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冻症,足胻消肿汤是治疗腿肿、脚踝肿特效方

 魏氏宗道堂 2023-05-06 发布于广西

浙冻症参考:

运动神经元病是目前神经肌肉疾病领域研究重点课题之一,病情发展过程呈进行性加重,治疗难度大,预后也较差,被称为神经科“绝症”。根据病损部位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进行性球麻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和原发性侧索硬化。

中医学没有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名称,邓教授根据其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束震颤等主要证候,认为可归属“痿证”范畴。临床以虚证多见,或虚实夹杂,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邓教授运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拟定汤剂强肌灵,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疗效良好。

基本方:黄芪45-120克,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肉苁蓉10克,紫河车10克,杜仲15克,山萸肉10克,当归10克,首乌15克,土鳖虫5克,全蝎6克,甘草5克。

临床用药,体会黄芪仍需要大量使用,从45克起至120克。服药同时配合捏脊手法可提高疗效。捏脊法所捏过之处包括督脉及其左右之足太阳膀胱经。据邓教授经验,取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取穴按经脉循行方向,但以逆行为补,功能调五脏六腑而补脾胃。足太阳膀胱经取大杼、肺俞等穴,从上而下止于气海、关元穴;督脉取长强、腰俞穴由下往上直至大椎穴。每天1次,6天1疗程,停1周后再捏脊。经临床观察,根据上述治疗原则组方用药,坚持长期治疗,可以有较好的疗效。

本病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见,国内患者生存期要比国外长,可能是除了西医治疗外,同时接受中医中药治疗的缘故,这也显示中医中药在延长病人生命及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案患者即从美国慕名前来诊治,证属脾肾亏虚,痰浊阻络,故重用黄芪补气益损,辅以五爪龙、党参、白术、巴戟天等健脾补肾;当归、鸡血藤养血柔肝通络,加用僵蚕、全蝎等虫类药物以熄风除颤软索,川芎、赤芍、薏苡仁、法夏、陈皮等活血理气、祛痰通络。诸药合用,健脾补肾养肝,祛痰通络软索,扶正祛邪,虚实兼顾,故取得满意疗效。


焦树德:足胻消肿汤是治疗腿肿、脚踝肿特效方


       “胻”字读“衡”音,与“胻”字通用。“足胻”指小腿及足踝部位。

焦槟榔12~18g 茯苓20~30g 木瓜10g苍术6g紫苏梗、叶各9g生薏苡仁30g黄柏10g 牛膝12~15g 防已 10g 桔梗4.5g吴茱萸6g。

       功能:降气行水,祛湿消肿,散寒温经,舒筋活络。

       主治:风寒湿之邪流注于小腿、足踝而致两足及胻踝浮肿胀痛、沉重、麻木,筋脉挛急,行走障碍等。包括西医诊断的下肢淋巴或静脉回流障碍等引起的足、踝、小腿下部(胻)肿胀疼痛。

      组方医理:本方据《证治准绳》鸡鸣散加减而成。方中以槟榔辛温降气,质重达下,破滞行水为主药;辅以茯苓、紫苏散寒行气,辟秽祛湿;佐以生薏苡仁、木瓜理脾行湿,舒筋活络,苍术、黄柏、防己益肾祛水,吴茱萸温肝肾,燥湿浊,桔梗宣肺气而利水;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为使药。全方共奏降气行水、祛湿消肿、舒筋活络、散寒温经之功效。

        加减运用:湿郁化热,症见足胻肿胀灼热,口干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者,可去吴茱萸、苍术,加重黄柏为12g,另加木通、泽泻、连翘、滑石等;兼有肾虚而腰酸腿软,足跟疼痛,尺脉弱者,可去桔梗、黄柏,加桑寄生、川续断、杜仲等,或兼服济生肾气丸;若足胻浮肿,并见青筋怒张或皮下青色脉络缕缕,舌质黯或有瘀斑者,可加红花、赤芍、泽兰、瞿麦、白茅根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