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渡之战全集:多图详解官渡之战全过程,揭秘袁绍失败的根本原因

 若悟369 2023-05-10 发布于安徽

#历史开讲#

曹操讨灭吕布后,河内太守张杨曾有意南下相救,陈兵于河内郡东部(杨素与吕布善。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

河内郡与曹操控制下的兖、 豫两州隔黄河相望,张杨试图通过这种做法吸引曹操的注意力,帮助吕布减压。

这种做法并没有奏效,吕布还是被曹操所攻灭。

曹操随后率军屯兵山阳国昌邑,这让张杨的部下感到恐慌,认为曹操很快要对河内动手。

文章图片1

慑于曹操的兵威,张杨部将杨丑率先反叛,刺杀张杨投靠曹操(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

但是杨丑的计划却被另一位将领眭固阻止。

眭固原为黑山军将领,与曹操有过交手(初为黑山贼,初平元年,随于毒、白绕等反,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曹公引兵入东郡,破之)

邺县叛乱后,袁绍对黑山军展开报复,沿着太行山麓北上,击溃了数万黑山军,眭固被迫南下投奔张杨。

两相比较,眭固认为袁绍更强,决定将赌注压给坐拥河北的袁绍,杨将眭固杀丑,将其觽,欲北合袁绍。

袁绍此时正在易京前线围攻公孙瓒,而曹操已经腾出手来,当即派史焕、曹仁火速进军河内郡(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

眭固自知难以抵挡,于是北上向袁绍求救(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

结果在城外被急行军赶来的曹仁阻击,交战,大破之,斩固。

虽然阵斩了眭固,但河东将士固守等待袁绍南下的话,曹操的形势仍然十分被动,关键时刻董昭再次帮他化解了危机。

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

董昭曾在张杨待过一段时间,对城内的张杨旧部比较熟悉(昭弟访,在张邈军中。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因杨上还印缓,拜骑都尉)

他单骑入城成功说服了薛洪、缪尚两人投降曹操(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

董昭之后历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等职,深受曹操器重,是曹魏的开国元勋。要知道董昭当初也是袁绍手下的心腹谋士,至于他离开袁绍的原因,史料记载:绍受谗将致罪于昭。

袁绍帐下的确人才济济,同时内部的党争又十分惨烈,这也是官渡大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入城后,曹操又遇到了一位老朋友:魏种。

魏种是曹操非常看中的人,曾亲自察举他为孝廉。兖州叛乱后。曹操曾放话:“唯独魏种不会背叛我。”(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

结果被狠狠打脸,曹操大怒: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魏种被生擒后,出乎众人意料,曹操不仅亲自释放了他,还委以河内郡太守的重任(既下生禽种,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曹操表面给的理由是:唯其才也!背后其实有更深的用意。

现在要对付袁绍这个庞然大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魏仲这个背叛过他的人都能原谅,其它还在观望的诸侯比如张绣还担心什么(这也是后来张绣敢于曹操的原因之一)

河内郡事变成了袁绍和曹操开战的导火线!

其实从一开始,袁绍就没把曹操放在眼里:

1、酸枣反董时,袁绍是盟主,曹操连一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还是袁绍表奏曹操行奋武将军。

2、汴水大败后,曹操的武装几乎打光,又是袁绍表他为东郡太守,给了他一块根据地。

3、兖州内战,袁绍在关键时刻给曹操提供粮草,助他大败吕布。

从一开始,袁绍就认为曹操是依附他的小弟,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和谐。

自从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县后,两人矛盾日益尖锐,曹操甚至假借献帝之手,下诏书责备袁绍:地广兵多,却从不出师勤王。袁绍不得不上书为自己申辩。

之后曹操的动作更是深深刺激了袁绍:以绍为太尉,封邺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

操大惧,乃让位于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

东汉时,大将军的地位高于太尉。

袁绍一旦发怒,曹操还是十分恐惧的,袁强曹弱是当时士人公认的事实!

