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家桥,出过一个“驼背”孝子

 诸暨弘虫 2023-05-12 发布于浙江

骆家桥,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本以为写过一篇文章就足够,现在看来,实在是我太小瞧这个村庄了。骆家桥的文章能写上多篇,因为这个村庄出过一个进士、五个举人,这称得上“簪缨相继”“科甲连翩”了。在枫桥,骆家桥的人文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不过,我今天要说的,却是骆家桥一个驼背孝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约两百年前。1867年,枫桥骆氏在崇本堂汇修宗谱,来自嵊县的宗亲骆光华,在枫桥参与修谱。期间,骆光华听族人讲起了骆家桥驼背孝子的故事,觉得甚是稀奇,便实地到骆家桥村里走访调查,得到的结果是人们“如出一口”。骆光华情不自禁,亲自为驼背孝子写了一篇传记,这就是载于骆氏宗谱上的《待旌孝子致和公传》。
待旌,就是将孝子的事迹上报,等待朝廷的表彰。虽然驼背孝子最终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旌表,而他行孝的故事却永久地流传了下来。这个老故事,估计现在骆家桥的老一辈尚能叙说。我在阅读骆氏宗谱时,见到这篇传记,眼睛为之一亮,不是传记写得好,而是孝子的故事感动人。废话少说,言归正题。
孝子名烜,字致和。可以叫他骆烜,也可以叫他骆致和,骆家桥后人应该叫他“致和太公”。致和太公的父亲叫骆芥舟,母亲姓陈。这对平凡夫妻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是务农的。二儿子是务农。小儿子是读书的,读到了秀才。致和太公排行“老三”。这是致和太公的家庭情况。
致和太公长得很聪明,他自幼喜欢读书,五岁就学会了写字。这样的天赋与灵性,可以用“神童”来形容。不仅如此,致和太公年轻时,还行规蹈矩,忠厚老实,这叫“少年老成”。因为致和太公性嗜书本,所以他一天到晚在家看书。白天低头,晚上低头,今天低头,明天低头,如此天长日久,致和太公的背就伛偻了,我们枫桥人俗称为“驼背佬”。
随着年龄的增长,致和太公的背越来越弯曲,“驼背佬”这个绰号便非常贴切地戴在了他的头上。身体上的这个缺陷,导致致和太公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以前做官是讲究相貌堂堂的,一个驼背佬怎么可能让他做官呢?致和太公实在太驼背,不仅无法考试做官,甚至连老婆也讨不上。不过,这两件事似乎丝毫没有影响致和太公的心情,他继续读他的书,那些四书五经,那些诸子百家,都被致太公读了一个遍。
致和太公讨不进老婆,除了身体的缺陷,还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致和太公早年丧父,后来兄弟分家,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偏偏祸不单行,等到致和太公过了而立之年,母亲又得了疯瘫病,以致半身不遂,只有嘴巴能发出“哑哑”的声音。致和太公从此一心服侍母亲,日夜陪伴在母亲身边,耐心地伺候母亲的吃喝拉撒睡。母亲大小便使用的溺器(马桶),致和太公必亲自洗涮。致和太公洗马桶时若是被人看到,他就赶紧旋转屁股,加以遮掩,免得人们嚼舌头、说闲话。每次洗马桶,致和太公必“涤之再三”,洗得干干净净才拿回家给母亲使用。
母亲虽然瘫痪在床,但她总时不时无端发怒。每每此时,致和太公就会跪在地上,请求母亲责罚。母亲无法动身,致和太公就拿来棍棒,自己狠狠地揍打自己,一直打到母亲怒气平息为止。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母亲在床上躺了十多年,致和太公在身边悉心伺候了十多年,从来没有吐过半句怨言。
因为致和太公有学问,不少人家都想请他去做私塾先生。但每当人们慕名前来聘请他去教书时,致和太公总是婉言谢绝,因为他的任务是照顾瘫痪的母亲。
