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金富:中国道家认知行为治疗

 高行之 2023-05-06 发布于山东
         龙心理
  真正的中国心理学
中国心理服务引领者

龙心理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151原创文章

============================

编者按道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道家心理学当然也是中国心理学的重要成员。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聆听了著名道家心理学研究者朱金富教授所作的题为《中国道家认知行为治疗》的主题演讲,征得朱教授同意,现将语音整理版与群友们分享。

再次感谢朱教授的大爱无私的分享!

因水平有限,在整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同(近)音异字之类的错误,在此深表谦意,敬请谅解。希望专业人士给予提醒纠正。

主讲老师介绍

朱金富教授,医学博士,精神科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中心主任,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代表著作有《传统思想与心理治疗临床上的应用》、《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从理论到实践》。

朱教授2001年到2004年就读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杨德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道家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博士论文《道家认知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干预的理论与临床研究》,2006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精神科研修,主要从事文化心理治疗的研究,并在这期间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文化卫生医学协会首任会长曾维新教授的督导。

以下是朱金富老师的演讲正文:

中国道家认知治疗,是基于中国的道家思想体系哲学流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我们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主要崇尚的是自然”,当然有辩证法无神论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就是以无为而无不为之道的一切行为作为最高原则,以个体为出发点儿的思想流派。

社会群体的语言思想和行为规范以及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人际沟通感受以及情感的表达;而文化传统观念,会通过文字和语言的结构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说心理治疗主要也是通过针对个人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来改善心理状态的一个过程

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所以说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受文化的影响,这个基本的逻辑关系大家应该都不难理解那么我们现在心理治疗的工作随着这这几年的发展逐渐认识到心理治疗的运用不能忽略文化这个层次。

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发展不但受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医学学历的支配,还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当然,心理治疗的发展走向也受社会的经济和医疗保障体系以及社会整体的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决定或者影响。

因此,中国学者可能向世人展现了一种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成果,使中国的心理学真正的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和土壤之中

因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已经是迫在眉睫

中国道家认知治疗,是由我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杨德森教授以及他的同道,结合中国道德经,日本的森田疗法以及西方的认知心理治疗的理论,经过整合而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的文化特征

具体来说,从道德经里边把道家的处世养生原则提取出来,32个字,作为我们应付应急事件预防相关疾病的一个准则来做心理治疗这是道家认知治疗的核心理念。

中国道家认知治疗的方法,实际上是产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杨德森老师他们把道德经里边儿这32个字提取出来以后,反复在临床上实践修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

我们今天介绍的是道家认知治疗的核心理念,重点还是这基本的32个字,就是四句话。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第一句话:“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什么是利而不害呢?利而不害就是劝导人们做利人、利己利社会的事情。不做害己害人害社会的事情

我们说人生下来,求生未死,趋利避害,有生存下来的一种基本的人性,这都是利己的。但是,我们说只要不损人,尽量做到同时利己利人,建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这种一种合作的这种社会关系,这样的话就是无可非议的。

一方面,我们不幸灾乐祸,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当周围的人有了不好的事情时候,我们正常的心态去理解人家

另一方面,对你的同行,特别是同龄人在一个单位的人,不要有太多的嫉妒心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涉及到职称晋升职务提拔我们有时候会出现应反应,会出现情绪的烦躁,主要就是我们说的这个嫉妒心,有时候起一定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也不跟自己过不去不和家人过不去,甚至不和陌生人过不去这样便能变得大度,处事就比较豁达。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看到有的人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我非要怎么样怎么样很多来访者就说我必须怎么样怎么样,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所有这些语言出发点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当然有时候还和家人过不去。比如说青年夫妻和配偶过不去,要求配偶他应该怎么样怎么样青年学生和父母过不去啊,要求父母对自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一种逻辑的出发点就容易产生情绪反应或者矛盾冲突

我们在实际治疗时候,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建议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多做对自身健康有益的事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坚持科学的养生原则,客观的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面对实际情况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自己不过分要求不过分指责不求全责备,自己就轻松愉快同时,不强求别人,不再跟别人去过不去,不攀比,尤其是在名利权位面前,不争强好胜。

