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了解杜甫吗|大河风物

 赵旭升q2jmk1lj 2023-05-08 发布于河南

杜甫不行?杜甫文采差?后人把杜甫捧得太高了?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一些质疑杜甫的个别声音,也由此引发了网友论战。

网友声音
今天,让我们走进巩义杜甫故里,重读杜甫,感受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闪耀了千年的名字,感受他到底牛在哪里?
 “世上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在BBC一部纪录片里,英国学者认为,杜甫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到了今天,他已成一个出现在全球视野的中国面孔,他代表着东方文化。
图片巩义市杜甫故里文化园杜甫塑像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降生在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其远祖是晋代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是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杜甫历来以家族“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而自豪,况且祖父杜审言又是格律诗的奠基者,他难免以“吾祖诗冠古”自傲,以至于成年后野心勃勃,一度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己任。
因家学渊源,杜甫年少成名,其诗文在洛阳城崭露头角,受到不少名士青睐。当时的洛阳城繁华程度可与长安媲美,因唐玄宗经常“行幸”洛阳,达官贵人在洛阳多半设有宅邸,岐王李范与玄宗宠臣崔涤即是其中代表。
少年杜甫在名士援引下得以时常出入李宅和崔宅,多次听到乐师李龟年的歌声,即便到了晚年仍念念不忘,在与李龟年重逢后,写出这样四句诗: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两句写的是与李龟年初识,正值开元盛世;后两句写重逢,却是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两人晚景无限凄凉的情景。
这样的感慨青年时的杜甫绝对不会有。从20岁起,他忙着漫游于吴越和齐赵,过了十年潇洒日子,正如他在《壮游》诗中所写: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那时的他,衣食无忧,耽于唱歌游猎,眼里看到的是大唐开元盛世的情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29岁时,于某日登上泰山之顶,见齐鲁大地莽莽青山绵延不绝,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当时杜甫正风华正茂,还没挨过命运的毒打,进士落第也并未觉得有甚要紧,登临绝顶的豪情在胸中澎湃,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呐喊。
这种豪迈情绪在遇到另一个诗人后达到顶峰。
公元745年,杜甫与李白在洛阳会合。同样仗剑远游,怀才不遇,同样诗情横飞,放荡不羁,十一岁的年龄差并未阻挡他们成为知己。他们相约同游梁宋,举杯痛饮,登楼望阁,感怀时事,偶而也寻仙问道。这样的日子是何等惬意,在某个秋日,杜甫在兖州写下这样的诗句《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不久,两人一个西去长安,一个重游江东,各奔前程,从此海阔天空。
长安十年,是杜甫一生中最为失意彷徨,矛盾痛苦的时期。
他到长安的目的本为谋取官职,然而却事与愿违。最初漫游时代的豪情理想逐渐消退,内心时常在出仕与归隐中挣扎。
图片蒋兆和作《杜甫像》
公元747年,36岁的杜甫在中书令李林甫苦心谋划的考试骗局中再次落选。杜甫本来对考试抱有极大希望,受此打击,心灰意冷,数年后仍然耿耿于怀,在诗中抒发满腔悲愤: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为了谋生,他不得不放下尊严,充当贵族府邸的座上宾,以诗酒酬和换取可怜的生计。如此卑微的生活在他赠给韦济的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在这首名为《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诗中,开头两句即表明他对时局的失望:“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也婉转表达了自己的报负与当时的落魄。
通过多年向皇帝献赋及向权贵投赠,杜甫终于谋得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官职,其实不过是看管兵器和马匹的差使。接受这个职位后,他决定去奉先探视妻儿。
十一月的寒夜,他从长安出发,沿途寒风凌冽,百草凋零,手指冻僵了,甚至衣带断了都无法结上。这一路,他不断回顾长安生活的所见所闻与内心冲突,感慨万分。
他在长安北的咸阳桥上见过士兵们被迫出征边疆的情景。他们的父母妻子拦道牵衣,哭声震天。有人15岁去北方防守黄河要塞,好不容易解甲归来,满头白发又要和吐蕃作战,家里田地无人耕种,县官倒要催租。杜甫目睹此悲惨景象,写出他平生第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百姓在受苦受难,而玄宗和宠妃杨玉环却在华清宫里寻欢作乐,在歌舞升平中大肆享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黎明时分,杜甫行至骊山脚下,想起长安街头的饿殍,对比杨氏姐妹饮食的丰盛,难抑满腔悲愤,吟诵出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回到家中,一进门便听见妻子号啕大哭,才知道未满周岁的小儿子刚刚饿死,连邻居都伤心落泪: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鸣咽。
此时的杜甫却早已将个人的悲痛置之度外,他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为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
