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组成】独活54g 桑寄生 54g 熟地黄 36g 牛膝 54g 细辛 54g 秦艽 54g 茯苓 54g 肉桂 54g 防风 54g 川芎 54g 党参 54g 甘草 36g 当归(酒制)36g 白芍 36g 杜仲(盐水制)54g 【方剂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鉴 别】(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 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 6μm。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17~60μm。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纤维淡黄色,棱形,直径16~44μm,壁厚薄不匀,纹孔及孔沟较细密。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射线细胞中。含糊化淀粉粒薄壁细胞,呈类圆形、类长方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0~102 μm,遇水合氯醛 液,糊化淀粉粒浙溶化。叠生星状毛,多碎断,淡黄色或黄色,完整者3~5叠生,每叠 3~ 4分枝。(2) 取本品2g,研细,加乙醇1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以 1%醋酸镁溶液,置紫外灯下(365nm)观察,显淡蓝色荧光。 【方剂出处】《中国药典》 《金匮要略》《伤寒论》 【性 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甘而辛、麻。 【规 格】每丸重9g 【贮 藏】密封。 【关 键 词】养血舒筋 祛风除湿 风寒湿痹 腰膝冷痛 屈伸不利 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医院诊断及医嘱为准,用药安全网不对患者因不当诊疗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独活寄生合剂处方是独活98克、桑寄生65克、秦艽65克、防风65克、细辛65克、当归65克、白芍65克、川芎65克、熟地黄65克、党参65克、杜仲(盐炙)65克、川牛膝65克、茯苓65克、甘草65克、桂 枝65克。 【组方分析】方中独活长于祛下焦之风寒湿邪,通痹止痛,为君药。防风、秦艽、细辛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桂枝温经通脉,散寒止痛。四药相合,以增强君药祛风除湿止痛之 力,均为臣药。佐以桑寄生、牛膝、杜仲益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湿;当归、芍药、地黄、 川芎养血活血;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邪 正兼顾,共奏养血舒筋、祛风除湿之功。 【功能主治】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制备方法】以上十五味,秦艽、白芍和杜仲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六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与漉液、挥发油合并,搅匀,即得。 【剂型规格】合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毫升,一日3次,用时摇匀。 【质量控制】 1.为棕黑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苦。 2.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4。 3.应符合合剂有关的各项规定。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主要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中老年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等属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 【其他制剂】独活寄生丸(《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册) 大蜜丸,每丸重9克。口服。一次l丸,一日2次。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牛膝杜仲党参草,风寒湿痹屈伸好。 【贮藏】密封,防晒。 独活寄生合剂说明书是什么呢,那么我们到底知道多少有关的知识呢?今天就在上文详细的为你介绍了有关的文章,希望你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