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的一个基本的准则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矛盾、痛苦、不安,往往就来源于和他人之间的攀比和竞争

为什么有的人就睡不着了呢?来访者就讲最近受的委屈啦,或者最近高考啦,或者考研啦,或者是什么职务提拔啦,甚至有的时候就是商业行为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来源的根源就在于攀比和竞争。

人际交往与人相处时候,你越是与人争,往往别人就越不让你,这样的话就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道家处世养生哲学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够像水一样平静不争,把职位和利益看的淡一点,人际关系就变得和谐了一点。这里就提到唯其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一良好的心理效果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损人利己的行为可能是你在得到眼前的利益的同时,会招来非议和谴责,造成恶劣的人际关系从而导致不良的新生反应俗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么长期的担惊受怕不安的情绪呀,会导致身体的荷尔蒙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出现一系列有害身心健康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或问题。

为而不争,就是指人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尽力而为,不与人争

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定律面前,如何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受挫折失败者一个可以接受的心灵归宿

社会主流总是推崇积极进取成功人士总是宣传鼓励人们去不断的向上。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越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会有失败者被淘汰每年高考有许多学生步入了大学的殿堂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跟大学无缘,名落孙山这个时候这些人如何来去关注呢?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气盛和气衰的时候儿,强者和弱者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儿,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我们要倡导相互合作主张刚健有为的同时,我们要提倡谦虚礼让;再进一步山穷水尽时候,要深切理解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为而不争,强调的重点是不争,而不是不为。为,我们所强调的是过程,是结果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事情发展的结果不必过于强求,不是所有的事情了就一定能够水到渠成,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大家在学道家认知治疗的这个时候,在跟来访者交流的时候,也经常这样讲,为是为,但是结果不是的人都一定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

人们在为的时候,在为的限度上遵循不争的原则,这是个基本前提。不争是自然的体现,该为的时候要为,为的过程中没有丝毫的争夺之心争先之心争胜之心,这才是道家认知治疗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二句话少私寡欲,知足知止我们说私心和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人性的一个表现。人类的近亲猴群,就有食物领地、权力、配偶的争夺和无限占有的欲望自古我们就提人类有七情六欲所以人的欲望与需求,一方面儿可以催人奋进,改造物质条件,创造条件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积极的一方面儿另一方面,自私多欲又会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躯体的疲劳使我们精神被奴役,肉体被驱使,终身执迷不悟,甚至有时候儿落个身与名俱,根本得不到人性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脱。

人的生存,物质生活的最低保障是必须的所以说,无私无欲是不现实的,完全的无私无欲不可能的。但是追求过分的超脱,甚至面壁十年,不食人间烟火物我俱忘,也进不了极乐的天堂世界。另一方面,自私多欲,同样为社会所不容,为群体所抵制,也必然会到处碰壁,甚至带来无穷无尽的精神痛苦和行为受挫。

因此,我们说接受道家少私寡欲的处事原则,就是我们在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同时,能够认识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知足常乐、知止不辱知止不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养生处事原则的精华。

换句话说祸莫大于不知足,辱莫大于不知己。所以一个人,对他所拥有的一切如何看待,可以导致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人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失去的东西感到遗憾,特别是在名利权得失的时候。自私多欲争名夺利,甚至有的时候穷凶极恶,往往都没有好下场的。

我们建议结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精神生活保持轻松愉快与适当的操作。我们说人生长苦是因为心比天高,没有永恒的满足与快乐一味的奋斗拼搏,换来的是什么呢?有的是是命如纸薄,只有持续的遗憾和痛苦苦在了执着追求求而不得。对物质需求的过分追求常常可以导致精神痛苦。人生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在一定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愉悦,这是双重条件。

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机关办公室里西装革履的一些官员、职员,面对提拔无望,感觉到颓废微靡青春靓丽的少女有时候可能为一件时髦儿的衣服,承受不了购买能力而感到垂头丧气甚至有辗转市场的老太太为不小心误买了贵几毛钱的菜而追悔莫及。

所以说我们说当一个人能够超越物质生活的桎枯而呈现出精神升华的时候,就能够体现出来人性的美好。因此呢,中国人把知足不辱看成一种处世的智慧,用“知足常乐表达人生的一种态度和幸福观念。

