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眼界! 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你有幸见过几种

 若悟369 2023-05-11 发布于安徽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

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

那么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都是什么,你了解吗?

今天小编带你看看这些珍品中的珍品!

这些文物来自各省不同的博物馆。据说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甚至无法用金钱衡量。你见过其中几个? ?我是有幸在河北博物馆见证过“金缕玉衣”,后来再去,就已经被各地调去展览了。

北京故宫博物馆 ▏清明上河图

文章图片1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

文章图片2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

文章图片3

后母戊鼎是商后期的青铜重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后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当时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吴培文在野地意外发现,但由于正值抗战时期,后母戊鼎出土的消息被日军得知,为避免被日军抢走便埋入土中。不久后,有一位商人出价20万欲购买,但要求将大鼎锯段分成几块,于是遭到拒绝。二战结束后,后母戊鼎被国民政府收购,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军嫌这个鼎太笨重,便遗弃在机场,没有运往台湾,如今成已成镇国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首都博物馆 ▏西周伯矩鬲

文章图片4

西周伯矩鬲,全称“牛头纹带盖伯矩鬲”,是西周初期青铜器。1974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251号墓。现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馆。

西周伯矩鬲顶部为平盖,盖顶中央置一由两个相背的立体小牛首组成的盖钮,盖面饰以浮雕牛首纹,角端翘起。口沿外折,方唇,立耳,束颈,袋足。颈部饰六条短扉棱,扉棱间饰以夔纹,袋足均饰以牛头纹,牛角角端翘起,高于器表。其纹饰十分精美,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西周初期青铜器中的杰作。[1]

2013年8月19日,西周伯矩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江苏南京博物馆 ▏竹林七贤砖雕

文章图片5

竹林七贤砖雕 南朝。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荣启期是早于“七贤”许多年的春秋时期人物,由于荣启期的性格和“七贤”极为相似,又被时人誉为“高士”,所以,砖画中安排荣启期和“七贤”在一起,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荣启期更有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天津博物馆 ▏太保鼎

文章图片6

太保鼎,梁山七器之一,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西周青铜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鼎通高50.7厘米,口宽23厘米,长36厘米,重26千克。为方腹四足,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

香港博物馆 ▏康熙爷的龙袍

文章图片7

康熙皇帝穿过的朝服为石青实地纱料,彩绣片金,胸、背、袖饰团龙纹,中腰及下摆间饰海水、云龙纹,边饰片金云龙、八宝图案。清代皇帝的服饰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朝服是主要礼服之一。清代皇帝的朝服保留了具有满族风格的披肩和马蹄袖。以及上衣下裳的传统形制。

台北博物馆 ▏翠玉白菜

文章图片8

翠玉白菜是中国的一种玉器雕刻,它以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1],利用翠玉天然的色泽雕出白菜的形状。翠玉白菜不只一棵,但最著名的一棵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菜上螽斯和蝗虫雕得维妙维肖,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典藏古物分级上为重要文物,仅次于国宝。2013年10月16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文物赴日展签约仪式,翠玉白菜预计于2014年6月至11月前往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这是翠玉白菜首次离台展览。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

文章图片9

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是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的东汉青铜器,[1]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东汉铜奔马身高34.5cm、身长45cm、宽13cm、重7.15kg,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东汉铜奔马先后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国宝级文物,还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河北省博物馆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

文章图片10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 全长188厘米该玉衣是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玉片为岫岩玉制作.上衣呈绿色,玉质莹润.下身为灰白和淡黄色.整体主要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共用不同形状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其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

河南省博物馆 ▏春秋莲鹤方壶

文章图片11

春秋莲鹤方壶是一对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于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郑公大墓中出土[1]。其中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

山东省博物馆 ▏商·亚醜钺

文章图片12

商代青铜钺,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墓,现藏于山东博物馆。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器身透雕人面纹。人面五官微突,双目圆睁,嘴角上扬,露齿,传神而威严。口部两侧对称铭刻“亚醜”二字,故名“亚醜钺”。出土此钺的墓葬规格极高,专家推测为“亚醜”的家族墓地,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国语·鲁语》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韦昭注:“斧钺,军戮。”青铜钺一般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中,集征伐、刑杀之权于一身。“礼源于祭祀,刑始于兵”,是中国法制起源发展的重要路径。