但对于是否攻打曹操,袁绍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分歧。

袁绍有八位重要谋士,根据地域可以分为两派

河北本土派:田丰、沮授、审配

豫州外来派:许攸、逢纪、郭图、荀谌、辛评

文章图片2

沮授作为河北实力派最粗的大腿监统内外,威震三军,但这次伐曹他坚决反对:

近讨公孙,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人。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沮授的策略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打袭扰战,拖垮曹操的国力。

河北另一位著名谋士田丰的观点也和沮授一致,主张以逸待劳打持久战:

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为了说服袁绍,他们还特意赞赏了曹操的用兵:

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

介绍下两位袁绍、曹操的过往战绩

文章图片3

从战绩对比,袁绍稳压曹操,未尝一败。

袁绍的对手公孙瓒拥有东汉末年此时的第一战力:幽州突骑(光武帝就是凭借幽州兵拿下中原),步兵击败骑兵,这本身已经说明袁绍的能力。

曹操先输徐荣,两败于张绣,和青州军、吕布也是鏖战许久方才获胜。

这让一直轻视曹操的袁绍如何能忍!

咱们再看赞成用兵的审配、郭图是怎么说的:

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氏。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

明公之神武,伐曹氏,譬若覆手这句话简直说到袁绍心里去了。

沮授反驳到:盖救敌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迎天子,建宫许都。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瓒坐受围者也。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惧之。

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意思是袁绍出兵违背了道义!

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这句又再次强调曹操的能力。

太伤袁绍的心了!

郭图批评沮授: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同时郭图也看出了袁绍对沮授的不满,趁机进馋: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

袁绍于是把沮授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其中两部分别交给郭图和淳于琼(绍从之。绍乃分授所统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

仅仅因为战略的分歧,沮授的军权就被剥夺!

后来给曹操带来绝密情报,一举扭转战局的许攸为什么背叛袁绍呢?

因为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

看上去人才济济的背后,其实是惨烈的朋党之争!

被剥夺军权的沮授自然忍不下这口气,随后发表了消极观点:

绍临发,沮授会其宗族,散资财以与之曰:“夫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哀哉!”

沮授是袁绍集团权势最大的谋士,他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整个大军的士气(监统内外,威震三军)

连他弟弟都看不下去了:曹操的军士马匹不足我们,兄长你何必惧怕呢?(曹公士马不敌,君何惧焉!)

沮授自然不是害怕曹操,他愤慨的原因是袁绍不用其计。

每派背后都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袁绍听谁的计策和方针,那一派的实力就会更强大。

袁绍知道内部的党争吗?当然清楚,但是他觉得自己很牛,降的住,最终拍板,速战曹操!

相对袁绍集团的内部争吵,曹操这边意见比较统一: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仗没法打,理由是袁绍兵强地广。

孔融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和赤壁大战前,江东诸臣劝说孙权投降的理由是不是很像?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措辞。

二把手荀彧发话了:

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结合后面的史料,不得不感叹,荀彧真的是料事如神。

许攸的确因为家人犯法,一怒之下投降曹操(会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

荀彧定调后,曹操也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我奉也。

两边都统一认识后,著名的官渡大战一触即发!

袁绍虽然战略藐视曹操,但在战术上布置的十分周密,他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打起了外交牌。

他的招揽对象有两个:南阳郡张绣、荆州刘表。

1、张秀的态度。

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

就在张绣准备同意的关头,贾诩突然对袁绍使者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一句话把张绣投袁之路给堵死了。

张绣惊惧说:'何至於此!若此,当何归?”要不是贾诩之前算无遗策,张绣此时杀他的心都有。

贾诩说不如从曹公。

张绣也不傻,袁强曹弱,又与曹为雠,从之如何?

贾诩为张绣分析道: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

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

曹操宽恕魏种发挥作用了,否则任凭贾诩如何巧舌如簧,张绣也不会听从。

文章图片4

绣从之,率众归太祖。

曹操对张绣非常重视,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

对于最大的功臣贾诩,曹操直接任命其为冀州牧(反正冀州现在还没拿下)

张绣加入曹营后,表现及其勇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

袁绍完全没有想到,本来可以稳拉过来的盟友,最终却走到刀兵相见的地步,贾诩在乱长安后再次影响了历史的走势。

2、刘表的想法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刘表的中立态度让下属也很着急。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劝谏: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於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於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

袁绍、曹操必须选择一家,否则将军也不可能从容自立。

那到底投靠谁呢?荆州豪族早就有自己心目中的人选:

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顶级豪族,帮助刘表拿下荆州的蒯越亦劝刘表投靠曹操。

荆州士族为啥相助曹操呢?

看下桓阶是如何游说后来荆州南部叛乱首领张羡的:

夫举事而不本於义,未有不败者也。故齐桓率诸候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今若举四郡保三江以待其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

奉王命,这就是汉室这块金字招牌的力量!

