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传承文化 教育先要知性情 教育目的在生活 教育从家庭开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在太湖大学堂,南怀瑾先生作为国学大师,不仅亲自为孩子们讲授中国文化,还亲自为父母们做讲座,帮助父母提升素质。 南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其实胎儿在娘胎里三个月,已经知道了,五六个月以后,父母吵架等种种行为,好事、坏事,他都清楚知道,这是知性,意识已经成长,不过他出生就忘记了,可是那影响染污得很深。”也就是说,儿童是通过母亲去感受外部世界的,父母的言谈、行为,外界的环境、信息,不断地通过母体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就是教育”。所以,中国古代对母亲怀孕期间的胎教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要求,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等。 与胎教紧密联系的是“母教”,即母亲的教育。南先生认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母亲已经不愿意简单扮演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她们在受了教育以后,出去做事了。结果孩子不会带,饭不会做,菜不会煮,衣服不会缝,家管不好”,“第一流的家庭,受的却是末等的家教”。这种一推了之的做法是对孩子极其不负责任的:“把孩子交给佣人们去带,然后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头,责任推给学校;要是犯了法,还推说这是社会问题。” 南先生对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也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许多父母其实是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梦想。南先生说:“依我几十年经验看来许多家长都犯了一个大错误,把自己达不到的目的,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已书没有读好,希望孩子读好;自己没有发财,希望儿女赚钱发财;自己没有官做,希望儿女出来做官。”这样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拔苗助长的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南先生对所谓“爱的教育”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大家都希望对后代好,崇尚西方文化讲求爱的教育,可是对孩子不一定是爱才好。”《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就明确提出养孩子不晓得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大学》 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也认为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儿女的坏处,更不晓得自己儿女的缺点,是因为自己被爱心蒙蔽了;一个种田的农夫,虽然自己种的稻子天天在长大,但他也看不出来。所以爱心太过,反而会害了孩子。南先生语重心长地对父母说: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爱心,一味地偏爱,光知道原谅孩子。孩子发表意见,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绝对自由。“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不该严厉的时候用爱,“不管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的,都不要过度偏向于爱的教育,也不要偏向严厉,而是要先检点自己,反省自己,这个就是大学之道。”南先生特别注重父母和教师“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他指出,孩子们随时在效法老师、父母。教育不光是嘴巴里教,也不只是读书,父母、老师的行为、思想、情绪和动作,无形中孩子们都学进去了。这就是教育,这个教育叫“耳濡目染”,孩子们天生有耳朵,有眼睛,他听到了,也看到了。所以“父母也好,师长也好,社会上的人也好,他们随便有个动作,孩子们一眼看到,已经发生影响了,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不只是在你上课教些什么,整个的天地,自然的环境,统统是教育。”父母和老师只有做好榜样,以身作则,才能够给孩子正面的积极影响。只有“已立立人,自利利他”,自己先站起来才能够帮助别人站起来。 南先生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各种各样的心态跟父母都有关系。所以,“教育从家教开始,学校不过是帮忙一下”。现在人的观念,把教育都寄托在学校,这是错误的。许多人以为南先生不重视学校教育的意义,其实是误解了南先生的观点。因为,南先生一直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只是从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来看,家庭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办教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南先生多次告诫那些想投资办教育的人,不要“心血来湖”,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慈善事业的情怀,是不能够真正办好学校的。他对学生的父母说。“今天因为你们要办教育,我告诉你们弄清楚,办学校岂是那么简单的?不是你有钱就能办。天下事就是两个条件,一个钱财,一个人才,人才比钱财还难得。”如果有钱就能够盖校舍造房子,那样也不过是办“家家酒”一样,“只是做一个装点自己门面的事业而已”。如果想真正地办学校,就要把自己身心性命、全部精神都投人进去,就是爱一切众生,爱一切孩子,把他看得比自己的儿女还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