一个人既要立足于社会,有一种进取的奋斗精神,又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不能私欲太甚甚至起贪心,贪欲,使诡计,使阴谋坏心术,这样往往就违背良知,难免遭受痛苦。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可尽数贪权者争夺权位,血雨腥风贪财者争夺金,争金夺银,尔虞我诈贪欲过盛的伤害他人,伤害自己。

所以说,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疚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他这个话就是在提醒人们,纷争是由于不知足和贪得无厌造成的,那么不知足是人类恶的根源,拯救的方法就是知足知足就自然满足了;人皆知足,就自然都满足了。

因此,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让一个人做事的时候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产生危怠,身体才可以健康,生命才可以长存啊。所以说知足的人无所不足,无往而不泰,因为不过于奢求身外之物,反而身内的自信使生命能够得到长足。

第三句话知和处下,以柔胜刚。

道家主张和光同尘,与儒家的以和为贵异曲同工。中国人谦虚,爱和平,取中庸,讲尊卑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为人处世哲学虽有种种缺点,但是对于保护社会的稳定和群体人际关系和谐有其必然的价值。

道家教导人们下”。因为道家知道攘攘者一辙,主张守黑道德经知白守黑,因为佼佼者已无这个什么意思呢?他说森林里边长的最高的那棵树,那个树枝,它得到的阳光雨露是最多的,长的最好,但是,一旦大风过来风雨以后,首先折断的就是这些。那我们这个黑的目的,就是我们知道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娇娇的就很很扎眼,很亮丽,但是,他就不经穿就不耐脏,稍微脏一点儿,别人就看着,这衣服脏了,但是如果穿黑衣服你就发现不了所以在中国社会要获得良好的适应,为群体所接纳就要防止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不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也不可指手划脚,操纵别人。

我们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发展的过程,都是在循环往复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切表面儿上的刚强都是最终要被摧毁。所以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说老子崇尚至柔柔弱的反而能生存,老子来比喻这么一个道理他告诉我们如果真的知道什么是刚强之道,那么反而应该去守住温和柔顺的谦虚,因为你懂得以处,才会成为万流尽归的水溪。

道德经,“以柔胜刚有一个经典的例子老子讲,我们身上最刚的器官是什么?大家知道,我们身上最刚的就是牙齿。我们吃饭一不注意咬着了就很痛苦我们身上最柔弱的地方是哪里呢?就是我们的舌头。但是当人老了以后,到了一定年龄啊,舌头还在,牙齿没有了。他就举这个例子来告诉我们,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啊,我们那个那个舌头很软,那小孩儿掉换牙时候也是一舔一舔一舔,哎,过两天把牙都舔掉了。

道家认为,海纳百川,水溶万物,均以处下和至柔来取胜。人生在世,少不了坎坷经历。要受得住冤枉委屈,经得起失败挫折,刚强者就玉碎,柔弱者则瓦全。所以道家从来没有提倡逼宫苟活,也没有采取过精神胜利法,而主张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自怜不自卑,独自舔干伤口,继续前进去追求超然无外的逍遥人生。

道家处世哲学的光辉之处就在于能够以进为退,以守为攻,知雄守,知白守黑,攻心为上,能后发人不战而胜。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懂得了这些基本的道家的处世原生人生哲理以后,他会大智若愚,因为他内的涵养使他以常人自居与众人和谐相处而不自傲。坦荡的胸怀,如山谷一样容纳天下一切好的坏的,像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榜样。一个人如果能成为天下效仿的榜样,那么他的德行又能差到哪里呢?

