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黄宾虹画中感悟画理2

 新用户13902590 2023-05-10 发布于北京

黄宾虹先生最讲笔法,每一笔都是写出来的,但并不全是中锋,常常中侧锋并用。他看不惯明代吴伟等人,认为他们不讲笔法。

文章图片1

他说:“明初吴小仙、郭清狂、张平山、蒋三松,皆入邪魔,戾于正轨。”吴伟山水画粗犷遒劲,但细看用笔确实少含蓄,有粗野之嫌。

文章图片2

吴伟作品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黄宾虹的泼墨法,一般用于近处平沙和远山,中景很少用泼,而且泼也要讲笔法。他说:“善用泼墨者, 贵有笔法, 多施于远山平沙等处, 若隐若见, 浓淡浑成。”还警示后人:“后世所谓泼墨之浊者如涂鬼, 诚恐学者坠入恶道。”

文章图片5

张大千作品

文章图片6

刘海粟作品

近代泼墨泼色山水画滥觞于张大千、刘海粟,如今已泛滥成灾

文章图片7

这样的作品网上店里比比皆是

艺术贵在独诣,最忌跟风。

真正的高手从不这么泼墨、泼色。为啥?避俗。

树无一寸直,是指树的生态而言,古人画树以曲为美。黄宾虹的树木造型既曲又拙。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树的出枝点叶简单而丰富,拙稚而大气

树有揖让走向,自然穿插。枝干不分前后,不勾细枝,藏美于拙,更见朴素自然。点叶在清楚与模糊之间,更见浑厚。

普通人画树,枝干直立,略无穿插揖让,亦无倾斜取势。点叶太清楚,树显单薄。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普通人画山,造型相似,少变化。表现山河外美,境界不高

文章图片12

黄宾虹在山中加入平台、房舍,极尽变化,表现内美

文章图片13

有勾染,少皴擦,破墨淋漓,营造出独特的效果。

大师作画讲创造,打破古人规矩,不皴或少皴,独树一帜。俗人作画密密麻麻皴了又擦,生怕不合古人。

对于树木,古人讲无用之用,意思是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大的用处。出自《庄子.人间世篇》。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艺术就是无用之用。

文章图片14

画树不是为了表现树的漂亮

文章图片15

山水画中的树或为造势,营造空间,或为渲染气氛,构成意境,最终使树石点景搭配和谐,表现山水的神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