刘表本意是想让袁绍、曹操拼个你死我活,重现春秋战国般的分裂格局,这样对他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化。

就在刘表作壁上观时,荆州后院起火,南部四郡在张羡的带头下一起叛乱。详见这篇:平定南境、沙羡惨败、觊觎益州,刘表在东南西三线表现如何?(官渡之战刘表采取观望的背后原因是啥?)

文章图片5

双方在荆州大打出手,直到张羡病死,刘表才平定了荆南四郡。

张绣投降,刘表按兵不动,袁绍最期意的两大诸侯都无法助力,相反,刘备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刘备和曹操共同讨灭吕布后,刚来到许县,就有了出逃的想法,为啥呢?三点原因

1、董承一直密谋推翻曹操,他拿出献帝亲笔书写的密诏,邀请刘备一起共谋诛杀曹操(承遂与刘备同谋)

2、刘备想起不久前曹操对他的评价: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比袁绍还强,那还容得了他!?就从他把刘备放在同一个级别看待,刘备就必须跑,否则就得解散军队,去当个三公,给朝廷充当门面。

3、曹操手下一直在劝曹操动手(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於公曰:'刘备不可纵。')

曹操现在不杀,那谁能保证将来他不动心呢?

老对手袁术正巧要经徐州北去投奔袁绍,刘备于是主动申请截杀袁术(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

击退袁术后,许县传来消息,董承密谋叛乱的事情败露,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全部被诛三族,其中包括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事泄,承、服、辑、硕皆为操所诛,夷三族)

刘备知道自己没退路了,索性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再度占领了徐州(先主据下邳,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

刘备反后,短短时间已经达到了数万人规模,东海郡的昌霸也举兵响应刘备(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

曹操派司空长史刘岱、中郎将王忠平叛,被刘备击退。

皇叔在徐州起事后,让曹操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刘备已经遣孙乾与袁绍连和。

1、打刘备,袁绍全力猛攻黄河前线,一旦突破,袁绍可以分兵南下许县,自己率主力截断曹操的从泗水的回军归路,曹操将一败涂地。

文章图片6

2、不打刘备,刘备也有可能主动攻打许县,截断曹军的粮道。

文章图片7

郭嘉分析: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

曹操决定先打刘备,赌的就是袁绍的犹豫!

袁绍这边也得到了消息,田丰献策: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今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几动,斯其时也。

袁绍没听,原因后面解释。

他只派出了小股兵力南下,于禁的泰山军牢牢地守住了黄河渡口(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

固守之余,于禁还派出步骑五千人反击袁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一直扫荡,烧了袁绍三十馀屯,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投降(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于禁立功的同时,曹操沿泗水一路飞奔到了小沛,刘备大败,北上逃到了袁谭处(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

刘备为何会败的如此迅速?要知道即便野战打不过,守城也是上佳之选。

看几个例子:

曹操决泗、沂水灌下邳城,水攻后过二个月吕布部将投降才破城。
曹操攻邺城三个月,然后决漳水灌城,城内有人投降才破城。
刘备攻雒打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周瑜攻江陵,在关羽配合下也打了一年多才拿下。
孙权攻合肥,这个就更不要提,第一次还摸到了城墙,第二次城墙都没看到过。


只要守军负隅抵抗,拿不下是很正常的。

咱们推测下当时的战局。

刘备可能是大意了,他没想到曹操竟然先来和他决战。曹操利用他这个心理,派部将把刘备诱出了小沛,刘备刚打败刘岱、王忠,放松了警惕,结果被曹操主力野战击溃,之后连小沛都没来得及回去就往北逃了。

刘备逃跑后,曹操迅速推到了下邳,激战后,关羽被迫投降(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袁绍大失所望!

他的算盘是,让刘备拖住曹操一段时间,他再全力出击,这样曹操来不及回防黄河前线,一旦袁军突破,后面就轻松多了,可以直接取许县,也可以和刘备包夹曹操。

毕竟当年吕布都能在徐州顶上小半年,大名鼎鼎的刘备,手中有万人敌的关羽张飞,又在徐州混了这么多年,怎么也能拖上一段时间吧。

虽然对刘备的战绩有所失望,但是刘备到来仍然让袁绍大喜过望,亲自由邺县向东去迎刘备,一口气走出了200里(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驻月馀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

能让天下最强势力、四世三公的袁绍跑那么远来迎接,足可说明皇叔的人气有多高!

