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感悟不一样的生命——哥伦比亚、秘鲁、智利游记之二

 Joyce景红 2023-05-08 发布于上海
续:
Part03.  旅行社选择
因为身体的原因,又是一个人,考虑安全,兼带工作,所以不穷游,不挑战。
考虑我不会西语,开始想跟小团游。
本来想支持我们客户携程,机票全程从携程定,也想订携程的当地跟团游的。
但可能因为四月南美出境游团游还没开放,线路非常少。
好不容易在携程上找了个秘鲁智利游的路线,看了下路线设计还不错,但是吃住都只是经济标准也要6万多一个人,还不包国际间大机票,最要命的是,必须两个人才能有这个钱,我一个人,一直拼不到旅伴。携程最后的答复是我要付两个人的钱,这条线才能出行。
这样的感觉等于吃一个饼扔一个,只能放弃。
有了这个价格做基准,我的预算就宽松些了,一想到我如果是走携程,要12万多,还只能穷游标准。那不如我预算12万,升级吃住行了。
最后还是请朋友帮忙参考,自己订了行程,自订机票,自订当地旅行社,请旅行社订了酒店。
酒店订的是万豪及同等级酒店,行程也不是特别紧张,不坐红眼航班,不长时间暴走,全程各地都是本地司机导游从接机起两对一服务,全程舒适游。

就这样,我也筋疲力尽,一路走一路扔,两个箱子去,一个箱子回。

Part04. 行前必备
 01. 签证准备 
去南美最重要的要准备好十年美签。
拉美很多国家和我们友好,免签或落地签的有:
厄瓜多尔、古巴、苏里南、巴哈马、牙买加、玻利维亚、巴巴多斯、多米尼克、圣基茨和尼维斯、格林纳达、海地、圭亚那、安提瓜与巴布达,约13个国家对中国护照免签或落地签,意味着可以直接入境,或者入境前填个表。别看名字比较陌生,多数风景很好。
但拉美尤其是南美的很多国家,就这次我要去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都不是免签国,拉美各国只要有十年美签就通行无阻了,不必再去办这些国家单独的签证。
到哥伦比亚出入境都要在网上填表,智利是入境前填,秘鲁是不用填,但要看下行程单和离境机票。
 02. 电器转换头 
哥伦比亚、秘鲁都和北美一样是B型插座,我们的手机充电二角的插头可以用。
智利是L型, 一定要带转接头。

