?这样说,也符合他本人“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答北斗杂志社问》)的观点。表示某处有某物,英语中有“There be”结构,这是合乎规范的表达方式。但鲁迅就是鲁迅,他不可能机械地化繁就简,他如果说“墙外有两株枣树”,中国文学史上就会少一个经典的“没话找话说”的范例。文学语言传递的不仅仅是意思、信息,还有情绪、氛围。他这样说,有文学的味道。

关于“没话找话说”,我在文学上起步时,有一位老师曾对我说过一句比较形象的话:“磨碎了说。”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若干年后,从事多种文字工作,传帮带新人,我也经常这样提醒大家:不要指望一句话把所有的事情说清楚,一层一层的意思要分开说,不能一团乱麻,纠缠在一起。

平日听人拉家常,甚至听农村妇女吵架,我觉得比看一篇语言平淡的文学作品还有意思。前提是,这些拉家常、吵架的人,最好没有受过任何语言方面的训练。你看他们,没有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没有令人喘不过气的欧化长句子,没有“某某人说”的引经据典,全是生活中的语言,干净利索,鲜活生动,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又很少有不能尽兴传神的。这是语言的本真,也是文学的源头。我们的语言或作品无论怎样升华,高出生活,都不应该背离这个根本。

我在电视台做记者时,特别怕采访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是天生木讷,语言能力低下,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受过不错的教育,然而,他们对着镜头想说出一句囫囵话来,都不容易。并不完全是心理上“晕镜头”,而是他们说话有太多的“规则”,他们的位置,他们的修养,还不能使他们突破这些“规则”,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想说得精致一些、准确一些、妥帖一些,结果适得其反,连流畅也做不到。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如果不经常动手写文章,很可能眼高手低,最终头脑中充满了语法的条条框框,拿起笔,一句生动的话也写不出来。道理是一样的。

早晨在公园散步,遇见两三个人扎堆闲聊,从旁边经过,耳朵里飘进两三句话,我会猜测这人是做什么工作的。虽然无法验证,我相信自己猜得八九不离十。有的人喜欢高谈阔论,说得越多,并不代表这个人越有水平,有时许多话实在可以少说、不说,换一种方式说。言多必失,言少也会失。一个人的语言表现,或多或少暴露了他的内在品位。

这些年,我的阅读兴趣偏向于一些大家散文,像季羡林、汪曾祺、李国文这些现代名家的,并不是他们的学术论文,而是他们那些谈生活的小品文。他们的文字中,有一种宠辱不惊的恬淡、睿智,有一种风雨过后的清新、平静,有一种阅尽沧桑的洒脱、宽容。读他们的文字,如同聆听一位长者娓娓而谈。这位长者,虚怀若谷,宽厚仁慈,绝不居高临下,绝不装腔作势,绝不卖弄炫鬻。一个人的表达,无论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阅历、学养、思想,缺一不可。

写文章,写什么,这是许多写作者写到一定阶段遇到的难题。中国文学讲究“文以载道”,“道可道,非常道”,对“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理解,有“道”无“文”,行之不远;有“文”无“道”,贫血、缺钙。我们“没话找话说”,至少不要说无中生有的话、低级趣味的话、恶意中伤他人的话。这是“道”的底线。上线是什么,我说不准确,大到浩瀚宇宙,中到上层建筑,都可以成为“道”。这些“道”,玄之又玄,超出我个人思维的极限了。

我给自己的写作定过一条规则:说有趣的话,说新鲜的话,说有意义的话。味如嚼蜡的话,催人入眠,不如不说。三番五次,颠来倒去,早已进入公共层面的套话、废话,也少说为佳。陈词滥调,人云亦云,恐怕只能浪费自己的口舌,糟蹋别人的时间。新瓶子装陈酒,这是我们有时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变通、补救办法,内容旧点,形式是全新的,退而求其次,未尝不可。没有意义的话,那就最好不要说。即使权作闲谈,也要有点趣味,别人愿意听、乐于听。

说与写,还有想,可以算是同一种能力。我们的嘴、手、脑,经过适当的训练,打通了,就成了一家子。有说得出写不出的人,那是缺少一定的训练;很少有想得到说不出的人,除非不敢说、不愿说,缺少说的必要条件或环境。“没话找话说”,这个“找”,也是“想”。找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方方面面想周全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什么时候说,该说到什么程度,说在“点”上,别人听之有益,能统筹兼顾到这样,落在纸上,就是一篇好文章。(张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