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的上海(一)∶带你了解不一样的魔都,走进知青棚户区。

 sunanbuzaijia 2023-05-10 发布于宁夏

全球有四大都市称之为魔都∶纽约,上海,伦敦,东京。

上海是如何挤入四大魔都圈的呢? 我想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自然地理位置说,这里平均海拔仅有4米,最高点不过百米。地势坦荡,万里长江入海口。四季分明,常有云雾雨雪交相掩映,从高空看,又如混沌初开,海市蜃楼,梦幻般的城市让人扑朔迷离。这种令人难以捉摸的迷离、矛盾和瞬息万变,造就了上海最独特的魔都之城。

其二∶上海人口总量近2500万人,在魔都圈排第一,经济靠后。是中国的金融中心,2021年上海的GDP突破4万亿人均GDP为2.62万美元。上海是中国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的摇篮。这里且有大量的交易所、证券公司和世界500強公司总部,在科教、医疗、信息产业、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都是上海最好的产业。人称“大上海”,实至名归。

其三:从社会人文角度来看。上海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有外滩英租界的建筑群、十里洋场、大世界等,再到如今的浦东、浦西两岸的高速发展,魔都的“气场”是非同凡响。另外可以看出,四大魔都都有相似的特点∶

在资本上高度发展之下,社会阶级分化日益严重,主流社会崇尚奢侈,底层社会活着苟且。这些,都是∶真的上海!           本期内容 3100字

图片

2011.10  站在当时的上海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黄浦江两岸美轮美奂。这是∶真的上海。

图片

2011.10.  上海黄浦江岸边的富人区,宅洋房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这是∶真的上海。

中国有个胡润排行榜,上海富豪榜单上我知道的就有:拼多多黄峥,郭广昌、史玉柱、还有董卿老公密春雷等……依我推测:上海顶级富豪还是屈指可数的。富人是很多的,如果占总人口的10%的话就有250w,中产阶级约计60%(中上、中下各30%),低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约占30%计的话就有750w。(数据是我推测的,如果你的数据更准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大家)。

中国有富人排行榜并且关注度非常高。至今,有个项目空缺,那就是没有人搞穷人排行榜?

图片

1995年,本人在外滩留影,年轻时很瘦。那时候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总是充满着各种幻想:上海有那么多楼房,怎么就没我一分?哈

九十年代时,我在安徽老家因工作关系,几乎每月要去上海出差,都是乘大巴或普铁,需要一天时间。现在的老家交通发达,有二小时高铁,开车一天即可来回也不叫出差了。那时去上海必到南京路和外滩打卡之地,如果能在南京路上消费的话,都是满满自豪感或者叫优越感。可见,当时我对上海是无比的向往与膜拜的。

记得有一次很荒唐,好像是93年,我从老家赶到上海时有些疲惫,路口上叫停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告诉司机说:“我要去陆家宅”,司机没有二话直接开走,路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到了陆家嘴司机叫醒了我:“陆家嘴到了”,我下了车四处一看,怎么看也都不对劲,旁边的“东方明珠”刚破土露个“小脸”,再看看四周的棚户区,破旧不堪。

我生气了,告诉司机“你怎么把我拉到这儿了,我要去陆家宅!”,司机回复我:“对呀,到了”,当时气的我要命。原来,一音之差,差之千里。当时我就不知道浦东还有个陆家嘴,我要去的是浦西陆家宅,司机也不问清楚,两个人就这么误会。我再看车表价不便宜硬着头皮说:“我要去陆家宅!”还用手一比划,最后,狡辩不过司机就只好掏了两次车程。那时的我们认为只有浦西才叫大上海浦东是可以忽略的。

我和上海的小段子还有不少,后来想∶遇见的都是缘。2000年之后原打算要去上海创业,想要成为新的上海人。于是,先到南方考察考察,还有朋友在这里走一走。这么一来,阴错阳差,就驻足留在了广州(不过广州还是挺喜欢的),“新上海人”就成了南柯一梦。