山西省博物馆 ▏晋侯鸟尊

文章图片13

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顶凤冠,双目圆睁,翘首回望,通身上下布满精美细密的羽翎纹,宛如一只神情自若的凤鸟。鸟尊的盖被塑造为小凤鸟造型,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它昂首前望,一往情深地注视着大鸟。凤尾下设一象首,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充分显示出古代匠人的聪明才智。2013年,晋侯鸟尊加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新疆省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文章图片14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1995年,从精绝故地的尼雅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块锦,上面的铭文赫然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块锦裁成长方形,用素绢锁边,缝有三条系带,当发掘时出于墓主人身侧的木叉上.从这个特征和尺寸上看,它似乎是当年的墓主人挽弓时缚在胳臂上的护膊.在墓主的身旁放置了一套弓箭....

陕西省博物馆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

文章图片15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是西汉玉器,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1]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为正方形,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

西汉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浙江省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

文章图片16

《富春山居图》是一副纸本水墨画,由元朝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完成。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该作品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

文章图片17

越王勾践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素纱襌衣

文章图片18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墓主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妻子辛追。

汉墓T形帛画~1972年,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在第四层的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帛画;1973年,发掘马王堆三号汉墓,在第三层内棺盖 湖南 省博物馆上,也发现了一幅画。这两幅帛画的画面,都是上宽下窄,便通称为T形帛画。帛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大部分。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

云南省博物馆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

文章图片19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高38厘米,盖径30厘米。这是一件铜鼓形贮贝器,鼓腰部有狩猎图案:8人裸体, 胯下系宽带,上束至腰际,手中各持兵器作追赶野兽状。器盖上铸52个人物和1猪1犬。鼓面中央立有1对蛇盘绕的圆柱,柱顶立1虎。柱右和柱前是3个或被双臂反绑、或戴锁枷的裸体人,当为用来祭祀的牺牲。旁边1位乘坐4人肩舆的贵族妇女,可能是主持祭祀仪式的女奴隶主。两侧边沿还各有1鼓。这个贮贝器表现的就是滇国的一次祭祀活动。

黑龙江省博物馆 ▏金代铜坐龙

文章图片20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尾部翘起外卷,前肢长鬣突出于肩部之上,与头上卷鬣及后扬的长鬣相映。

1965年铜坐龙出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南城城墙边。是一位姓裴的农民在古城墙遗址准备取青砖砌猪圈时偶然发现的。他将这尊铜坐龙私藏于家。据传,九年后裴家每天晚上屋内都有奇怪的动物叫声,他们怕是铜坐龙“显灵”,便将它上交阿城市文管所。

吉林省博物馆 ▏北宋官窑贯耳瓶

文章图片21

北宋官窑贯耳瓶 宋代瓷器的质地、釉色、式样、产量都远远超过前代,钧窑、汝窑、哥窑、官窑、定窑被誉为当时的五大名窑。官窑是指由中央官府开设的窑场,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其中有不少是仿古造型的陈设品。该件官窑贯耳瓶即仿自古代青铜投壶造型,直口阔腹,瓶侧筒状贯耳与足部两侧长方孔相对应,可以穿系绳带。此瓶釉色厚润,端庄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辽宁省博物馆 ▏鸭形玻璃注

文章图片22

鸭形玻璃注 北燕文物, 1965 年9月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安徽省博物馆 ▏铸客大鼎(楚大鼎)

文章图片23

楚大鼎又叫铸客大鼎,1933年寿县楚幽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馆。当时该墓葬是被老百姓盗挖时发现的,起先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后来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出土,才引起国民政府的关注,但此时很多文物已经流失到上海、天津一带。为了追回这些文物,国民政府下令收缴这批文物,一同收缴回来的除了楚大鼎还有其他数百件青铜器。这些文物一并被送到时在安庆的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福建省博物馆 ▏西周青铜大铙