刘备败后,袁绍准备大举南下,田丰进谏说: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袁绍不听。

田丰极力劝阻,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

二月,袁绍发布讨伐曹操檄文,大笔杆子陈琳撰写十分精彩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攻击曹操家世卑污,其人龌龊无能,痛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横跋扈,忘恩负义,罪不容诛,告谕豫州吏民认清形势,配合此次伐曹之举。

豫州不仅是许都的所在,更是曹操和袁绍的老家!

文章图片8

这篇檄文配合袁绍强大的实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咱们后面会详细分析。

曹操平定徐州后,迅速回到官渡,面对人数占优的袁军,主动放弃黎阳后撤到黄河以南。

袁绍占领黎阳后派大将颜良为先锋,渡河攻击南岸的军事要地白马。

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沮授之前的消极言论袁绍还记忆犹新,拒绝了他的建议。

袁绍账下最有实力的两大谋士、沮授被废、田丰被关,这是袁绍大战前的一大损失!

曹操决定亲自北上解救白马之围,荀攸提出了不同意见: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

咱们这个系列对于战争有几个基本观点:

1、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尤其小国挑战大国,必须谨慎再谨慎

2、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要不断调动对手

3、攻城极其困难。

荀攸的计策就是调动对手,在延津做出要渡过黄河袭击袁军的样子,吸引袁绍的主力,然后派轻兵去攻颜良。

曹操虚心纳谏,依计而行,亲自率一支人马向延津方向开来,同时命张辽为主将,率一支轻骑兵疾驰白马(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

袁绍果然中计: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

张辽这次救援白马带上了一个关键性人物:关羽。

文章图片9

颜离白马还有十余里的时候,听说前方出现曹军,颜良一惊,不是说曹军在延津吗?但颜良也是河北猛将,他没有以逸待劳,而是打算来场硬碰硬的遭遇战(良大惊,来逆战)

由于双方是遭遇战,颜良并没有布置好军阵,关羽直接带队飞马插入颜良军中,躲开了层层协防,在万人军阵中捅死了颜良,随后又一路突击出来(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这是关公的成名战,也是猛将如云的三国时代唯一一次从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战例,“武圣”不是白叫的!

颜良被杀,极大地鼓舞了曹军的士气,袁军四散溃逃,曹军取得白马大捷!

首战获胜的曹操按原计划撤出白马延津地区,让出了黄河一线,最前线变成了兖州东部的濮阳、鄄城。

现在可以看出大本营放在许县的优势了,濮阳和鄄城距离袁绍太近,很容易被一战攻陷。

此时鄄城守将程昱只有七百人,曹操打算拨二千兵力助程昱守城(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

程昱婉拒: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原公无疑!”

兵多,袁绍必然来攻,曹操就要投入更多的兵力来救援,兵力将更显劣势,不能浪费宝贵的力量。

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程昱的谋略其实不低于荀攸、郭嘉,尤其大局观、胆量更是十分出众(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程昱不仅没让曹操分兵,还给曹操输送了数千精兵,要知道,曹操投入官渡战场的兵力也就是数万左右(昱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讨袁谭、袁尚)

白马失利后,袁绍并不在意,挥师渡河,南下追赶曹军。

袁军渡河前,沮授再次出来劝阻:大军应当留屯延津,另分兵进攻官渡。如能攻克,再迎大军也不迟,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绍将济河,沮授谏曰:“胜负变化,不可不详。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获,还迎不晚,设其有难,众弗可还)

袁绍现在根本不会听从沮授的任何建议,绍弗从。

屡次被拒,沮授愤愤不平,情绪失控的他在大军即将渡河的时候大喊: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不反乎!

意思袁绍骄傲,郭图等人贪功,这句话把整个袁军核心层都得罪了,沮授也知道干不了,遂以疾辞。

很多人其实忽视了沮授的影响力,做个比方,沮授与袁绍几乎等同于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可以想象,官渡之战时,荀彧大嚷,伐袁必输,曹军的斗志和信心会受到什么影响!

袁绍随后把沮授的直属部队全给了郭图(绍恨之,乃省其所部兵属郭图)

郭图是外来的颍川人,可能指挥的动河北本土的部曲嘛!袁绍内部已经开始分裂了,还怎么尽心打曹操?

