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OPE歪楼 vol.16 | 我在职校当老师,疑惑有10万个

 吕杨鹏 2023-05-07 发布于上海

说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元制”这些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话题备受关注,但是合作资源、就业状况往往又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人关注资源丰富的沿海一线城市职校的发展。那么,身在其中的一线教师有着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本期我们邀请到深圳某知名职业院校传播学专业讲师分享一线教学实践体验和疑惑、校企合作落实以及其中的问题、还有她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无芸: 深圳某高级院校讲师,是一位入职三年的新人老师。

02:20 我的职校老师之路:从企业转向职校

07:25 职校招聘要求与流程

13:25 较之本科教育,职校的自由空间在哪儿?

16:29 学校体系外,我个人在校企合作上的尝试

21:04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疑惑

25:14 外聘企业老师很重要,但难以聘用和「管理」

34:26 职校学生升职时的难点在于个人能力还是学历?

38:07 实习基地:实景还原,像在工厂里搭建了教室

42:26 职校生的升学和就业比例趋势

48:03 职校如何衡量老师的教学质量?

51:27 师生关系的边界:想当朋友,但也顾虑角色属性下的权力不对等

54:05 同学们的困惑与焦虑

56:20 学校层面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帮助与支持

59:03 不同升学渠道入读的学生有何差异?

1:01:45 职校学生的升学和就业趋势

1:04:55 职业教育会变成另一种学历教育吗?

1:14:14 AI对职校学生的冲击

28:23理论知识的欠缺会让学生的收获减少

姚戈:我想到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她和你一样大学也是艺术史专业。在电影导演经历中,她借用了很多艺术史的成分,比如说三联画。可不可以结合你的自身经历说一说你在理论当中的收获?

无芸:理论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启发式的思考,它培养的更多的是你的思考方式。在思考以及在思考的基础上做一些产出,这样是最好的。但即使没有,这些思考本身也是很棒的。并且我觉得,只有在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前,你(才可以)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完成的一些思考。这个阶段性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职业教育的学生可能一来,第一年就想着要去做什么实习、要去做什么工作,ta们相当于中间的那个过渡的时间又被压缩掉了,ta们会少了蛮多去进行一些自我探索,或者是说跟别人、跟环境、跟工作内容去建立更加多元的连接和探索的这样一些机会。

36:26学生的潜力和个性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被发掘

姚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潜力和个性有没有一种特别好的发掘的方式?

无芸:有呀,以我的课为例子吧。校企合作过程里面,企业导师跟学生接触,ta能看到的东西可能就会跟我非常不一样。我们聊天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也是一种学习。

因为那个老师自己在行业里面有ta看人的一个标准,会跟我说,我们那个同学特别适合未来做什么;或者说哪个同学虽然好像成绩很好,老师很喜欢ta,但是用人单位就觉得这个人我可能不一定会要。或者老师会看到学生未来的潜力,现在ta虽然来应聘完全够,但是因为ta太有潜力了,我不想ta马上来工作,我要劝ta再继续去深造,最好去读研究生,最好去出国怎么样,因为你可能会有更好的前途。

54:05这一代年轻人的困惑与焦虑

姚戈:这一代年轻人有没有什么普遍的困惑或者焦虑?

无芸:我入职刚好三年,我觉得过去三年确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学生普遍出现的情绪问题是不知道怎么去回应这个大环境,或者说这个时代加到ta们身上这些东西。

我经常有一些学生,我觉得非常有想法,非常有创造力,我能看到ta身上特别天才的部分。即使这些学生ta们常常都是逃课,甚至挂科,不认真来上课。但你深入地跟ta们去聊,或者说有时候的一些课堂讨论,你会发现这些人其实特别有想法,也是有很高的创造性的。但是ta们之所以这种很消极的态度在学校,是因为ta们觉得很虚无,不知道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未来是怎样的。

59:03中职升上来的学生会更有优势

子津:想请无芸来聊聊看你对从不同升学渠道来的学生有怎样的观察?ta们之间有什么差异吗?不管是体现在学习,或者是在学校的交往,或者是在就业。

无芸:很多中职升上来的学生往往在我们学校都很优秀,是学生里面的焦点。因为中职的整个教学体系可能跟高职的适配度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它也是以这种技能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去进行的。那么很多学生可能来到学校,来到高职,就已经是预备军那样子,会上手非常非常快。

1:04:55职业教育会变成另一种学历教育吗?

子津:现在大家都在说要升学嘛,那也有人提出:会不会职业教育就变成了另一种学历教育?大家还是按照学历教育的这一套,再往上逼迫自己获得更高的学历,从而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议价权。那也有人在讨论这个现象,也想听听你的一些想法。

无芸: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诶,因为这个问题我也会经常思考,尤其是看到这些学生,就比如我刚刚举的那个学生,我个人是觉得她最后做出这个选择是有一点点可惜的。因为我从她身上看到一些不太一样的特质,会想象一下她身上或许会发生一些不一样的可能性。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不同于学历教育的系统,本应给一帮有不同成长经历的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的可能性,但在目前国内这个大环境里,它还是不可避免陷进了学历教育的“有限游戏”里。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就是“有限游戏”跟“无限游戏”,这也是我最近听的另外一档播客叫“放学以后”知道的。ta们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里的框架,来讨论东亚社会的个人发展(尤其是女性)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其实我们整个东亚的环境里面,对一个人的人生规划也好,你进入职场也好,你在学历的这条道路上都是在玩一种有限游戏,就是每一步你在哪一个时间点,你要获得什么的学历,你要考出什么样的成绩你才可以,就像游戏里面闯关打怪一样,你这一关必须很精准地踩到你最后才能赢,对吧?

其实我觉得职业教育从目前学生这些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在这个有限游戏里面,大部分情况下学生还是在这个有限游戏里面,这关过完了,ta们得马上去到下一关,如果ta在就业市场里面想要去获得更多主动权的话,我觉得大部分这就是这样子很可惜。

书籍: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图片

播客节目:

(由嘉宾无芸推荐)

(由Nancy推荐)

策划:子津、真丽

主播:姚戈、子津、小宁

剪辑: 老三、yuro

文案:晨昕、真丽

排版:热带鱼

在此,我们希望招募更多的职校学生、教师(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服装设计、农林牧渔类、学前教育、旅游服务等)及关注职业教育的学者等专业人士作为节目嘉宾分享自己的故事。出于对节目嘉宾个人隐私的尊重,节目可匿名并做变声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