文章图片24

西周青铜大铙 1978年,建瓯市小桥乡阳泽村村民在黄窠山耕作时意外的发现了这件青铜大铙,这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同类器物中较大型厚重的一件,重达100.35公斤。

铙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打击类礼乐器物。小型的铙应该是一件手执敲击乐器,而像这种大型的青铜铙,应是插在器座上进行敲击的。当时的贵族在祭祀天地山川、祖先、鬼神的盛大集会,或是军旅的重要仪式活动中,都要以此奏出厚重悠扬的乐声,以示典礼的庄严肃穆。据考证,这件西周铜铙可能是当时的部落举行祭祀仪式之后就地埋藏的遗物,而像这样就地埋藏重器的行为,则是当时祭地礼仪的重要形式之一。

江西省博物馆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

文章图片25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展品为商代文物,长53.5厘米、高25.5厘米,重6.2千克。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

广东省博物馆 ▏信宜铜盉

文章图片26

信宜铜盉 1972年在信宜黎圩(松香厂)出土,经鉴定为西周时期的酒器,该铜盉通高26.2厘米,造型别致、独特,形体凝重,纹饰繁复,刻缕精细。器身为“鬲”体,龙头型的壶嘴高高昂起,三足分立,扳手由两个缕空的夔龙精巧结合而成,盖体亦精制成凸起的龙头装饰,通体饰夔纹、雷纹和饕餮纹,其形制与纹饰均为均典型的西周器物,该铜盉现为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广西省博物馆 ▏翔鹭衔鱼纹铜鼓

文章图片27

翔鹭衔鱼纹铜鼓,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文物,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高36.5厘米,面径56.5厘米。此鼓的纹饰繁缛,铸刻精细,给硕大的鼓身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内蒙古省博物馆 ▏战国匈奴王金冠

文章图片28

鹰顶金冠饰又称匈奴王金冠,被誉为“草原瑰宝”,古时为少数民族首领所配戴。这件鹰顶金冠饰由冠和额圈组成,纯金材料,总重约1.5公斤,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冠的主体造型是一展翅的雄鹰站立在一个刻有狼羊咬斗纹的冠状体上(如上图),俯瞰着大地;额圈由三条半圆形金条榫铆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盘角羊和卧马造型,中间部分为绳索纹,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惟一一件匈奴王金冠饰。该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的匈奴墓地。

宁夏省博物馆 ▏鎏金银壶

文章图片29

鎏金银壶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一件金属手工艺品,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其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具有典型的波斯萨珊王朝风格,其主题图案描绘的却是古希腊神话故事。

宁夏南部的山城固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出土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上可追新石器时代,下可至清代。在这些历史文物中,鎏金银壶可谓珍品中的珍品,极为珍贵。

青海省博物馆 ▏舞蹈纹彩陶盆

文章图片30

舞蹈纹彩陶盆 199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同德县发掘了宗日遗址。宗日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上游地区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也是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舞蹈纹彩陶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内壁上描绘的人形舞蹈图案,这些舞蹈人像分为两组,他们头上戴着宽大的头饰,下身穿着裙装,手拉着手,一起跳着欢快的集体舞。舞蹈纹彩陶盆之所以成为国宝级文物,是因为它描绘出了五千多年前河湟谷地先民的生活情态及文明样貌。

四川省博物馆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西周)

文章图片31

西周象首耳兽面纹铜罍,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院。这件铜罍曾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展出,观众无不为之叹为观止。

贵州省博物馆 ▏东汉铜车马

文章图片32

铜车马是东汉时期的铜铸文物,与铜奔马同时挖掘出土,现为武威的标志性文物,其构思独特、设计合理、寓意丰富、姿态各异,象征东汉时期拥有强大的武装官僚势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文物内涵。

西藏省博物馆 ▏双体陶罐

文章图片33

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文物已经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盯着它,我们的眼神久久不能离开,似乎能隔空和当年的艺术家对话:兄弟!我懂你


我知道很多人对研究中国文物历史不感兴趣,或许这篇文章能阅读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但还是希望咱们的这些国宝,能让中国少年一代看到,了解它,了解历史,感受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