文章图片10

袁绍命令已渡过黄河的主力部队,一部由郭图率领驻守刚刚到手的白马,另一部由文丑率领六千骑兵顺着曹军撤退的方向追击(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

曹操发现袁军,下令让大家出营解鞍下马,同时把辎重摆在道路上(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

袁军看到路上的辎重,开始忙着缴获这些战利品,场面一度很混乱(贼竞奔之,陈乱)

曹操果断命令全军出击,袁军没有防备,大败,文丑也被杀(乃纵步骑击,大破之)

猛将颜良、文丑双双报销,让袁军士气大挫。

然而此战过后,关羽也投奔了刘备。

曹操还想留关羽,重加赏赐,以天子的名义拜关羽为汉寿亭侯。但是关羽尽封赏赐拜书告辞。有人想追,曹操制止了,对大家说:他也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都是磊落丈夫啊!命在关老爷看来,没有这个义重!

曹操那边更不明智,他已经知道了关羽的能力,有太多种不放你走的方法了。但是,曹操最终兑现了他的承诺。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其实也是不明智的,后来关羽差点打的曹操放弃许县北渡黄河。

但正是二位的不理性,才衬托出三国这段历史的伟大,三国演义好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呢!

连输两阵后,袁绍上下开始收起轻视之心,逐个清扫曹军的据点。七月,袁绍亲自率主力推进到阳武县,曹军不敌,阳武县被占领。

文章图片11

曹操被迫退至中牟,决定北方归属的官渡大战即将打响!

曹操不能退了,官渡必须守住,再退,袁绍的骑兵一夜就可以抵达许县。

为了应对袁绍的连营,曹操亦只能分营与之相对。

沮授又来给袁绍泼冷水:北军人多,但英勇善战不如南军;南军粮少,物资储备不如北军。南军利于速战,北军利于缓兵。还是打持久战,拖死曹军(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

袁绍毫不理会,他有自己的底气,论正面对抗,袁绍自认没人是他的对手。大家还记得在袁绍传记里公孙瓒的那句名言嘛?

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

袁绍开始了一连串精妙的出招,让曹操真正感受其恐怖实力。

两军在官渡展开了大兵团会战,曹家再次失利,被迫躲进营垒,坚壁不出。这还是曹军在白马斩了颜良,延津杀了文丑的前提下,否则曹军士气可能提前崩盘。

袁绍下令修筑壁楼,堆起土山,并在上面建造“楼橹”。所谓楼橹就是木制的高台,通常做瞭望之用。

文章图片12

袁绍的楼橹密度十分强,箭如雨下,以至于曹军在营中都只能蒙着盾牌走路(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

击败陶谦、吕布、刘备多路群雄的曹军首次出现了畏惧之色(军中惧

必须扭转士气,曹操派出了前期在黄河前线和袁绍对峙的悍将于禁出马。

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于禁能当上五子良将之首不是浪得虚名!

但是总体局面仍然是袁绍压制着曹操在打,拖得时间越长曹操的后方就越不稳定,河南老百姓困苦不堪,很多人开始背叛曹军,响应袁军。

在局面占优的形势下,袁绍还在给曹操施压。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战争的主动权一定要一直牢牢得掌握在自己手里!

袁绍派人联系曹军中的叛徒,密谋在大营中刺杀曹操!

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

能有机会进入曹操的大营,绝对是曹操的心腹,曹军内部已经动荡成什么样子了!

许褚休息时心神不宁,很快又回到曹操身边(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

徐他等不知道许褚已经归队,仍旧前来拜见曹操,结果入帐后发现许褚还在,脸色大变(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

这点再次佐证徐他在曹营中的地位,毕竟能掌握许褚的动态,绝不是普通的军官。

许褚反应很快,一看见徐他等人拿着刀就知道要坏事,即刻斩杀徐他(褚觉之,即击杀他等)

曹操运气是真好,虽然最能打且忠心的典韦被他坑死,但许褚又来接班,从此曹操更加信任许褚,出入同行(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

但是大营都出现了叛乱分子,可想而知其它地方的离心程度。

尤以汝南郡为甚。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为何呢?