母亲去世时,致和太公已经年过不惑了。那时候,人死亡不是立即下葬的,而要先“停殡”(停柩待葬)。母亲的棺材殡在野外,致和太公就守孝整整三年。每遇狂风暴雨,致和太公必匆匆赶到母亲的棺材旁,护着棺材,整夜守候,累了就躺在母亲的棺材边。(这种做法,古代叫“庐墓守孝”,实际上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今赵家镇有个庐墓村,就是因为唐代出过“庐墓守孝”的张孝子。)
致和太公不仅孝养母亲,还孝养他的婶婶。致和太公死了母亲后,又开始照顾起年老家贫的婶婶来。当时,致和太公已做了私塾先生,而每当吃饭时,致和太公总是剩下碗里的肉。不是致和太公戒荤,是因为他要把肉送给贫穷的婶婶吃。
转眼就到了五十多岁,致和太公在枫桥镇上的一个私塾里教书,他碰到了一个好东家。这个东家早就耳闻这位“驼背先生”是个大孝子,故十分敬俩他的人品。东家同情“驼背先生”无妻无子,就将家里的女仆许配给了他。于是,过了天命之年的致和太公,终于老来得子。致和太公给儿子取了一个很斯文的名字,叫做“斯仁”。于是,斯仁太公的故事开始了。
斯仁太公才三岁,做先生的爹就死了。斯仁太公才四岁,做女仆的娘也死了。斯仁太公成了无爹无娘的孤儿。某一天,斯仁太公双目染了毒气,疼痛难忍,痛过一阵子后,两眼一抹黑,啥也看不见了。因为无钱看病,斯仁太公的眼病拖了整整一个月,也瞎了整整一个月。村里人预言说,爹是“驼背佬”,儿子看来是“瞎眼佬”。
但是,流言哪里猜得透天意。斯仁太公眼瞎一个月后,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斯仁太公梦见了他的驼背爹,驼背爹用舌头舔他的眼睛。元代时,枫桥镇上有个孝子叫丁祥一,他在母亲双眼失明后,每天用舌头舔母亲的眼睛,舔了一百天,母亲的眼睛瞎而复明。斯仁太公并不知道这个故事,但他梦醒之后,感觉眼睛有异样,他张眼望四周,发现双眼竟奇迹般地复明了。
咸丰辛酉,即1861年,“长毛”(太平军)占领了枫桥,导致田地无法耕种。同治壬戌(1862),田地颗粒无收。到了同治癸亥(1863),“长毛”终于离开了枫桥,然而两年来的饥饿加杀戮,导致枫桥死亡的人数超过了总人口的大半。且1863年又发生了严重的瘟疫,躲过了饥饿和杀戮的百姓,大多没有躲得过这一场瘟疫的扫荡?这一年,斯仁太公刚好十岁。
在那遍地饿殍、生灵涂炭的两年里,死亡是分分钟的事。斯仁太公忍过了饥寒,躲过了兵害。整整两年,他在野外风餐露宿,人们似乎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人的存在。然而,当瘟疫结束以后,当骆家桥房族清点还有几个活人时,人们奇迹般地发现,十岁的骆斯仁竟然大难不死。斯仁太公活得好好的呢。
人们怎么也想不通,但后来又都替斯仁太公从根本上找到了原因。人们说:“他是驼背的儿子,这是驼背孝子的报应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人在做,天在看”。看什么呢?古人给出的答案是“孝德之家,必有余庆”。什么叫风水,孝顺就是最好的风水。这是骆家桥的驼背孝子,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有人表示强烈反对,振振有词地反驳:“善人得不到好报,恶人得不到恶报,比比皆是。”其实这是暂时的表象。道家《太上感应》里的一句话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为善不昌,祖上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不报,祖上有余德,德尽必报。一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故事讲完了。我没有仔细去翻查斯仁太公的传代情况,但我相信,现在的骆家桥骆氏家族内,估计有不少是“驼背孝子”的后代。不信?自己去翻家谱,不出五代,你就能找到这个以孝闻名的驼背祖宗。他的行第是“基六百十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