所以说,守慈、守黑、守,并不是我们不战而退而是要我们有此涵养,能做到为天下式,为天下溪、为天下谷由此能使得天下莫能与之争。

反过来说,如果通常是强者胜弱,上者压下,刚者克柔,硬者软。如果说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争夺天下的名利,那是最后往往只能在不得中寡欢抑郁。甚至有时候丧失自己的生命。因为你总想走在前面,却不料想始终有人走在你前面,当你想走在人的后面,结果后面还有人跟随其后,当你想成为最强的人总有人比你更强,所以说老子就说或行或随,或强或赢。因此,做人不能好高骛远,凡事应该顺其自然,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个事实,缺乏哲学头脑的人,思维与见识也就到此止步,唯有懂得物极必反相反相成道理的人才能够接受道家的些学说。

第四句璞归真,顺其自然。

返璞归真就是回归自我本来的真实面目,去伪存真,为人处世不作,不装腔作势不自作多情,不捕风捉影,不飞短长,也不在乎别人的注意和议论,不卑不亢,功过自有公平论断。就说一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儿,坚持实事求是,以诚信为本

我们前两年有三严三实的教育,那就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一种基本思想返璞归真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按保健的养生原则来养生

我们说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大家一定要理解我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了很多攻击医生甚至伤医的事件就是很多有钱的人现在特别任性我经常给我们的病人讲:你认为有钱就能把所有的病都能解决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的领导人现在还健在。不是钱都能解决,这是个自然规律

所以我很崇尚朱美云老师有一幅字画随时等死,时刻求生就讲的很好我们在灾难,在严重的伤病死亡危险面前,应该有这些基本的常理的打算啊,当然我们要争取最好的结局。

我们说,当不可抵抗的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时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怨天尤人,对将来不存侥幸,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现在家里还有80多岁老岳母前两天我去看疫情过后有点儿怕死。她就说:“哎呀我担心我得了心脏病怎么办?”其实没有心脏病。后来我就开玩笑跟:“你都80多岁的老人了,人家有4050多都得心脏病了80多得个心脏病不稀罕这是个常态不是说你怕得心脏病,你不想得心脏病,你就会得心脏病,或者就不会得心脏病,不是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是不是?

所以说我们要有常态的思维啊,老老实实做人对过去不悔恨无穷很多年纪大的人呀,现在很多就是老年抑郁问题,就是对过去做的事悔恨无穷,总是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甚至做徒劳挣扎,做无畏牺牲啊,做不到这个心平气和。

道家思想是一切不妄为,并非一切不作为,所有无为无不为与为所当为这么一个说法儿。

以上我们简单的把道家的32个字给大家做了一个基本的介绍在实际具体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来访具体的性格特质人生经历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和交流,还要让来访者在个人文化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实施。

32个字,只是道家认知治疗的核心原则,而不对所有的来访者都用这32个字来访者问题,用两个字或者四个字就解决了。我们治疗的时候,充分发挥来访者或者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来访者能够在自己个人的实际生活人际关系中恰当的运用道家处世养生原则这样来改变他们原来的一些价值观也好,认知方式也好就不要认为我自己非要咋咋,我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啊这样就可以让来访者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面对心理挫折。

道家认知治疗这32个字的来历,我大概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给大家介绍一下儒家的养生处世原则我简单说一点儿不一定对因为我们这里也专门儿有做儒家的。

儒家修齐治平,讲仁义忠孝,少立大志,耀祖光宗,内圣外王,立德立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在传统文化里儒家讲修齐治平,都是让人积极向善,向上奋斗拼搏。那我们中国正常的健康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儒家的思想是对的,因为它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做中国文化研究的,有一个人就说过,儒家就是中国人成长的粮食道家就是药

结果我上一次讲这个,有人问佛家是啥嘞?我说那佛家就是杂货店随着我们吃儒家的粮食成长过程中吃五谷杂粮,一旦身体出了问题,受了挫折,遇到失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怎么样嘞,来重新选择

国外有人解释,说中国人的特性很多,最吸引人的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这一句话是李约瑟先生,英国的一个科学家解释的这个中国文化他出过一部中国科技史,他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

还有一个人叫林语堂,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他说道家文化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疼药膏。

当然,我们刚才讲了道家的处世养生原则那32个字利而不害,而不争少食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我再给大家讲一点儿如果我们用反道家的处事养生原则会怎么样。请大家听一听,看看有没有能接受

不能损人利己,不为而争,自私多欲,得寸进尺,好斗居高刚愎自用,倒行逆施,违反自然

大家听听都可以理解。

反道家的这个思想是多么的不能接受吧,是不是所以对道家认知治疗这32个字今天我简单给大家介绍这么。下边儿我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道家认知治疗的一个评价,或者一些基本的影响因素。

