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42篇:教研有感∣郭哥评课之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5-05 发布于广东

郭哥评课之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4月27-28日,我参加了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珠海市紫荆中学桃园校区组织的2023年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27日下午我听了珠海市紫荆中学桃园校区黄真老师执教的《豪情万丈英雄气,丹心一片家国情——<词四首>群词阅读》和深圳市宝安中学初中部李平老师执教的《文学作品答题思维提升》两节课。这两节课都凸显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式,很有启发性。因为我一直在中山市推动“三课合一”的课堂教研模式,强调聚焦式评课。本文也尝试践行“聚焦式评课”的理念,对这两节课进行评价。

首先,“聚焦式评课”的要领之一在于聚焦,即评课不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个方面深入研讨。本次评课我聚焦的主题与本次论坛的主题一致,明确提出“要重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驱动地位”的观点。至于教师的个人素养、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教学环节的逻辑性等等,均不在我评课的范围内。

其次,“聚焦式评课”的要领之二在于结构化展开观点。“聚焦”是将讨论的话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中,“结构化”则是对聚焦的主题进行逻辑分析。围绕“要重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驱动地位”,我是这样进行结构化展开的:

一是评什么。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相应地自然也会较多。那是不是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点都要进行评价呢?很显然不是。需要评价的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诗词阅读的重点是作者抒发的情感,那么群词阅读的课就需要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从黄真老师的课上,我发现她的几个量表里都突出了“情感”的维度,例如对“朗读”的评价要求学生“能准确表达诗歌情感”;对“意象”的评价要求学生“体会诗歌情感”;课堂总的评价表里也凸显了诗歌情感的要素。这就说明,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抓住了诗词最根本的问题特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李平老师的这节课是以筱敏的小说《理发的》为阅读材料,理解小说最重要的自然是主题,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李老师自然也是将小说主题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她借用了彼格斯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引导学生在解答开放性的试题时,要善于从“单点结构”上升到“多点结构”,进而上升到“关联结构”甚至是“抽象拓展结构”。其中,从“多点结构”上升到“关联结构”,就需要用主题对“多点”进行连缀。

当然,围绕重点内容,我建议黄真老师进行“整合”,即将多个量表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群词阅读的总量表,在这个总的量表中凸显情感的维度,而且量表的要素和指标要设计得更有梯度。同时我也建议李平老师进行“建构”,即围绕人物形象、小说情节、小说主题等,建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层级评价量表,这就类似于常见的“等级赋分”,在不同等级中贯彻SOLO分类理论的精髓。

二是怎么评。评价并不是新鲜的事物,每个老师都会在课堂上进行评价。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反馈,教师问学生:“《春》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朱自清。”教师反馈:“非常准确!”这个简单的反馈,其实质就是评价。梅耶在《应用学习科学》这本书里提出了三种评价方式:课前评价,即预评价,目的是掌握学情;课中评价,即过程性评价,即评价学生对教学的反应;课后评价即结果性评价,评价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此外,上完一节课后请学生自我梳理,对照学习目标谈谈收获,这是自主评价;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后,教师请另一名同学评价该同学的答案,这是同伴评价;教师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通过作业、小测的形式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这些都是教学评价。目前的教学评价中,有两种类型较为欠缺:一是制作评价量表,二是以理论为基础。这两节课展示的恰好是这两种评价方式,因此我觉得很有研讨和学习的价值。黄真老师的教学评价是借助于量表,李平老师的教学评价是借助于理论。尽管量表和理论本身上有改进之处,但这两种方式的出现在教学中,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至于评价的方式,我的观点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要进行量表式、理论式评价,次重要或不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反馈式、反思式、互动式等评价。

三是评到什么程度。关于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三者分离,即教、学、评没有围绕目标展开,评价和教、学也是割裂的。例如教师上课教的是小说的人物形象,布置的作业却是“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完成片段训练”,这就是教和评的分离。第二种情况是三者一致,即教、学、评都能和目标保持一致,但教、学、评三者本身是割裂的,例如教师先教,学生再学,然后再进行评价,三者呈现出时间性、阶段性的展开,没有融为一体。第三种情况是三者一体,即教、学、评不仅能和目标保持一致,而且三者之间呈现出一体化的态势,没有明显的阶段性,也不存在明确的先后顺序,达到了一种教即是学、评即是教、评即是学的状态。我认为这两节课都有“一体化”的探索与尝试,黄真老师尝试的是“边教边学边评”方式,即教师和学生完成一个教学内容,立即进行评价,这样依次推进课堂教学;李平老师尝试的是“教学评融为一体”的方式,学生利用SOLO分类框架对同学或自己的答案进行评价,这就是教,就是学。这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不知何处是教,何时是学。冯善亮老师认为李平老师是在“教学生评价”,这又是一种新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方式了。

当然,对于教学评价,我也只是粗略地读过几本理论著作,具体到量表的设计、理论的运用等,都还没有真正进行专门的研究。教学评一致性也好,一体化也好,才是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