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过钱塘江

 华东局 2023-05-10 发布于上海

钱塘江以“之”字形的曲线,从浙江的东北部向西南处徐徐延伸。它横亘在我家后园长长的石堤下方,斜卧在杭州市区南沿的大坝脚边。它的南岸就是栽种棉麻的围垦农民,它的北岸就是栖息于大街小巷的杭州市民。

早先,我们南岸的农民过江到杭州市区,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乘轮渡。从南岸码头过渡到北岸的五堡或七甲,然后沿着江边公路进入杭州的东大门——清泰门,再拐进解放路到市中心——延安路、武林门。这一番周折,顺利的话,也得两三个钟头。不顺利呢,要多少时间就难说了。顺利不顺利的决定权,主要在于乘轮渡。这轮船,就是一般木制船,太大不行,靠不拢岸;太小不行,载不了重。船是敞篷的,边沿装上铁栅栏,船舱比船帮略低些。用一二块跳板,一头搁船帮,一头搁码头。乘轮渡的人大多数是骑车带货的,一船大概可以载三四十个人和相同数量自行车。用柴油机驱动,突突突地响,喇叭“呜”的一声出发,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单程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再“呜”的一声表示要靠岸了。

这二十分钟时间倒不长,伤透脑筋的是,常常停航。码头的墙上用红漆明明白白地写着:雾大不开,风大不开,潮大不开,天黑不开。江面上,大概是宽敞和平直,雾和风特别爱逛荡。常常是,堤内陆上微风轻拂,江面上却劲风如抽。至于钱塘江中的潮,每天两次,早潮和晚潮,从不间断。这“四不开”,给两岸人的来往造成了极大麻烦。有时,起了个大早,兴冲冲地赶到码头,看到雾锁全江。只有耐着性子等日出。可是等啊等,日倒是出了,只有蛋黄似的一枚,无力驱赶那浓密的雾。只有再等,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极限到了,几乎所有人都不会等两个小时以上,否则,返回就来不及了。

揪心的等待,南岸人个个遇到过。年轻时,我曾经历过多次。记得有一次,父亲要我带些萝卜干、霉干菜、榨菜去城里卖。大家都说到城里,不但价钱高,而且好卖。天才蒙蒙亮,我就赶到码头。结果有雾,等到九点,雾散了,可是渡轮还不来。此时,南岸和北岸都站满了人,乌压压的一大片。南岸码头与北岸码头,相距不过二三里,扯开嗓门,叫都叫得应,可只能眼巴巴等。不开的原因:潮水可能就要来了,而且可能比较大。还要等多久?由潮水的性子决定。又等了一会,见有的人灰溜溜地返回,我也只好瘪踏踏地跟着。白跑一趟,花去时间和力气倒是其次,更严重的是有损耗:萝卜干和榨菜,本来都是封在坛里的,挖出来后见了光,吹了风,即使再笃回到坛里,也要走味变色,影响质量。懊恼的是,白跑不是偶尔一次,而是十有三四。

也许有人会说,钱塘江大桥不是早就有了吗?是的,钱塘江大桥是1937年建成通车的,还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的。可是,它在杭州的西南角,最受益的是靠近大桥周边的人。当然,他们进的是杭州的西南,到真正的市区还有很长的路。而我们位于杭州的东南,如果过大桥,要兜一个四十公里左右的超级大圈。自行车骑这么一个大圈,没有三四个小时是不可能的。轻车都有点吃不消,何况进城都是带着重货。对我们而言,如果想过桥,等于经受一次体能与车子质量的大考。

我第一次从大桥上过钱塘江,是十四岁那年。那时,我们农民都以秸秆和杂草作燃料。住在大桥南的老围垦人,每年春天总是缺柴短草,有的就到我们新围垦这一带的滩涂上来割草或扒杂。我家有个远亲,就在大桥南端桥堍边,那一年,他到我家后埂的滩涂上来割柴扒草,住在我家三四天。钢丝车拉回柴草时,要我一道帮他拉纤。为了鼓励,他答应拉到他家后,第二天他陪我到杭州动物园去。他说动物园就在大桥北端,过桥后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了。长到十四岁,不要说狮子老虎,就连狼和猴子都没见过的我,当然愉快答应。现在看来,钱塘江大桥相当简陋和狭窄,可第一次走过时,在我这个十四岁孩子的眼睛里,真的感觉高大雄伟。走的时候,我故意像桥头值勤的解放军,挺直胸膛,迈着大步。以为只有这样姿态,才配得上走过大桥。

现在,钱塘江上有几座大桥呢?

我曾经问一位每天往返于钱塘江南北的邻居这个问题,他扳着指头一座一座地排过去。8座,是不是?我说,再想想。他半仰着头,哦,忘了一座,9座,对吧?我笑笑:错!我又问过一位同我穿开裆裤时一道玩过、现在开出租车的发小:你知道钱塘江上有多少桥?他十分自信,对我说,你算找对人了,8座!我说,能确定吗?他停了一会,哦,哦,最近几年好像又有新造的,应该是9座或者10座。我笑笑,能确定吗?他响亮地:10座!坦率地说,如今钱塘江上有多少桥?许多杭州人是说不上来的,正像许多上海人说不准黄浦江上桥的数量一样。不是人们不关心家乡的建设,而是媒体已经不把建桥当作大新闻了。

答案是10座,不包括嘉绍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因为它们的位置在杭州湾上了。这些桥,按照建造时间,分别为:钱塘江大桥、彭埠大桥、西兴大桥、复兴大桥、袁浦大桥、下沙大桥、之江大桥、九堡大桥、江东大桥,以及刚刚建好的彭埠新桥。这10座桥,都是杭州城区范围内的,对应的南岸就是滨江、萧山、钱塘三个行政区。最西南是袁浦大桥,最东北是江东大桥,这两桥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五十公里左右。在五十公里内建造10座大桥,其密度之高,也许在中国是比较少的。

除了钱塘江大桥建成于1937年外,其余9座,都是1992年以后建成的。1937年到1992年,相隔55年,这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钱塘江上一桥独秀,或者说,一桥独荷。而最近30年,九桥乍起,为了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跨越。这些桥,再加隐蔽于江底的隧道,是南岸与北岸互相拥抱的臂膀,是两岸互为输送与传递的快捷通衢。正是有了这些桥与隧,第19届亚运会主场馆可以设在南岸。桥与隧,拉近了距离,加快了速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