经过这几十年的这个临床实践,我给大家讲杨德森老师道家认治疗我们毕业了三个博士,第一个就是张亚林教授,就是湘雅的这个知名教授,现在已经退休了第二个就是周亮,他现在在广州脑科医院第三个就是我。我很荣幸,我就是杨老师最后一个学生我我就做了冠心病这个。

道家认知治疗的干预,在这个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影响道家认知治疗的因素有很多,我把主要的几个因素给大家介绍或者沟通一下。

一个就是年龄因素临床上显示越是年轻的患者,对道家认知治疗的接受情况相对比较差。《道德经》、道家的治疗三种人可以学:一个就是比较聪明的人,一个就是年纪大的人,一个就是在生活或者奋斗中受过挫折的人。

我们在实际临床观察也看了,就是年龄越小的患者或者来访者,他接受的程度相对不容易。为什么呢?年轻人正处在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个人的成长,家庭社会地位,他面临的应和社会竞争形成的冲突,单从有限的道家认知治疗,有时候很难消除。

另一方面儿,就是年轻的患者可能处于性格的成熟和发展阶段,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应激的理解很容易被社会主流所左右和吸引,不容易做到理性的超脱和放弃。你知道年轻人放下不容易,但是我们看看很多老年人,他到时候到一退休,自然都放下了这跟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个因素,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患者的知识水准越高,接受心理治疗的效果就相对比较好一点对道家认知治疗也是这样。我们一般说道家治疗,我刚才说了是聪明的人学道家的话,接受的快,领悟的透,那么跟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这是我们的一些经验。

第三个就是跟来访者的疾病痛苦类型也有关系你比如说像我做这个博士论文我是在冠心病的患者中开展心理辅导大家如果了解的话,都知道冠心病有一个最大的性格上的问题,就是A型性格的人比较多。A型性格的人,就是他们过分的喜欢了,就是过分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要求更多的成功成就感他有几个A的症状。就是要求时间紧迫匆忙竞争,这么一个基本的性格特质所以后来我答辩的时候,我印象很深,当时华西的刘协和教授就讲,那选的这个靶点儿很好,因为就是说因为正好儿是冠心病了,一个是这种性格特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冠心病的人一般都年龄稍偏大,当然这些就是顺应了给他一个安眠知足的心理治疗,他相对容易接受。

还有一个就是临床症状的轻重也有关系因为不同的治疗阶段啊,比如说我们说对抑郁,对焦虑,如果是严重的阶段,我们还是以药物,比如说睡眠的问题。但是对于轻中度的患者,我们觉得这个治疗的效果相对比较好一点,相对比较好一点,大概的就是这么几个因素吧。

还有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我们是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我们在实际的道家认知治疗过程中,因为我是个精神科医生,不能完全摆脱药物的治疗。在有效的药物干预基础上配合道家的心理辅导,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是单纯的吃药或者单纯的心理干预,有时候可能没有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一点。

治疗的时候,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说婚姻性别职业等等,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说我在在湖南大学做了一个课题有的人原来在家里边儿很激进,要求很高,结果他接受道家认知治疗以后,就随遇而安了,不再要求那么多了他这样改变以后因为他的家人,他的配偶能感觉到他变了,家里别的人有了意见你原来都是天天都搞卫生,搞的可好了,现在怎么啥都不管了好像退下来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看到问题的多面性。

最后我给大家做一个小结中国的道家认知疗法作为一种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把道家的处世养生的思想作为一种价值观在理论上,按照西方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方法对患者开展治疗,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选择对象的时候,我们觉得以中老年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一点儿的人为好以情绪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为好

还有治疗过程的长短。一般我们建议一到三个月比较理想,同时配合药物治疗。

当然在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量表,一些心理评估,有一个精神的投入,超脱了精价值观,量表可以作为评估的一个对象。

还有就是有的人表现的积极进取呀,遇事不放弃呀,总是争成功,很多人人生经验中也告诉我们我就是争过来的,我的科长就是争过来的,我的什么什么都是争过来,他得到过成就而有的人呢,表现的就是消极退让,清净无为。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状况,就说你适合争的时候争

