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十三太保”出战,各地清明美食你喜欢哪个?

 星河岁月 2023-05-09 发布于江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人们在清明时节慎终追远,也常常结伴踏青寻春,这其中必然少不了美食相佐。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风俗和气候特色,会在清明节制作不同的美食享用。今天,身在南京的凤凰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江苏十三太保”在清明节各有怎样的饮食风俗,以及流传至今的知名菜点。清明将至,大家可以看着这篇文章准备起来呀~


淮安

清明祭扫坟茔,烧纸奠酒。上供时,白菜烧豆腐必不可少。

【芙蓉银鱼】

图片

此菜选用洪泽湖所产银鱼,色白如银,无鳞无刺,烹制后细嫩异常、亦滑亦软、莹润腴口、味极鲜美。银鱼出水即死,海及淡水中均有出产,尤以淡水为贵,清明节后因产卵而干瘦, 可供晒制鱼干,鲜食以小者为佳。

扬州

【燕竹笋烧河豚】 

竹是扬中 “三宝”之一,每年清明前后,燕竹笋大量上市,与河豚一同烹煮,鲜上加鲜,味道绝佳。仪禾大酒店善做此菜。


泰州

【荞面饼】

荞麦是淀粉粮食中营养最丰富的粮食之一,《本草纲目》载:“荞麦磨面如麦。”泰州一带,在清明前后有用柳叶芽和荞麦面做煎饼的风俗。


南京

清明前一日叫作寒食,以纪念晋文公流亡时的随从介子推。这一天,概不举火,不食熟食,只吃干粮,故而叫寒食节。入宋以后,清明和寒食节逐渐合而为一。南京人最熟悉的清明美食就是青团,又叫清明果。清明时节,河蚌、螺蛳、“八头一脑”(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蕨菜头、菊花脑)都是南京人餐桌上的珍馐美味。


无锡

无锡人每到清明节前后有吃青团的习惯。清明祭扫祖坟(又称上坟)要准备好祭祀食品(菜点),一般以素为主,有豆腐、百叶、粉皮、水果等。

麦汁青团

图片

以阳山镇所制最为著名。江南清明节食青团风俗由来已久,一说为吴俗,清明前一天禁火为寒食节,以青团焐熟藕祭祖先,因循禁火遗风。徐达源《吴门竹枝词》云:“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另一说,为纪念介之推,故作青团祭祀。

【方糕】

图片 清末,无锡民谣即有“拜香拜到大德桥,肚里饿来心里扰,吃块热方糕,味道好来肚皮饱”。当时的方糕由摊主在家制作,担摊中生个小火炉保温,在清明前后作为应时点心。1943 年,崇安寺六芳斋师傅王禹清引进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方糕用特制的方形木质模板,筛入糕粉,显出凹型,分别放入鲜肉、豆沙、菜猪油等馅心,再筛上一层糕粉,刮平,用刀划成块线,上笼用旺火蒸熟。


徐州

徐州人在这天吃开花荠菜煮鸡蛋、烙馍卷馓子、烧饼夹卤菜等熟食食物。


常州

清明节清晨,以过年时蒸制的团子油煎后供祖先。清明前去祖坟祭扫,堆坟帽,飘纸钱,设酒上供,俗谓“上坟”。有的人家还以柳条穿小麻糕挂高处,于“立夏”取下给小孩吃,以为可预防“疰 夏”。是日宜晴,农谚有“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清明晒得杨柳枯,又有干面又有麸”之说。

【特色青豆泥】 

最初是寒食节的主食之一,随着寒食节逐渐融入清明节中。青豆泥取其“青”字,以示清明之“人品之清也”。此菜制作精细,要达到“三不粘”:不粘锅、不粘手、不粘勺。成菜颜色诱人,老少皆宜。


苏州

【酱汁肉】 

图片 

昆山传统名菜,每年清明前三四天开始上市,直到立夏。酱汁肉最大的特色在于用糖着色,以昆山奥灶馆所制最为著名,其特点是色泽艳丽、上口酥润、香味浓郁、皮糯肉烂、入口即 化、肥而不腻。在第三、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中分获银、铜牌,1999 年被评为江苏名菜。

【正仪文魁斋青团子】

青团原是江南民间清明祭祖用的供品,后成为时令糕点。昆山正仪街上的文魁斋创始人沈文魁,用浆麦草榨取青汁时,发明了用石灰浸泡后再粉碎过滤的工艺,加上优质糯米和用料讲究的馅,咀嚼时口齿留香。1999 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点。

图片


南通

【青蒿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做青团,《随园食单》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南通地区采青蒿做青蒿团。青蒿属菊科,南通人多于清明节前后采其嫩叶茎,捣烂和米粉制成糕团食用。

图片

柳芽荞麦饼  

南通人清明节有吃柳芽的习俗,一般将柳芽与荞麦面或面粉调拌,烹成柳芽荞麦饼、柳芽摊饼等小吃。


盐城

生炝条虾

图片  因虾呈长条形,取名条虾,外壳白里透青,又名白条虾。幼虾秋冬季南游产籽,清明前后洄游,又名迎春虾。明万历《盐城县志》即载有条虾。民国时,盐城街市上以松涛菜馆、奇茗菜馆的生炝条虾最为著名。此菜选用清明前洄游的幼虾,先剪去虾爪、须,用冷开水洗净沥干,放入盆内,用曲酒、精盐拌和 5 分钟。再放入盘内,调以白酱油、白糖、香醋和红腐乳汁、白胡椒粉、蒜末、姜末等调匀后淋上芝麻油。

镇江

清明节插柳植树,上坟祭祖吃青团,镇江的清明节还有这样一种美食。

【刀鱼卤面】

图片

清明之前是品尝刀鱼卤面的最好时节,民间有“清明前细骨软如绵,清明后细骨硬如针”的说法。江刀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镇江境内的扬中、焦山等长江水域均可捕获。美食家汪曾 祺曾称赞“镇江人以刀鱼煮至稀烂,用纱布滤去细刺,以做汤下面,即谓'刀鱼面’,很美”刀鱼卤面以刀鱼为主料,辅以香菇、笋片制成刀鱼羹,作为盖浇,以鱼头、鱼皮、鱼骨熬成汤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