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完全不同,两个人在一起谈恋爱时追求的是甜蜜和浪漫,然而,婚姻往往更注重现实,一旦两个人结婚之后,感情就会因为婚姻中的各种繁琐小事而慢慢稀释,结果出现一些危机,总是争吵,以至于最终走向了离婚的下场。 而且,据了解,在婚姻里,不仅仅有七年之痒需要两人一起面对,尤其是中年更是婚姻关系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婚姻都进入了倦怠期,两人变得越来越冷漠,所以,许多女人也会抱怨男人对自己不耐烦,态度也大不如从前了,这也让女人十分不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对此,被称为最了解男人的作家贾平凹一语道破了真相:“男人的秉性永远是看着别的女人好,他们即使家里有美貌的妻子,即使与妻子和睦相爱,他们不分老少美丑,但凡在街头看见漂亮的女人,没有不投一眼过去的“。 不仅如此,贾平凹还写了一本著作《废都》中的男主角庄之蝶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在书中,庄之蝶是一个有名气的作家,而妻子牛月清则是一个贤妻良母,在她的心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伺候好庄之蝶。 ![]() 但是,人到中年的庄之蝶,身披文化名人的外衣,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感到内心空虚,面对枕边人也是各种嫌弃,甚至觉得婚姻味同嚼蜡,并且,牛月清到最后二人离婚时,都一直没有想明白,明明自己对庄之蝶已经掏心挖肺的好,为何庄之蝶还是不满足,先后和四个女人有纠缠不清的感情。 其实,在我第一次读《废都》的时候也不能理解庄之蝶嫌弃枕边人的原因,直到重读这本书之后发现,男人到了中年,开始嫌弃枕边人,一般都有这三个原因,既无奈又现实,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思想过于保守 在贾平凹的笔下,牛月清是传统的女性,思想上恪守道德规范,认为情人就是妓女,思想上如此,行为上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家里不愁没钱,可是,牛月清时兴的衣服少之又少,化妆品也少得可怜,每次出门都是素面朝天,而且,加上脚宽肉多,总是足蹬平底鞋,以至于整体看上去素朴得很。 对此,牛月清有自己的见解:她牺牲事业,一门心思当个好女人,一直在全心全意照顾丈夫庄之蝶,在她看来,如果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日价逛商场、浪公园,进宾馆喝咖啡、去舞厅跳迪斯科,岂不白白牺牲了她的事业,如此一来,也照顾不好丈夫,这样庄之蝶也不能安生写作了,可是,她根本就不懂庄之蝶的想法。 比如说,最经典的对话就是庄之蝶让牛月青出门的时候最好化化妆,但是,牛月清却不太高兴地说:“我又不是小妖精,画得花枝招展给谁看呀。”之后,庄之蝶给她高跟鞋穿,她穿上走了两步却说:“天呐,这么高的跟儿,哪是鞋是刑具呀。” ![]() 所以,两人到了中年就进入了感情的倦怠期,并且,在听到街道办事处的王主任抱怨自己的老婆人老珠黄,只能拿办公室的沙袋发泄情绪,这让庄之蝶很是理解王主任的心情,一直不由得点头赞同。 虽然,牛月清是很好的贤内助,但是,狂不起来的思想僵滞导致两人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加上一成不变的装扮让庄之蝶怨声载道,满腹牢骚,以至于对牛月清都提不起兴味了,最终感到失望至极,尽管她待他如初,但是,庄之蝶却变了。 二、家庭责任感的缺失 要知道,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就像是一个天平一样,需要两人齐心协力地付出才能越过越好,如果只有其中一方一味地付出必然造成天平的倾斜和失衡。 就像牛月清可以说对于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大包大揽,她自己找人打理书店,从不让庄之蝶操心,此外,自己会去经营庄之蝶的朋友圈,然后,还要照顾自己年迈又时不时犯糊涂的老娘。 牛月清的一味付出和庄之蝶的不闻不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庄之蝶家庭责任的缺失,让这个家形同虚设,不难看出,牛月清一直是付出者的角色,而庄之蝶一直是接纳者的角色,两人的关系是不对等的。 虽然,在牛月清看来,自己包揽一切人情世故似乎无可厚非,但却让庄之蝶产生不了家庭责任感,懒得去管,也没有保护欲,从来不会珍惜妻子的付出,甚至还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结果什么也不用管就会想着去外面厮混了。 三、不懂好好说话,喜新厌旧 人到中年,由于年龄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在庄之蝶身体出现问题时,牛月清就认为丈夫那方面不行了,不仅如此,出现问题后,牛月清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因此吃了定心丸,误以为丈夫从此不会对女人感兴趣,自己也不必承受被出轨的风险和苦恼。 于是,牛月清就想着给丈夫找各种偏方调理身体,但是,有时候又会嘲笑丈夫庄之蝶的无能,让他越来越没自信,同时,一边又墨守成规地拒绝做任何改变,这也让庄之蝶觉得婚姻索然无味,失去了新鲜感。 要知道,人性本来就容易喜新厌旧,又不堪忍受这样平淡的日子,于是,庄之蝶就会想要去外面寻求刺激,借此来缓解内心的苦闷,或者跟一个看似理解他的女人在一起,以寻求精神安慰,这才给后面的唐婉儿和柳月造成了可乘之机。 总而言之,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贾平凹通过一个庄之蝶,将中年男人出轨理由诠释得明明白白:一个对僵化单调的婚姻失望的男人,对自己的老婆感到厌倦,就会不自觉产生疲惫心理,同时,在名气和金钱都充裕的情况下,就会想着去外面寻找新鲜感,这样出轨就成了必然,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不得不说,虽然,故事很短,但是道理却很深刻,让人醍醐灌顶,可见,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只可惜在当时看来,这种观念太超前了,很多人都无法读懂,争议太大,以至于《废都》也遭到了封禁。 不过,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可接受程度的增强,《废都》又重新回归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2009年,被封禁了16年的《废都》再次解禁出版,而且,还是未经删减版,销量依然火爆,很多读者再次打开《废都》这本书时,才从大量的直白描写背后,读懂了独立精神缺失的悲凉,再次被贾平凹复杂的人物关系描写,深刻的思想内容表达所震撼。 这也说明了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推敲的,这一点,大作家季羡林老生深有体会。早在20年前,大家都在骂贾平凹是“流氓作家”时,季老就说了一句很有先见之明的话:“这部作品20年后必然大放异彩”;周涛也说:“它的构架与语言,承继了民族文化传统之血脉,又吸收了当代生活的情味”。 一位名人曾说过,读一本书好似与作者面对面的促膝而谈。 《废都》之下,一切放纵的狂欢,都是无以排遣的欲望下精神的极度空虚与苦闷! 因而,想要读懂贾平凹只需要读他的《废都》,封禁16年后再次出版,我们找到了未删减版,保留了原著的全貌。 现“无删减版”还有优惠,仅需一顿饭钱,就能让你读懂现代文学,感受贾平凹笔下的精神世界。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无删减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