我们觉得吧,长期的就是你要从健康,从整个人生的规划来考虑。在特定的应条件下就会出现了,如果是你过分的追求这些东西,就会出现精神痛苦,甚至神经衰弱,甚至各种的心神疾病。

我们就是为了测定来访的,我们制定了操作量表,还有行为类型量表等等,我们编制了东西,当然还有就是在这个32个字我今天介绍的主要是道家认知治疗的一些基本的一些观点,或者一些一些理念如何把这30个字在实际的这个心理治疗过程中融进去,我们其实还有一个操作程序

因为时间关系再一个这是网络课程受我们教学或者受表达的影响,实际上我们道家认知治疗有几个基本程序,比如说我们设置了有松静术、柔动术,还给病人搞了病情分析会,还有一个保健心得志啊,这几个方面儿来帮助来访者在道家认知治疗过程中啊,通过行为,通过思维,通过认知,通过一些技术来达到道家认知治疗的一个效果

这是我今天利用这个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介绍道家认知治疗的一些核心的东西最后呢,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宣讲。《道德经里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

这句话就是我们对道家认知治疗的一个认识。就是大家学到了这个东西以后,到底有多大的用处啊,每个人来去衡量,每个人在工作中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来认识自己的问题,来发现自己的问题,甚至来调整自己的航线和行程。我经常给我们的病人讲,踩油门儿是本能,踩刹车才是技术,才是智慧。也希望我们今天下下午的讨论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点点的人生智慧,或者说能够大家有一点点的收获

讲的不对或不到的地方呢,大家多多包涵

请关注本公众号,更多精彩持续分享。


每周三晚上九点
中国心理学论坛
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自己的论坛!
腾讯会议
会议号:670 6436 7972
密码:202268

欢迎投稿“中国心理学”主题文章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常年招生
随到随学
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本号
投稿、咨询一扫服务到底!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所以,龙就代表中国、中国人、中国的、中国人的。所以,龙心理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心理学,或者“中国人的心理学”;龙心理的实践运用,叫作“中国式督导”;将来构建起来的新兴学科,拟用名为“中庸学”。

龙心理,是以《心理督导师》为起点,诗、书、礼乐、易、《道德经》、《黄帝内经》以及出土的古籍文献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为主体,打破诸子百家门派偏见,以马一浮、钱穆、徐中舒、梁漱溟、潘菽、庞朴、张耀翔、杨国枢、胡佩诚、李其维、丁再献、杨中芳、曹峰等数十位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名家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构建新兴学科为标准,以独特的中国式思维、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媒介构建起来的,与西方心理学理论完全不同,自成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

龙心理分为中庸理论、龙心理、新时代修身、中国式督导四大模块,由九个基本理论(子理论)组成,这九个子理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可以完美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和问题,并同时指出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西方心理学没有统一的心理学理论的尴尬境地。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遵循“修身自助——齐家——立业”的成长路径,是一门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基础课程是人生必修课,中高级课程是心理从业者的必修课,也是通向心理服务顶峰必备的认识论和方法。

龙心理专门传授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实操技能与理论,招生对象为:遇到心理困扰或问题的人,问题孩子家长,有自我成长需要的人,以及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健康管理师、教师等心理或心理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人员等。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人生日常必备六艺:听、说、想、做、感、省。

2、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必须具备的人生智慧和综合能力;

3、和谐家庭日常生活必须具备的人生智慧和综合能力;

4、助人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执业能力;

5、督导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胜任力(中级及以上)。

    龙心理充分发挥了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优势,用西方人不可想像的思路和方法,用简单易学便于运用的形式和比较少的内容,集西方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成功学、教育学、身心医学、健康学、生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音乐、艺术、宗教、道德等于一体,汇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伦理教育、成功学教育等预防性教育于一学,融中国式督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矫正性服务于一科,遵循“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理念,强调自我素养的提升,在助人方法上,提倡“以授人以渔为主,授人以鱼为辅”,代表了未来人文科学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出中国最强声音的主阵地。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常年招生,随到随学。

一生一课表,自学、一对一预约教学、线上答疑解惑、常规线上课、不定期地面实操督导(自选)相结合。

详情请拨打龙心理秘书处咨询热线:18253386211(微信同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