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知道的看门道,不知道的看热闹

 坚持能胜 2023-05-08 发布于湖北
课程提要
图片

The  big   Imperial Palace


《大故宫》课程是明故宫建立600年来,真正意义上首次全景呈现“大故宫”的作品。首次打开故宫外延,将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三山五园,与之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等,纳入故宫体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帝王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


北京故宫从决策兴建至今已609年,72万多平方米的故宫,9000余间殿宇房屋,共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慈禧“女皇”曾在此统治中国近500年。几百年来,这里发生着重重宫闱之中历代帝王的悲喜人生,也发生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图片

图片

之所以讲大故宫,阎崇年说是因为他从小就与故宫有特殊的缘分,“这可能是命中注定的吧。”自1949年4月从山东移居北京,阎崇年参观故宫的次数超过了1000次。他曾在南长街上过学,体育课就在天安门广场,晚饭后也常在天安门散步。工作后,阎崇年工作和居住的地点也围绕着故宫。他在北京史研究会、满学会担任过职务,开会、研讨都围绕着故宫那些事儿。

几十年过去,阎崇年看到了故宫的变化,“它从我最早见到时的饱经沧桑变成了如今的金碧辉煌”。

视如己出,阎崇年对于《大故宫》有这样的情感。他说,创作《大故宫》,他尽心尽力了。从启动算起整整两年,从早到晚,从工作日到节假日,阎崇年全部用来看材料、分析数据、写作修改。“我两年的心都集中在这部作品上,晚上做梦都是大故宫。经常夜里两三点就醒了,突然有个想法,赶紧起来披上衣服”。他坦言,课程中不少考证填补了历史空白,虽有遗憾处,但已尽心尽力。


课程背景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座伟大庄严的宫殿建筑群,它就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今天的人们称之为“故宫”。故宫是中华文明建筑精粹的集大成者,更是六百年沧桑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它曾尽享四方来朝的盛世荣光,也曾在侵略者的枪炮下黯然神伤,这里有指点江山的王者气度,也有亲密温馨的伦常之情。岁月流转,旧貌新颜,曾经鲜活的人,曾经发生的事,在尘世中烟消云散,却一幕幕连缀,藏于黄瓦红墙。它虽不言,已把历史刻在心上。它自安详,静待岁月划过脸庞。一座伟大宫殿的背后,必有一位伟大的主人。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便是北京城的缔造者和紫禁城的第一位主人。今天,我们重回六百年前的大明盛世,从帝都的缘起去揭开故宫神秘的面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