文章图片13

因为有猛人李通坐镇。

李通,字文达,江夏人。

以侠闻於江、汝之间。与其郡人陈恭共起兵於朗陵,众多归之。

曹操击溃袁术南入汝颍时(详见这篇:宛城之战:男人管不住裤腰带的惨重代价,曹操为何弃张绣攻吕布?),李通和许褚一起投靠了曹操,许褚被曹操带在身边,李通则以阳安都尉之职回镇朗陵(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於许。拜通振威中郎将,屯汝南西界)

李通对曹操忠心耿耿,曹操兵败宛城时,李通曾主动驰援,大破张绣(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祖军不利。通将兵夜诣太祖,太祖得以复战,通为先登,大破绣军。拜裨将军,封建功侯。分汝南二县,以通为阳安都尉)

在满郡皆叛的情况下,李通拒绝了袁绍授予的征南将军一职(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

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

李通的亲戚和部下都哭了,大哥别硬撑了,快点降袁吧。

李通手按剑柄怒叱他们: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

随后杀掉了袁绍的使者以示决心(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

作为整个汝南唯一力挺曹操的李通,在稳定曹操后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通没收买成,袁绍又派人勾结黄巾余孽刘辟部,同时派出游击战首席专家刘备前去指导,派刘备去还有一个原因,刘备是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名正言顺。

刘备的火线穿越有多牛呢?

他不仅通过了曹操的多条封锁线,顺利与刘辟等人会合,前锋更是一度到达距离许县只有30公里的濦强县(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

文章图片14

许县就在眼前了!

曹操的评价真准: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刘备一直在给曹操出难题啊!

曹操再次面对打还是不打的艰难选择。

1、不打,许县只有一些守备部队,一旦让刘备形成气候,说不定许县就拿下了(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濦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

2、打,实在抽不出更多的兵力,曹操在官渡已经被袁绍压制,面临着无兵可抽、无将可派的局面。

关键时刻曹家第一良将曹仁挺身而出: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

他申请率虎豹骑快速出击。

三国鼎立前有几大王牌部队,分别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吕布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虎豹骑作为曹操的近卫部队,人数不多,数千人而已,但个个都是从军队里选拔的精英。

曹仁随后快速出击,击溃刘备和刘辟的联军,叛乱的诸县再次站回了曹操阵营(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煽动曹操后方叛乱的同时,袁绍还派遣部将韩荀不停地钞截曹操的粮道(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

文章图片15

又是曹仁力挽狂澜,在鸡洛山击溃了韩荀(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

但是袁绍兵多,势必会再派兵来截断粮道,荀彧不得不将许县最后的家底也派了出去。

统兵大将是典农中郎将任峻,典农中郎将的职责是啥呢?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

读出背后的意思了嘛?许县连武将都调不出了。

好在任峻颇有水平,他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的运粮编制,具体做法是每次以一千辆粮车为一部,分成十条队列。这样做的好处是缩短了首尾的距离,让车队不易被对手从中截断。同时在运粮队周边部署军队护卫(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

这样一来,袁军是不敢主动攻击运粮队,但是曹军也很疲惫,方阵的运输效率肯定很低,还要随时面对袁军的袭击,导致运粮队压力很大。

曹操为了安抚运粮队不得不宽慰他们: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然而转头曹操自己也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他写信给荀彧,要退守许昌。

官渡对峙期间,袁绍基本都在压着曹操打,如果说曹操是三国用兵的顶级大师,那么袁绍也被低估太多了!

正面强压、内部刺杀、后方叛乱、粮道被截、在袁绍的连环出招下,曹操终于感受到了公孙瓒的恐惧,他也快要顶不住了!

曹操露出退缩之意后(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仪欲还许以引绍),荀彧开始劝慰他:

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荧?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难不难,被项羽打成那样了,仍然毫不退却,请您坚持住,等待战局变化!

荀攸这时也献上一个重要情报: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击可破也

双方曾是盟友,对彼此太熟悉了解,韩猛勇猛但却轻敌,赶紧去劫粮!

曹操派徐晃和史涣攻击韩猛,两人不负众望成功将袁绍的军粮烧毁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

袁绍很快就吸取教训,将粮存在了距离大营四十里处的乌巢,乌巢并不是一个行政名,而是一个湖泽的名字,全称为“乌巢泽”。位于黄河与济水之间,有水道与济水相通。守备力量也十分雄厚,淳于琼等五将率万余人护送军粮。

文章图片16

注意人数,袁绍抽出了万余人来护粮,他已经足够谨慎了。

沮授还不放心,他再次献计:增派蒋奇领一支人马在淳于琼外侧,以防止曹操偷袭。

沮授的确是袁绍手下第一谋士,他纵观全局,已经清楚地知道这次大战的胜负手就是粮草。

曹军已到强弩之末,袁绍只要坚守营垒,就能不战而胜!

