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胃脘不适、容易饿, 但一吃就饱,这就是典型的胃失知感。

 庆哥哥呀 2023-05-10 发布于内蒙古

          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Image

不是不让喝粥,是脾虚湿盛,舌苔白腻的一类不太适合喝粥。这部分人脾胃动力明显不足,运化水湿的能力本身就差,储存在身体内的痰湿还没去掉,又喝进粥来,容易运化不及。有的严重的,特别生痰多的,豆浆我都不让喝了,豆类制品也会容易生痰。所以,忌口这种事,没有特定,只能因人而异。等好了,恢复运化了,再吃就不影响了。当然,确属中气不足,湿气重的体质,可能就不适合这东西,就像西医讲高血压家族史的不能吃太多盐是一个道理。为了健康,明法之后,该止一定要止了。

如果你曾经因为暴饮暴食,饮食自倍,把肠胃撑大了,想要减少后面的气化负担,一定要逐渐减量,让胃肠适应轻负担状态。我们吃多少,看你当时的胃气或者欲望,但最终能不能承受的是整个脏腑机能。所以,“你在吃饭,饭也在消耗你,一辈子吃多少是有数的。”

“能吃”和“会吃”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能吃不能化的很多,会吃才有助于自身体质和胃气的恢复。吃生冷,甜食、辛辣看起来挺过瘾,对很多人来说胃气伤害还是比较大的。别人能吃,你不一定能吃。吃完照旧发作胃肠不适。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人而异。尤其很多孩子生病,我发现病因就在于吃上出了问题,大人以为这样吃健康,殊不知不适合自己孩子的体质,越吃越出问题。一定得重新认识这个理法了,不能再人云亦云了。

不要以为饿了就是吃起来,有的患者一天饿感有很多次,但吃一点就饱,而且饱胀感随之而来非常不舒服。此多为典型的胃强脾弱,中气不和。为什么会这样呢?

胃就像一个布袋,当我们平时饮食自倍的时候,必然撑大了这个布袋,适应了这个饱胀感后,再想要少吃点,胃的自住感觉就会非常不适。胃脘空虚,按压不适,严重的伴有出虚汗,烦躁,神昏等中气不足,宗气溃败的表现。实为健脾和胃逐渐就能改善。

但若不知此道理,以为胃容易饿了,是好事了,继续吃起来,填补很多食物,长久以往,胃气衰败,必生更严重的胃病。

冷饮吃多了可引起急性胃痉挛疼痛,这个是多见的,而且比较引起重视的。但很多人吃冷饮当时不会疼痛,大部分人世间久了,中气必虚,虚寒而生,此多为中焦阳气受损。那么一个人的感觉必然会失调。尤其中气亏虚的人,我们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反而有助于气化的形成。这样就能够减少因中气不足而引起的乏力、肌肉酸软,甚至低血糖的问题。中医看重的是运化,而非滋补。一本《伤寒论》压根没什么滋补的方子。都是后来带有道士思维的一些中医,习惯于靠滋补解决虚损问题。而经方大夫都是靠运化解决问题的。

健脾和胃三味药比较常用:砂仁、茯苓、党参。

为什么用这三味药呢,因为气化一端从不缺药,但自身气化已经不足的前提下,我们用药一定不能再伤中气了。所以,过于燥烈的药基本很少用,那么壅滞的健脾和胃之法也是不用的。选用此等平和之品才是最重要的。

砂仁行气祛湿,助力脾之健运。茯苓脾胃皆调,调整已成的水路湿气。党参健胃当属第一。

如果中阳不振,明显虚寒之象,还可加干姜少量用之。

如此脾运之力恢复,胃气冲和,即便再有肾中虚火扰乱,胃气也能安稳不燥。

胃病的问题就是解决肝气,肾气,脾气气化为主的病机。让胃脘嘈杂、胃酸的紊乱、胃胀痛、胃脘刺痛以及黏膜问题得到修复。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尤其带着情绪吃这顿饭,脾胃的紊乱都等着呢,早晚的事。胃的功能按西医就是两件事,一个是蠕动,一个是胃酸分泌。对于中医的理法而言,就是胃气足不足,胃阴充不充盈。

在饮食结构极其杂乱的时代,能够纯粹的吃饭变的非常困难,自制力差的胡吃海喝的却有不少。不乏有人胃气很好,怎么吃都没事,但胃没事,别的方面也没事吗?为什么四高人群这么多了,这部分人哪个不是胃气很足,但想过脾气的运化了吗。想过整个气化了吗?

脾虚胃弱的体质,山药粥可以吃。舌苔厚腻的什么粥都不要吃,就是中药调理好气化,饮食清淡一些,好了再喝山药粥慢慢调理脾胃。方法很多,一定要因人而异。山药本身就是健脾胃的,熬粥喝,可以代替主食。大米饭对脾胃较差的适应度不够,可以用馒头代替。就是青菜,馒头。尤其不能带着情绪吃饭,凡带情绪者基本都是胃肠早晚出问题的。

食物的好坏,到底能不能养胃,关键还是要看适不适合你的体质状态,有时候这个阶段适合,下个阶段不适合了,所以要随时调整,不要一根筋的就认为这个方法一定管用。我有个患者就盲目相信喝粥养胃,结果胃溃疡发作,3处溃疡,差点手术了。你说喝粥养胃了吗?我看什么事务必因人而异,不要草率的就公布什么方和法,人都没见到,人家的体质是那样的吗,看诊都做不到因人而异,一人一方,还叫看诊,还叫中医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