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之旅》这本好莱坞电影编剧指南告诉你,怎么讲好一个故事

 谦谦林子 2023-05-08 发布于湖南

怎么才能写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美国传奇大师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写了一本书,叫《作家之旅》。这本书被称为“好莱坞电影编剧指南”,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英雄之旅”。

书中通过这个简单的模板,拆解了一个好故事背后的秘密,只要了解了这个技巧,我们也能变成讲故事的能手。

图片

一、西方创作的黄金模板--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是西方神话故事的黄金创作模板,很多作家借助这个黄金模板,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

在我们常见的电影、小说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英雄之旅”这个创作模板的痕迹。比如说,《泰坦尼克号》、《狮子王》、《低俗小说》、《一脱到底》、《星球大战》这几部经典电影,我国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英雄之旅呢?

顾名思义,“英雄之旅”指的是英雄的旅程。

一位英雄,本来过着平静的生活,突然间的变故和召唤,让他踏上了冒险的征途。英雄在途中历经险阻,最后在导师和各路伙伴的帮助下,完成旅行的目的,完胜归来。

比如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来是在花果山称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后来为了摆脱“寿命”的限制,开始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冒险之旅:大闹地府、大闹天宫、结识导师伙伴同去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共享极乐,摆脱了寿命的限制。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所疑惑:

西游记里情节丰富、人物众多,关系网更是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可谓精彩绝伦。而用“英雄之旅”模式梗概出来的内容,明显过于简单了。

我们真的可以借助这个简单的模式,写出吸引人的故事吗?

当然,这也是这个黄金创作模板的精华所在。

《作家之旅》这本书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讲的是8种角色的原型,可以帮助我们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角色;下部讲解了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告诉我们如何制定英雄的行动路线。两个部分紧密联系,一同构筑了“英雄之旅”这个黄金创作模式。

图片

二、8种角色原型。

在一个好的故事中,总会出现很多人物,这些人物架起了整个故事的关系网,当这些角色产生冲突时,就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故事自然而然也就能讲下去了。

那么,一个好的故事里,到底会出现多少种角色呢?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在书中分享了8种典型的角色原型:

英雄、导师、边界护卫、信使、变形者、阴影、伙伴、骗徒。

书中还用“心理功能”、“戏剧功能”、“角色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各个角色原型进行讲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角色、创造角色。

① 英雄。

故事中的英雄一般都会具备人类共通的品格、情感和动机,他们同样也会被人类共有的心理所驱使,比如说,渴望被爱,渴望获得理解,获得成功、自由等等。

我们在刻画英雄的时候,需要让他同时具备人类的共性和自己的独特性,不能让他过于完美,也不能过于平庸,而是要通过不同的品质组合来展现英雄特有的魅力。

比如说,即富有魅力又缺乏耐心,外在强健而内心脆弱等等。

图片

② 导师。

导师这一角色在故事中很受欢迎,我们可以把导师理解为英雄内心最强烈的愿望,它的主要功能是赠与“礼物”。

只要主角陷入困境了,导师总能以某种方式帮助他突围,比如说,答疑解惑、训练主角、激励主角、提供线索、赠送宝物等,这些都是导师常用的手段。

导师也可以有很多种类型,可以是正面的导师,也可以是负面的导师,或者是主角的内心本身。

只有了解了导师的功能,我们才能突破导师类型的限制,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导师形象。

③ 边界护卫。

边界护卫是现实阻挠和英雄心魔的象征,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阻挠和考验,逼着英雄尽力去清除阻碍、通过测试。

他们可以是恶人,也可以是伙伴,这取决于他和英雄间的关系,如果英雄能够化敌为友,他们也可以变成英雄的伙伴。

边界护卫的类型非常多样,可以是人,可以是一堵墙,也可以是一副手铐,灵活运用这个原型,可以让故事充满趣味性。

图片

④ 信使。

信使的主要功能是向英雄传递信息,宣告改变,告诉英雄改变和冒险即将来临,帮助英雄走上冒险之旅。

信使的类型同样也有很多,可以是正派、反派、也可以是中立人物。

⑤ 变形者。

变形者来源于我们内心被压抑住的气质,比如说,男性的敏感,女性的阳刚等等,这些被压抑的气质,会在梦境或幻想中现行,这就是变形者的心理功能。

变形者这个原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故事创造怀疑和悬念。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魔法面具,可以对一些特殊的角色进行“变形”或“整容”,增加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图片

