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气论

 求是1025 2023-05-07 发布于山东

语出曹丕《典论·论文》,其言:“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以气为主”的说法,构成了后来文气论的基础。所谓文气,即指文艺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作家个体风格。

一般来说,气,主要指自然界存有的气体,如云气、体气等。《说文解字》说:“1559614187910048391.png,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任何事物都存有气,由气贯通、充满,各种气之间不停地流转、变化。同时,气是构成万物、人类必备的一个要素。老子《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管子·枢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对于人而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当属呼吸之气。人通过呼吸,使体外之气(空气)进入体内,与血液结合,形成所谓血气。血气随着血液流转全身,与体内之气相互转换,促发和维持生命体的各种活动。东汉王充《论衡·命义篇》说:“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由于气是生命体的重要元素,又可以作为生命体活动的重要表征,所以体内周转的血气又称“精神气”。因此,对人来说,气有三种形态,分别为:体气(充体之气和呼吸之气),血气,精神气。三者一体,相互贯通,但三者又略有差别。体气,是人之气最自然的一种说法,是人体内存有的气体,突出了它的物质性。血气,是人之气较为特殊的一种说法,突出了人的生物性,但因与情有密切的关系,又常有“情气”之说。如郭店楚简《语丛一》言:“凡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怒。”精神气,是人之气最人文的一种说法,具有丰富的人学内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创造出不同的概念,如才气、浩然之气、气质等。

孟子首先论述浩然之气。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浩然之气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他指出:①浩然之气仍旧是气,即不是脱离开身体、自然的外在创生和自我后天创造的气。②浩然之气必须“直养”,可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即来源于自身内部,不应更改、变异以及压制,最终可以达到强大。③养浩然之气时,要配合义和道,才能达至刚强广大,否则就会软弱无力。孟子将自然、生理的气,发展成文化、伦理的气,将后天性的培养融入到先天性的塑造中。由于气是虚的,所以需要养气。所谓养气,就是用另外的力量如道、义等来充实、保持气,使得气由纯粹物理、生理的气,转变为文化、精神的气。于此,气既具有了先天的因素,又饱含了后天的成就意义,气成为连接先天、后天和身体、心理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后来发展出来的才气或才性概念,同样贯彻了这种思想。

孟子已谈到了才的问题,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又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但才性概念更多的具有先天的因素。汉代采取察举征辟方式选拔官吏,人物品藻成为一时风气,当时学者更多讨论了才与性之间的关系。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说:“故夫临事知愚,操行清浊,性与才也。”将才与性分开,更多指向人特有的才能。汉魏刘劭的《人物志》,专门讨论人的材质和才能问题,认为“人物之本,出乎情性”(《人物志·九征第一》),每个人的材质不同,具有的才能各有差异,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也就不同,所谓“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人物志·材能第五》)。气,作为人材质的一个特殊部分,与才结合,出现才气之说,意思与才性类似。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及至西晋,袁准《才性论》开始从气的角度讨论万物及人的区别。其言:“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认为气之清浊不同,造成了物和人的品行个性的不同。

将才气概念引入文艺批评领域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在《典论·论文》中,其他如“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等都提到气。气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气、性情、才气在文艺作品中的显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即是强调文章以表现或显现不同作家的个性、才气为主要方面,但他并没有否认文章的体例对作品特性的制约意义。他说:“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同一个体例的文章,虽出自不同作家之手,但大体的特性还是一致的。在他看来,这二者并不冲突。如他举的音乐例子说,音乐的曲调和演奏的乐器相同,但个人的才性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也能体现出不同的风貌。文章的体例相似,并不妨碍作者个性的表达和展现。

随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的《体性》《事类》《养气》《才略》等篇都涉及文气问题。其中,《体性》篇表述最为集中,也比较完整。其言:“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刘勰提出了影响和制约作家文章风格的4个要素:才、气、学、习。才是天资,但可以“因性以练才”(《体性》);气分刚柔,是生之所受,但可以“资养”——“清和其心,调畅其气”(《养气》);“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才为盟主,学为辅佐”“表里相资,古今一也”(《事类》),后天的学习才能使先天的才、气得到尽情展现、抒发;“学慎始习”“宜摹体以定习”(《体性》),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富有,对于文艺来说,更重要的是对经典文本体例的模拟和内在精神的贯彻,实现古今一体,又推陈出新,即所谓“义固为经,文亦师矣”(《才略》)、“望今制奇,参古定法”(《通变》)。刘勰接受了曹丕关于文气的主要观点,又深入讨论了先天才气和后天学习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先天才气只有经过后天学习的培养和锻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完美的发挥和展现,从而呈现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风格多样又不失宗旨的文艺盛世来。

至唐代,韩愈继承并发挥了孟子关于气的思想,提出了气盛言宜的说法。他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在他看来,人之气不可不养,必须“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才能得到“其言也如是”的合宜文章。与儒家学者一直遵奉的“有德者必有言”“辞达而已矣”内外相称。才气养成后,还需要有文辞的修炼,才能得到合宜的文章。所以,他还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词必已出”等观点,强调文辞创新的重要性。才气所养,需用正义和大道来养成;而文辞的创作,不仅要有充沛的才气驭使,而且要有娴熟的文辞修养、锻炼作为基础,才能使得才气与文辞相合相称,内外流贯一体。刘勰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文心雕龙·神思》)志气和辞令相辅相成,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塑造合宜的风格。由此,气的思想在文艺领域里的贯彻获得了较为完整的表述。

发展至清代,桐城派对文气论作出了一些新的阐说。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中认为,“所以为文者”可概括为八个大字: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而“神、理、气、味,文之精者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他们在强调文章中作者神气的重要性时,更加注重文字、音节、格律等外在形式的作用,反映出才气、道义等作家内在因素在文艺风格中作用的逐渐弱化。

气、才气的思想发展,与作品风格的认识是相称的。文气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作者才气、个性和作品风格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中国文论者看来,作者的个性有先天的因素,但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即个性、才气是逐渐养成、充实的过程。同时,才气的抒发、展现,必须得到恰当文辞、文体等要素的映衬、相合,所以风采各异的文章,离不开文体的模拟和文辞的锤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