如果,邓公创造了深圳神话,那么,江公造就了浦东神奇。

图片

虽然我们都不曾见过旧时的外滩,通过老照片看出这也是∶真的上海! (十年前我在上海收藏的老照片,上海邮政大厦)。

定居广州后,每年都有几次出差上海的机会,并且预留了一二天时间拍照。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实与梦想距离太远,不再关注那些热门的打卡之地,觉得那不是一个完整的上海,更多关注底层社会人群。开始将镜头对准上海那些不易被发现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下文。

图片

2016.02.  上海杨浦区眉州路边的棚户区及市民。

图片

2016.02.  上海杨浦区眉州路,早上的市井气息较浓。

图片

2016.02.  上海杨浦区眉州路,一对夫妻铺只有几平,维持全家老小还有两孩子上学。

图片

2016.02.   上海杨浦区眉州路中医院门前的孝子,还有男士缝衣匠。

杨 浦 知 青 棚 户 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是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也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

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0年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革开放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自己的城市,也有少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

位于上海杨浦区中医院(眉州路)附近,有这样一群部落(我称为知青村),有回沪知青200多户(回城后安置在此)。尽管那时已恢复了高考,但录取率还不到2%,他们大多数安排进了国营厂。90年代国营厂改制迎来一大批下岗工人,命运就这样的一场场安排了他们。一批知青大多吃着低保过日子,在此一居就是40年,一家几口窝住在上下两层共30几平方米棚内。

图片

2016.02.   两百名户老知青,共用这个水池,洗衣、洗菜及生活用水。

图片

2016.02.   知青们洗完衣裳,准备小拉车拖生活用水,家中都无卫生间,他们使用的都是公厕。

图片2016.02.  老哥俩洗衣时常见面,拿起6.5/包的红双喜抽着,再叙家常。

老孙说∶这顶帽子陪伴了他46个冬秋,“四块瓦”帽子和搓衣板,都是他们的老古董。如果要搬到郊区的话,这些难兄难弟就会各奔东西了,相互又多了一份依恋和牵挂。

图片2016.02. 他们洗完衣、洗完菜,再拉上一盆家里生活用水。

图片

2016.02.  图为:知青老李在爬楼,一道小口子,上去时靠两手一撑再上去,我试了两次都上不去,还是老李拉我上去的。

老李家上下两层共32平,下层老夫妻俩住,兼烧饭客厅。家中无自来水,无厕所都用痰盂,夏天冲凉很尴尬。就这样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年。

老上海人还有一种观念∶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套房。

图片

2016.02.  老李拉上我爬上了小阁楼,高度只有1.2~1.5米,不能直腰走,要跪着或者是爬行。他告诉我∶这张床是他读高二的女儿回家时睡的床。

图片

2016.02.  老李的儿子和高二的妹妹合住在小阁楼上,中间隔一块布帘,平时他俩住校,节假日才回来住。

老李儿子在念大二,学美术设计专业,尽管阁楼非常简陋,也能看出他儿子的兴趣爱好,有卷起的画和飞镖。左上方红色盆子专用于接漏雨的,外面下大雨棚内下小雨

图片

2017.02.   知青棚户区已消失,正在盖高楼。原地已在三个月前动了工。

时隔了一年,原想再找到老李他们聊聊的往事和家常,这次他们真的搬走了并且很快,原来说了好多年要搬只打雷不下雨。他们这200多户,在此窝居了40年,从此消失。

图片2017.02.   这一次未能见到老李他们,离开这里时,还有些失望和失落。

但是,更为他们庆幸,告别了那些煎熬而苦难的日子……  愿他们的晚年,幸福而安康!

以上这些,都是∶真的上海。如果,这些穷人区也富了,那上海是真的强大了!

如今,上海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很是心痛,心中难免泛起了上海的各种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