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少斋毛以林说中医---慢性结肠、直肠炎

 昵称32904480 2023-05-07 发布于湖南


​​​​​​
      王某,女,60岁。2021年9月26日初诊:病已近年,腹部不适即泻,泻则不适缓解,大便秽臭,日泻4~5次。纳可,寐差,疲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肠镜:慢性结肠炎、直肠炎。证属脾虚肝郁,湿热内蕴。

      仙鹤草20g,桔梗10g,葛根30g,黄芩10g,连翘10g,槐花10g,神曲10g,陈皮10g,防风10g,白术10g,白芍10g,白参10g,扁豆10g,茯苓15g,炙甘草10。14付。

      用药分析:朱良春先生说:“慢性泄泻,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辨证往往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滞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的征象……盖肠道屈曲盘旋,久痢正虚邪伏,湿热逗留,一时不易廓清,进补则碍邪,攻下则伤正,故宜消补兼行,寓通于补,始与病机吻合。”并设立了仙桔汤。余在临床治疗久泻久痢,每取仙鹤草、桔梗2味为主药。《滇南本草》载“仙鹤草治赤白痢下”。《药性论》、《本草经疏》、《重庆堂随笔》等均载桔梗治下痢。《别录》载:桔梗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桔梗“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桔梗治“下痢腹痛”。

       久泻总有脾虚湿阻,以参、术、苓、扁豆、炙草健脾祛湿。大便秽臭则为湿热内阻,积滞不化,方中用黄芩、槐花、连翘清化肠中湿热,神曲化谷消积。腹痛则泻,泻则痛缓为脾虚肝强,用痛泻要方(陈皮、防风、白术、白芍)扶脾抑肝。以葛根升清止泻。全方攻补兼施,寓补于泻。

       2021年10月19日二诊:仍有腹痛,偶有腹胀,大便秽臭,日行3~4次,口苦口干,寐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湿热积滞内阻,方用仙桔汤、葛根芩连汤、保合丸加减:

      仙鹤草20g,桔梗10g,葛根30g,黄芩10g,黄连6g,山楂20g,神曲10g,连翘10g,鸡内金6g,陈皮10g,白术10g,防风10g,白芍10g,炙甘草10g。14付。

      湿热重,前方去参、扁豆,加黄连清热化湿。便臭积滞重,加山楂、内金消积化滞。

      2021年11月22日三诊:诉服前方后腹痛腹泻除,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前方加党参10g,14付巩固。

     2022年4月18日因他病求诊,言上病未再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