诗里有山雨欲来之势,或许杜甫已意识到:大唐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三 
杜甫人生的最后十余年在漂泊逃难中度过。
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出逃,杜甫在逃难的路上一度被胡人俘获,被押解到长安,才45岁已满头白发,未老先衰。他在烽火连天中思念远在异乡的妻儿,《月夜》难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他在满目疮夷的长安遥想当年草木繁茂的繁华景象,家国之悲涌上心头,写下那首著名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他经历过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有过“感时花溅泪”的心酸,深切体会过时代动乱对黎民百姓意味着什么,所以更能与民同悲。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未实现,他把诸葛亮当成知己,慰藉着同样“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遭遇,但从末忘记与国同忧。
他就是这样一位伟大诗圣,将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沁入诗的创作中,再经过史家历史思维的锤炼锻造,写出一首首沉郁顿挫、荡气回肠的诗篇。
48岁那年,因中原地区闹饥荒,杜甫漂泊西南,在成都郊区外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茅屋,暂时栖居下来。这便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图片成都杜甫草堂
他住在这茅屋里,感受过《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更体会过秋风怒吼秋雨绵绵的滋味:茅草屋顶被大风给卷走,屋里被雨淋得无落脚之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即便是身处这样的环境,他还在忧心天灾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在无眠长夜中发出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回顾他的千秋诗史,以为浣花溪畔是他生前的逍遥福地,殊不知,杜甫的后半生始终心心念念的却是中原故土。他诗歌中的最杰出部分也是有感于中原大地的所见所闻而作,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
公元759年春天,杜甫从长安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故乡一片荒芜,物是人非。从洛阳去华州上任的路上,那些老翁老妪、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让杜甫心灵受到极大震憾。这些悲怆的面孔后面,是一幕幕人间惨剧。
当他经过新安县时,看到一群未成年男子被强征入伍的情景: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妆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但一想到抵御胡人是百姓职责,又转而安慰这些少年: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
他看到子孙阵亡的老人竟也被征去当兵,明知一去便无返回的希望,但在痛苦之余,却仍能感念国家的灾难,发出振奋之音: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垂老别》)
即便是新婚的女子,晚上结婚,第二天早上丈夫便应召为征夫,她也在离愁别绪中叮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新婚别》)
当他夜宿石壕村一户穷苦人家时,看到的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老妇前致词说的是什么呢?原来,她家中“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家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话说到这份上,差吏仍坚持要人,老妇不得已,只能牺牲自己“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这组诗不仅受到白居易的极力推崇,对后世诗人也具有深远影响。此时的杜甫已经不再热心求仕,侍奉皇帝,而是既感受到百姓的痛苦,又觉察到百姓和统治者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在双重痛苦中,他终于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
草堂生活并未长久。因军阀作乱,蜀中沦陷,杜甫不得已再次逃难,去往梓州阆州一带漂泊。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告一段落。杜甫在梓州听闻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欣喜若狂,对故乡洛阳的思念溢满心胸,吟唱出动人心魄的诗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然而,杜甫终究未能完成北归的愿望,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于湘江。
事实上,在蜀中山城夔州时,他已预感到时日无多,在《登高》之时写下响彻云霄的悲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死后四十三年,其孙杜嗣业费尽周折将其灵柩从岳州搬运到偃师,葬于首阳山下,与祖父杜审言墓为邻。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终于回到故乡的怀抱。
图片巩义市杜甫故里文化园杜甫塑像
纵观杜甫的一生,从“裘马清狂”的少年到“穷年忧黎元”的伟大诗人,他经历了仕途挫折与生活的穷困潦倒,目睹唐中期政治的腐败与人民的苦难,终于超越自己的阶级局限,满怀悲悯济世之心,以毕生热血成就了流传千古的“诗史”。
本稿图片来源: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杜甫草堂博物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