⑥ 阴影。

阴影象征着心灵感受被压抑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身上被自己所厌恶、不被自己承认的哪些部分。

它们也会化身为一种角色,故意制作冲突、对英雄发起挑战、威胁英雄的生命安全,以此刺激英雄发挥最大的潜力。

和其他原型一样,阴影可以以正面形象出现,也可以以负面形象出现。

⑦ 伙伴。

从心理功能来看,伙伴象征着我们人格当中,尚未明确、尚未使用而又必须激活的那一部分,同时,它也是能在精神危机中,帮助我们的内心力量。

伙伴可以是人、动物、神器等等,类型多样,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让英雄这个角色变得更有血有肉。

⑧ 骗徒。

骗徒来源于膨胀的自我,是恶作剧能量和求变欲望的化身,当英雄过于自大,它就会出现,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英雄和观众带回现实,认清现状。

图片

以上就是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在书中分享的8种角色原型,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原型后,我们就可以在故事中赋予他们血肉和灵魂,让他们变得更加真实,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除了可以在人物原型上面下功夫,我们还要了解英雄之旅的12个重要阶段:

三、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

我们可以将这12个阶段分为“出发”、“历练”、“归来”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出发。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需要为英雄打造一个正常的世界,让英雄登场,和观众建立起一定的情感。

紧接着,就要打破正常世界里的宁静,将英雄置于危险的境地,逼着英雄接受改变,走上冒险之旅。

在英雄犹豫是否改变之时,再给他制造一些阻碍因素,比如说,恐惧、无能等等,让他陷入自我挣扎之中。

等英雄陷入进退两难之际,再给英雄安排一个导师,让导师鼓励英雄接受冒险,帮助英雄完成冒险前的准备工作。

当英雄消除了所有的迟疑、恐惧,并且做好准备之后,就可以让他越过第一道边界,进入冒险旅程了。

这是第一部分的五个阶段: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斥召唤、见导师、越过第一道边界。

这五个阶段完成之后,也就意味着英雄开始踏上这场冒险之旅了。

图片

第二部分:历练。

主角踏上旅途后,会遇到结识新的伙伴,遇到敌人和考验,这些经历一路刺激英雄快速成长,不断积累更强的力量。

当英雄在历练中得到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强的力量后,最大的挑战也就出现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将英雄带进危险的中心地带,让他为斗争做足最后的准备。

在危险的中心地带,我们需要让英雄直面最大的挑战和敌人,尽可能地制造各种危机和变故,逼迫英雄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去战胜敌人,化解危机。

危机过后,英雄劫后余生,获得了某种报酬。

这是第二部分的四个阶段:考验、伙伴、敌人,接近最深的洞穴,磨难,报酬。

当这四个阶段完成之后,英雄旅程已经走到了尾声。

图片

第三部分:归来。

打败了敌人,获得了报酬,英雄是否愿意归来呢?这个时候再把英雄置于矛盾之中,逼着他们做出选择。

在英雄选择返回正常世界之前,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清洗和净化,让他们为自己的回归做好最后的准备。

当主角经受住了这些考验,也就是他们重生的时候,他们将会带着所获的宝物归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这就是第三部分的三个阶段:返回的路、复活、携万能药而归。

当这三个阶段完成之后,这次冒险之旅也就正式结束了。

图片

四、如何利用“英雄之旅”进行创作?

了解了角色的8种原型,以及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接下来,我们怎么组建故事的框架呢?

1、卡片法。

我们可以把这十二个阶段写在十二张卡片上,然后,在卡片上填充人物和事件,开始绘制故事地图。

如果想让故事更加有趣,也可以把这十二张卡片调换顺序,从中寻找更妙的创意,创造出更吸引人的故事效果。

2、问题法。

除了“卡片法”,我们还可以利用英雄之旅的思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做出解答:

正常世界和非正常世界是什么?

英雄的冒险召唤是什么?

拒斥阶段的恐惧感该如何表现?

会见导师后英雄是否克服了恐惧?

英雄必须越过的第一道边界是什么?

用“问题法”的这种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地绘制故事地图,创作出更吸引人的故事。

在故事的创作中,“英雄之旅”这个黄金模型只是一种指导,我们不能将它当成一套公式,生搬硬套到故事中去,而是需要辩证地去利用,比如说,把它当成一个纲领或起点,去摸索出更好的创作思路,打磨属于自己的故事语言和经验法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规则”的束缚,持续地创作出可以打动读者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