 03. 行包准备 
这次虽然只走三国,但却是赤道到南极,从海滩到山顶、从城市到村镇、场景上也要兼顾有各种办公场合,到各种旅游场景。
打包时就发现,啥都要带。
要注意在南美通常的航线都是拉美航空(latam)(话说在南美几乎没得选,基本是绝对垄断),软硬件虽然不错,很多没有免费行李额度,即使付费也要注意最好不超23KG。
这里不赘述我的行李清单了。
但要提醒的是,国内朋友如果习惯用国内安卓系统的,在国外最好另带一个苹果手机,用英文界面。出国尤其在南美就会特别感受中国和国外用的软件差异太大,基本是两个世界,很多必备APP完全不互通。
Part05. 三国印象
三国旅游体验都不错,各有各好。三国都说西班牙语,除了有时候填政府表格,或者和当地土著交流,仅是旅游,英文没有太大障碍。
总的来说,印加文化中心的秘鲁还是最传统,原住民还有很多,最是我们印象中的印地安人,很像蒙古人种。
智利人很多是西班牙,意大利的后裔,样子已经完全不像印地安人了。
哥伦比亚因为曾经是非洲黑奴转地,混血多,按现代审美看,最漂亮,所以哥伦比亚出世界小姐。
  • 颜值上看:
哥伦比亚>智利>秘鲁
  • 社会治安来说:
总体安全友好。
很多人觉得南美不安全。其实智利,秘鲁都被认为是拉美安全的国家,哥伦比亚毒枭黑社会似乎很吓人,但要相信我们那点小零碎,还不会入黑帮大佬的眼。
不做死穷游,不去贫民窟,旅行一般都没问题。秘鲁前段时间有政变,我在国内咨询时六人游、携程的旅行设计师都建议我不去,其实我去了感觉完全没什么影响。
智利>秘鲁>哥伦比亚
  • 如果是工作和长期居住来看:
智利>哥伦比亚>秘鲁
  • 单从旅行体验来说:
秘鲁>智利>哥伦比亚
Part06. 物价和小费
  • 物价来看:
智利>哥伦比亚>秘鲁
各国有自己的货币,大致推算:
  • 1秘鲁索尔约等于2人民币
  • 100人民币约等于120智利比索
  • 1人民币等于666.67哥伦比亚比索
秘鲁币算起来简单点,我在秘鲁换了300美元,在哥伦比亚和智利,都只在机场换了20美元,用来买零星的东西,好在智利和哥伦比亚旅游景区也接受美元。
换当地货币还是有必要,机场换汇率很差但很方便,我在哥伦比亚和智利都觉得自己脑袋发疼多少个零分不清,所以也没有换当地货币直接用美元,在大地方刷卡,但有些地方没有当地货币还是不方便。
在国内几乎是无卡无现金社会,出国就会发现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如中国方便,信用卡和现金都是必带的。
信用卡最好是Visa,Master的芯片卡。小地方不刷卡,我在南美工作的朋友反复强调南美的金融犯罪比较严重,其实在很多国家盗刷都是个问题,我在英国也被盗刷过。
所以带点现金不可少。
在国外走,小费是个难以避免的话题。中国不是小费国,所以对怎么给小费不熟悉。
中国人太多,差异很大。有的人极为大方,非常豪横是冤大头,有的人非常吝啬,一毛不拔铁公鸡,在国际上受到的不公,甚至发生的纠纷也多,这大多是对国际的惯例了解不足,自信不够的表现。
南美小费虽然不如北美那么凶残,还是欢迎小费的。每个国家略有不同,但在酒店拿行李、打扫房间一般都是1-2美元或等值当地币算是国际惯例,这里也没差了。
餐馆在账单中一般会包含10%的服务费,小费你可以自己填。
智利最有趣,会在账单给你时有个选项,给10%或不给,看着服务生殷勤的眼光,估计没人好意思填不给吧,酒店自助餐也是一样,哪怕含早了,服务生也会给个账单,上面就是小费。(多说一句,在北美是吃自助餐是毫不含糊要给小费的,不习惯的人会觉得吃饭也不得安生)
这是我的一张酒店自助早餐的帐单,餐费已经含在房费里,其实是不要付的,但小费是餐费10%,要另付,原则上,你也可以选不给。
出租车不用小费,可以取整。(在北美出租车也是必须给小费的)
导游一天10-25美元不等(在北美是必须给的),看服务吧,据我观察每个国家不一样,每个导游也不同期待,似乎并没有北美那么严格标准,比如我在库斯科和马丘比丘加入了一些当地拼的团,就没人给小费。但我在有些地方是专业导游和专业司机服务我一个人,我事先问过旅行社,他们建议是根据服务情况,愿意给就给。这个小费我觉得是很愿意出的,这是直接给到个人的,我一般根据行程的辛苦程度和服务状况给,确实一路服务都非常好。
我走之前换了100美金准备做小费的,到最后回国的时候点了一下,基本都用掉了。
当然,我在秘鲁和智利都遇到强要小费的现象,但不是什么大事,不必扩大化,哪都有一些不和谐噪音。
待续 ......


我的职场书籍,欢迎购买,期待大家的反馈和评论。
▼ 以猎头的角度看职场,让处于不同阶段的职场人都可以在此,找到你的职场问题解决方案
▼ 直击招才痛点,吸纳合适人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