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敲锣打鼓送行忙

 海哥491010 2019-10-14

【老照片故事】

 

欢送知青去边疆   1968

敲锣打鼓送行忙

刘宏海

上山下乡早已有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被倡导,城市知识青年为了缩小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积极的理想主义愿望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成为下乡务农的典型代表。1955年,北京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1957年上海青年奔赴安徽,1958年上海青年奔赴湖北等等,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到六十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愈演愈烈,达到高潮,终于形成“运动”之势。党政机关和学校的一切工作重点是上山下乡,为之开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一切以上山下乡为主,一切为上山下乡让道。

这张欢送知青下乡的照片是我收集到的同类照片中拍得最好,表达最完美的一张。说的是1968811日,发生在上海市杨浦区革委会大门口的一幕。这天是杨浦区第一批赴黑龙江的知青启程的日子,共有两百多人去边疆务农。

杨浦区的欢送仪式与其他区有所不同。比如笔者所在的静安区是前一天召开欢送大会,出发那天只是在集合点集中乘车而已。徐汇区和普陀区都是让知青到区革委会集中,简短的欢送仪式后,乘车送火车站。各区形式略有差异,但都用得上“隆重”一词。

这天一清早,杨浦区革委会门庭若市,拉起了横幅,抬出乒乓台作主席台,摆上伟大领袖的半身塑像。区革委会领导、“工宣队”员、机关干部和前来送行的群众把个江浦路堵得水泄不通。

出征的知青则分别在各个指定集合点集中,乘上大客车,全部依次开到江浦路,缓缓经过区革委会大门口,接受区领导的“检阅”后,再转向火车站驶去,营造了一个十分隆重的氛围,在上海各区的欢送仪式中也算是别具一格了。的确,这样的氛围,让赴疆的青年学生倍感荣耀。要知道,那时候就连被批准参军的青年人都享受不到如此隆重的仪式。黑龙江兵团41团5连的上海女知青宣晓妹,是杨浦区鞍山中学66届初中毕业生,她因哥哥身体不好,主动报名去黑龙江,好让哥哥留在上海。她回忆说,那天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门口都有锣鼓队、秧歌队出来送行;沿街有许多居民挥舞旗帜、彩带,举着《毛主席语录》高喊口号。车队万众欢呼缓慢行进在平凉路上,转到江浦路区革委会门口时,气氛达到高潮,非常热烈,由不得你不热泪盈眶。然后汽车直驶北站一路上到处是红绸、红旗、红宝书,还有横幅标语,组成一条红色的长河她在欢送的人群中看到了同班同桌葛竞存同学的侄子,便把胸前的大红花抛给他留作纪念。

那一年,每隔几天就有一次万人空巷的欢送场面。而到了火车站,同样是红色的海洋,数不清的欢送人群,让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众星捧月”的亢奋中。

刻意营造的形式,确实能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受和体验,一时间上山下乡者光荣,不上山下乡者可耻,似乎成了社会的“共识”。很多没有被批准去边疆的学生就用写血书等方式来表达决心,甚至有的偷偷潜入专列,“偷渡”下乡,我的同学虞忠均就是在同学们的掩护下成功去到黑龙江的,这样的例子有不少。

就在811日杨浦区的赴黑知青中,有个女同学,叫蒋慧英,临出发前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同学们以为她不能随大队出发了,没想到她还是在家人的搀扶下上了车,坚持一同前往北大荒,生怕因病耽误了“前程”。

这就是1968年上海知青赴黑龙江时的情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