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丹道雷法于一身的白玉蟾——金丹派南宗第五祖(二)

 msj7211 2023-05-12 发布于河北

白玉蟾是南宗丹法的集大成者。他对唐宋道教内丹传统修法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丹法思想。

融丹道雷法于一身的白玉蟾——金丹派南宗第五祖(二)

白玉蟾内丹思想的特点

1、法法为心法——即所有的法门都是心法。

白玉蟾内丹“法法皆心法”的思想,是对他“心即丹道”理论的贯彻和发挥。他以“心法”为主导的性命双修丹法,是南宗在道派世俗化状态下所作的寻找方便修丹法门的尝试。

他批判摒弃纷繁复杂的旁门左道,将丹道与心融合为一,把道放回到人心中,认为修道就是修心。其它都是细枝末节。因此,白玉蟾特别反对拘泥于文字、卦爻、图像等形式工夫。

2、内炼成丹,外用成法——即内丹和雷法的关系

内丹学以“先天炁”作为炼度的依凭,因为它是道体造化万物的原初物质。

白玉蟾认为:天地间的雷电风云乃是“真炁“运化的结果。这种真炁生成天地人三才,人为其中之最灵,故可以施法,以人身之真炁感应天地阴阳造化,从而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

天地与人身同此一“炁”,内丹和雷法共用此一“炁”。实际上二者是同一种功夫,只是动静状态不同。内丹为静功,雷法为外用

在白玉蟾看来,修炼内丹和雷法是融合在一起的。内丹修炼是雷法外用的基础条件,运用雷法则是内丹修炼的效果体现,即内修外用,互为表里。

3、三教合一论——儒、释、道

张伯端在《悟真篇》中,把三教归结为“道”的统一性,“教虽三分, 道乃归一。”此“道”的内涵当为道教的最高本体,因为他认为三教的实质都是性命之学说,“释氏以空寂为宗……老氏以炼养为真……《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此又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也!”

他的三教合一论,是以道教内丹学为中心,把三家的思想融合于内丹修炼方法,即释氏的“空寂”,老氏的“炼养”,以及儒家的“穷理尽性至命”,作为其内丹理论的思想基础。

白玉蟾继承了张伯端的三教合一论,不主张离群索居,也不认为禁欲戒肉是修道的必要条件,他所强调的是不要“异于人”。他自己喜欢喝酒,常常光着脚丫,头发散乱地出现在酒馆里。

南宗没有明确的教团组织,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业,比如白玉蟾的恩师陈楠曾经以制作箍桶为生。他们与世俗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融丹道雷法于一身的白玉蟾——金丹派南宗第五祖(二)

在白玉蟾看来,这种修行状态完全符合道教的本性。这是因为他对道教金丹的理解非常特殊,他说:“金丹即性之义,丹即心之义,其体谓之大道。”

他深受禅宗影响,认为“即心即道”,心即丹道,因此他指出炼丹的关键在于修心,“在炼药的时候,要时刻牢记道心如铁,不被尘世所扰,不被色欲所迷。”他认为,修行者应该达到不必隐居深山,也能在尘世中修心的境界。

总之,不隐居深山而居于闹市是修心的必要途径,关键是要处理好心和境的关系。

白玉蟾的内丹功法

白玉蟾宗承钟吕(钟离权、吕洞宾)正统丹法,力主性命双修。他继承张伯端的“道佛双融”,强调以先修命功为入手方法,经过“炼己得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的次第修炼,最后达到性命双修双了的圆融境界,是为得道

白玉蟾在《丹法参同十九诀》中,详细阐明整个修炼内丹的过程要点。

一、采药:收拾身心,敛藏神气。

二、结丹:凝气聚神,念念不动。

三、烹炼:玉符保神,金液炼形。

四、固济:忘形绝念,谓之固济。

五、武火:奋迅精神,驱除杂念。

六、文火:抟气致柔,含光默默;温温不绝,绵绵若存。

七、沐浴:洗心涤虑,谓之沐浴。

八、丹砂:有无交入,隐显相符。

九、过关: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

十、分胎:鸡能报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

十一、温养:知白守黑,神明自来。

十二、防危:一意外驰,火候差失。

十三、工夫:朝收暮采,日炼时烹。

十四、交媾:念念相续,打成一片。

十五、大还:对景无心,昼夜如一。

十六、圣胎:蛰其神于外,藏其气于内。

十七、九转:火候足时,婴儿自现。

十八、换鼎:子又生孙,千百亿化。

十九、太极: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十九诀”实际上就是白玉蟾对内丹修炼进程的详尽陈述。除了入手工夫作为炼丹的准备阶段外,其他的三个步骤是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次第功法,称为内丹丹法之“三关”。

融丹道雷法于一身的白玉蟾——金丹派南宗第五祖(二)

准备:筑基——以“采药”、“结丹”为筑基工夫,方法为收心凝神,采精聚气,为初关作好准备。

初关:“烹炼精气”——“烹炼”、“固济”、“武火”、“文火”、“沐浴”、“丹砂”、“过关”,皆为初关“忘形养气”工夫,其要诀在于以不动本心,调运精气流转全身,令欲念熄灭,秽气竭尽,元气充满。

中关:“忘气养神”阶段——“分胎”、“温养”、“防危”、“交媾”、“圣胎”、“九转”工夫,要点在于阴阳交会,神气交融,息念忘心,阳神饱满,凝结圣胎。

上关:“忘神养虚”工夫——行“换鼎”、返“太极”。此关要旨在移神换鼎,终至阳神出壳,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太虚境界。

综观白玉蟾论修丹过程的十九条口诀,大多数是讲调心保神的方法。正如其口诀最后的总结所说:“老君曰:道非欲虚,虚自归之。人能虚心,道自归之。”

修丹的实质是虚心以实道。白玉蟾的“丹道即心”内丹学理论,反映在丹法修炼上面,就是如何去以心契道的过程。他强调从命功入手,先固形气,实是以神聚气,固形以安神。因此,无论修炼性或修炼命的功夫,皆以心法为之。

这般以修炼本体心为要诀的丹法,无疑十分有利于修炼者主动性的发挥。 它不拘泥于形式,不苛求繁杂的客观物质条件,是非常容易入手的修行法门。

融丹道雷法于一身的白玉蟾——金丹派南宗第五祖(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