可惜沮授前期的表现让袁绍已经对他彻底失望,说啥袁绍都不会听了。

但即使这样,没有变量出现的话,曹操还是必输无疑!

关键时刻,荀彧和曹操所期待的战机终于来到,袁绍内部的党争改写了历史。

一个关键先生出现了。

许攸家里有人犯法,被留守大本营的审配抓了,许攸大怒投奔了曹操会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

还记得荀彧战前的预测吗?

文章图片17

许攸为曹操献计: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曹军众将都很疑惑,明眼人都看得出曹操要败了,许攸为何弃强投弱?有没有可能是假降?

关键时刻荀彧一锤定音,许攸是真降,速度偷袭乌巢!

也许在乌巢等待曹军的将是一个超大的陷阱。但曹操没得选了,因为他是弱者,正面会战打不过,粮草给养跟不上,他只能赌,赌许攸是对的,他不剑走偏锋根本就赢不了!

曹操决定亲带五千精锐出击乌巢!

文章图片18

有了许攸的情报,曹军对袁家的布防、敌将姓名、暗语口令等了如指掌,很快便推进到乌巢附近(公大喜,乃举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

到达乌巢后曹军迅速放起了大火(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但是淳于琼是从洛阳就跟随袁绍的老将,短暂的惊慌后,他就冷静下来,紧闭营门。

辎重多在大营内,因此曹军的火把无法扔到乌巢内营。

注意这时候曹操并没有得手。

淳于琼只要守住,等待袁绍的援兵到来就是一件大功,偏偏曹操的老朋友贪功了。

天亮后,营内的淳于琼看清了曹军的底细,才五千曹兵!(会明,琼等望见操兵少)

在洛阳,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八校尉,Who怕who!

文章图片19

淳于琼下令全军出营(出陈门外),他想凭手上的一万人马拿下这场官渡大战的最大功勋,生擒曹操!

双方展开了肉搏,曹军已经是背水一战,乌巢输了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在曹操的亲自感召下,曹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而离开营垒的袁军明显没有曹军会玩命,淳于琼一看势头不对,又打算撤退回营坚守,曹军紧随袁军身后,突进了大营(操急击之,琼退保营,操遂攻之)

打入大营后,曹操很快便拿下了营寨,斩首淳于琼部下数将,杀士卒千余人,连淳于琼本人都被俘虏了,不仅如此,为了震慑袁绍的援军,曹操还下令将所有被杀袁军的鼻子割走,连牛马牲畜的唇舌一并割取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

得知乌巢被袭,袁绍阵营再次发生分歧:

张郃建议出兵救援: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

郭图反对: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

沮授遭冷,田丰被囚,审配守城,袁绍身边的头号谋士是一直力主急战的郭图。

郭图的建议也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乌巢已经火起,现在前去救援也不一定来得及,如果拿下对手的大营,兴许可以反败为胜。

但是张郃久经战阵,他知道曹操的营盘非常坚固,之前打了那么久都没打下来,现在仓促之间更不可能拿下来(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

如果沮授在的话,也许会力劝袁绍回师,来日再战,最多输掉点面子嘛,但是总体实力保住了。

但是四州之主的袁绍已经飘了,他容不得失败,下令攻打曹操大营。

曹操能率军突袭乌巢,自会料到袁绍可能会抄他的底,并做好充足的防御准备,曹洪坚守大营,张郃一时难以攻下。此时,乌巢那边终于传回了消息,淳于琼兵败被杀,见大势已去,张郃与高览遂焚烧了攻城的器具率众归降曹仁。

张郃太了解袁绍的性格,输不起啊,田丰的下场就是明证。

被关在监狱的田丰得知袁绍大败的消息后,怎么说的呢: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田丰明白,袁绍表面宽容内心猜忌,如果获胜的话因为高兴,一定会赦免,可以落得个不计前嫌的美名;如果失败的话,心中怨恨,反而会认为别人会笑话他。

后来袁绍回到河北后,果然杀了田丰(绍谓逢纪曰:“冀州人闻吾军败,皆当念吾,惟田别驾前谏止吾,与众不同,吾亦惭见之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

张郃刚降时,曹洪心里是有怀疑的。荀攸一句“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打消了曹洪的疑虑。

曹操放火归来,看到张郃已经归降。当场封为偏将军,然后对袁绍展开了大反攻。

辎重粮尽,大将叛逃,袁绍军队的军心彻底崩溃,全军大乱,一下子全垮了。

袁绍父子仅带着八百亲骑渡过黄河,曹操猛追一日一夜至延津,缴获武器、辎重、图书、珍宝无数。

时近一年的官渡会战,以袁绍的彻底失败告终。

回过来复盘下,袁绍如果亲自上场攻打曹操大营有何如何?

