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段(C3-6)颈椎超声解析与应用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23-05-12 发布于云南
颈椎横突特征具体如下:
          1.与脊柱其他部位明显不同的是,颈椎横突位于椎体旁、并且微微指向下方和前方
         2.C1-7的所有横突都具有横突孔,自C6横突孔至C1横突孔走行有椎动脉( VA)和交感神经丛。
         3.只有C3-C6始终有前结节(通常较大)和后结节出现,两者之间的结节间沟内有脊神经根穿行。
         4.C3-C5的后结节通常位于前结节的下方和外侧。
         5.横突是重要的超声定位标志,颈椎的各个横突特点如下。除寰椎(C1)C7外,其他横突均相对短小。寰椎(C1)横突比其他横突更向外侧突出。C2横突通常发育不全,原因在于其前结节发育不明显。C6横突前结节通常被认为是最大的结节(又称“胡萝卜结节”),但其尺寸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个体的两侧横突差异也很大。C7横突没有前结节。所有横突的尺寸和长度都可能存在差异。

图片

        颈椎棘突特征具体如下。
        1.寰椎(C1)没有突,取而代之的是“后结节”。部分C2-C6的棘突末端分叉,且通常不对称,大小不等且发育不全也较为常见,或者仅C5C6节段可见。
       3.C7棘突不分叉。
       4.颈椎棘突通常向右或向左偏斜。

图片

          寰椎(C1)特征具体如下。

         ●寰椎没有棘突,由后结节代替,弧形的后结节位于脊柱中线。这在椎体中是独一无二的。

        ●横突位于侧块外侧,横突孔内有椎动脉走行。

        ●寰椎没有椎体和椎板,但有前弓和后弓。后弓通常非常纤细,其厚度约为正常椎板的1/2,且其后结节常常发育不良或缺失。因此,与C1-C7的椎板间及棘突间的间隙相比,寰-枕及寰-枢间间距相对宽大。

       ●寰枕关节及寰枢关节在颈椎可动关节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前者是椭圆关节,后者有一部分是(功能上的)旋转关节,关节间隙非常宽。

      ●寰-枢关节邻接C2背根神经节和动脉(外侧)。正常情况下,椎动脉走行于寰枕关古的下内侧;在椎动脉延长的情况下,也可从背面跨过寰-枕和寰-2个关节。

图片

图片

         C1下关节突与C2上关节突共同构成寰枢关节。寰枢关节内侧为被硬脊膜包绕的椎管内组织。椎动脉从C2横突孔穿出,走行于寰枢关节外侧,穿入C1横突孔。C2背根神经节位于寰枢关节背侧表面,C2神经根位于C2椎板外侧平台。并发出C2后支( 枕大神经)。头下斜肌起自C2棘突尖端,附着于C1横突,寰枢关节和C2背根神经节位于头下斜肌前方。枕大神经直行于头下斜肌背侧表面。

图片

           颈椎关节突关节特征具体如下:

             1.下方关节面朝前和朝下,而上关节面朝前和朝上时为普通关节。·关节间隙狭窄。侧位观最易观察到狭窄的间隙。C32个关节面呈142°角,因此,仅C2C3之间的关节突关节间隙不同。·从后方、上方和下方观察时,相邻2个关节突关节之间有明显腰部,使C1~C7的外侧缘呈波浪状。

图片

:本书中出现的“纵()轴”均指与脊柱的纵()轴平行的切面;“()轴”均指与脊柱纵()轴垂直的切面;“斜轴位”是指与脊柱纵()轴角度呈45°-135°的切面。

中段颈椎(C3-C6):纵(长)轴扫查     患者体位:自背侧向腹侧扫查,可依次采用俯卧低头位、侧卧位及仰卧位。   探头:线阵探头或凸阵探头。  沿颈椎纵()轴自背侧向腹侧扫查,目前常用的扫查切面共有以下7个:

1.椎板背侧纵()轴扫查切面   探头纵行延长轴扫描置于棘突旁(旁正中位)(A)椎板水平。

2.关节突关节背侧纵()轴扫查切面 探头自椎板水平(A)平行略向外侧移动(B),

图片

中段颈椎(C3-C6)椎板背侧纵()轴扫查探头位置及超声成像:图中可见椎板水平,于椎板间可见黄韧带、硬脊膜、脊髓等结构。

腹侧联合体和背侧联合体

>>目标结构及临床应用:椎板及椎板间椎管结构:在进行有创操作时,扫查该切而目的在于明确椎管所在位置,避免穿刺时针尖进入此切面而穿刺至椎管内。

图片

中段颈椎(C3-C6)关节突关节背侧纵()轴扫查探头位置及超声成像:

       探头自椎板水平(上上图)平行略向外侧移动(上图),当出现呈“阶梯”状(或称“叠瓦”状)连续高回声骨线时,为关节突关节背侧面扫查图像(上图)。“阶梯”交界处为关节间隙。“阶梯”为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覆盖在下一椎体上关节突的表面形成。可利用后述C2-C3关节突关节背侧纵()轴扫查切面(1-27)自头端向尾端依次扫查,定位相应节段关节突关节。

       >>目标结构及临床应用:

        关节突关节:由尾侧向头侧进针,长轴平面内穿刺,针尖穿刺至关节突关节内行疼痛相关治疗(下图)。穿刺过程中应避免穿刺针向内侧倾斜而穿刺到椎板间椎管内。

图片

>>目标结构及临床应用:关节突关节:由尾侧向头侧进针,长轴平面内穿刺,针尖穿刺至关节突关节内行疼痛相关治疗(下图)。穿刺过程中应避免穿刺针向内侧倾斜而穿刺到椎板间椎管内。

图片

      关节突关节外侧纵()轴扫查切面 

       自关节突关节背侧纵()轴扫查切面(1-5B、1-7)将探头略向外侧移动(1-5C),可获得呈连续“波浪”形的关节突关节外 侧扫查切面(1-9)。在此切面中,关节间隙位于“波浪”形骨线的“波峰”,“波谷”处 走行于颈椎脊神经背内侧支。通常情况下,侧卧位时有利于获得此切面成像。此外,因颈 椎(C1~C7)关节突关节平面自头端向尾端倾斜,因此,欲获得关节间隙成像,需略将探 头尾端下压令其超声束略指向头端。可利用后述C2-C3关节突关节背侧纵()轴扫查切面 (1-27)自头端向尾端依次扫查,定位关节突关节及关节柱的节段。→>目标结构及临床应用. 脊神经背内侧支:建议尽量采取由尾侧向头侧进针的平面内穿刺技术,针尖穿刺至 关节柱“波谷”脊神经背内侧支走行处(1-10)行疼痛相关治疗。穿刺过程中应 避免穿刺针向超声束平面外侧倾斜而伤及外侧的脊神经、椎血管等结构。如采用平 面外入路,应选择穿刺针自腹侧向背侧进针穿刺技术。由于脊髓位于该切面水平内 侧,为避免针尖误入椎间孔造成脊髓损伤,禁止采用从背侧向腹侧穿刺技术。·关节突关节:亦可利用该切面,在不改变进针点仅改变进针路径的情况下,同时完 成脊神经背内侧支和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1-10)。但该切面关节突关节腔间隙有限,穿刺针不易进入关节腔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