曹操打乌巢难度很大:

1、长途奔袭,士兵体力消耗很大,

2、五千打一万,兵力上又处于劣势。

但是为何曹军赢了呢,大领导亲自上阵搏杀,底下的小兵看着大领导在前面挥剑砍杀,心里会怎么想!能不热血沸腾,跟着大领导一起玩命不!

如果袁绍也亲自带队,去打曹军大营,张郃等人会不尽心卖力吗!

说到底,袁绍不够狠。

战前曹操对袁绍的评语真是一针见血:吾知绍之为人,色厉而胆薄!

洛阳面对董卓时,初期也是具备军力优势,但是迟迟不敢动手,眼睁睁看着董卓笑纳洛阳,一把输掉了袁氏家族多年的谋划。

官渡面对曹操时,对面曹操都亲自上阵肉搏了,他却稳坐大营,让小弟去攻坚

刘邦在成皋硬抗项羽,刘秀在昆阳城下打破王莽数十万大军,汉家的开创者已经指明打天下的密码:关键之战,你得自己上去玩命才行!

精选几个留言:

攘外必先安内啊内部不团结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很难形成聚力一致对外,领导还是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利益变成众人的共同利益

其实曹操内部也不统一,战后,曹操收缴了袁军未及销毁的一大批曹军内部人员的投诚文件,然后当众全都烧了,同时表示: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袁氏之攻,似若神鬼,在魏武面前尚且还如此难扛,袁绍只是缺些运气,缺一锤定音…曹操赢得本身就是很艰难,能蒙骗韩馥,歼灭公孙瓒,袁绍以一个渤海郡拥有四州,肯定不是普遍印象中的酒囊饭袋啊

袁绍已经完全压制住曹操,曹操开始露出退缩之意(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仪欲还许以引绍),自曹操出兵以来,啥时候看见曹操怂过?即使兖州全叛,他也没当回事。

袁绍之败,主要是出了许攸这个叛徒。

没有许攸的情报,曹操不可能成功偷袭乌巢,袁绍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历史确实选择了一个最让人想不到的结果。

袁绍私心太重。。一方面他想自己主导打胜仗获取称帝威望;另一方面他唯恐其他家族势力在立功受赏后压制住自己不争气的血亲(其实袁绍儿子们在被手下们分散投资中,很明显不像他自己镇得住局面)。所以官渡之战前后,袁绍集团各种打压功臣卸磨杀驴的事件层出不穷——他是怕自己有个万一,后代们被另一版“司马家”雀占鸿巢呢。。所以袁绍也等不起,他需要赶紧灭掉曹操,“勿留后患于子孙也”

这句说到关键了,河北豪族势力太强,袁绍明显感觉压制不住了。

从田丰自觉和袁绍意见相左,袁绍赌输之后回来反而会容不下自己这情况逆推。。尼玛 田丰的地位居然跟大领导并列了这是这田丰脾气这么火爆硬直,是什么环境让他从小养成了这习惯,嗯哼?

不然,田丰敢那么牛,沮授敢散播消极言论?

审配的操作确实很迷。 他若果想要成功,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逮捕许攸。 若为富贵,随时都有机会投靠曹操换取功名。 他逮捕许攸造成袁绍失败,最后又忠于袁尚而死。

和关公多像啊!

在襄樊前线的关羽放过一句狠话: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

刘备之后给关羽送来了一项绝对权力:假节钺。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武将假节钺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

糜芳和傅士仁慌了,关羽这下有意愿、也有权力办他俩了!

一直不停用间的吕蒙趁虚而入,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否则糜芳又是国舅爷又是元勋,凭啥到你江东呢?孙权难道开得出更好的价钱?

关羽、审配其实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事,贪污的确要惩治,但在大局面前,能不能缓一缓再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