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烹调技法:均安蒸猪的制作方法

 风吟楼 2023-05-12 发布于广东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前言

均安蒸猪尽管见于收集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至1988年历史的《顺德均安志》(由容汉德主笔,1991年出版),但语焉不详,只有“顺德各地春秋二祭多有烧猪作牺牲分胙(《说文解字》曰'祭福肉也’)肉,而江尾(即今均安镇)则用蒸猪”一段话,对始创时间、始创缘由交待不清。

均安蒸猪创作灵感应该是来源于历史悠久的“三蒸九扣”中的干蒸制式。

而这个干蒸制式先在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摘录《食次》的“豚蒸”——“如蒸熊(大,剥,大烂。小者去头脚。开腹,浑覆蒸。熟,擘之,片大如手)”面孔面世,

到了元代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再以“烧猪肉”——“洗肉净,以葱、椒及蜜、少许盐、酒擦之。锅内竹棒搁起。锅内用水一盏、酒一盏,盖锅,用湿纸封缝。干则以水润之。用大草把一个烧,不要拨动。候过,再烧草把一个。住火饭顷。以手候锅盖冷,开盖翻肉。再盖,以湿纸仍前封缝。再以烧草把一个。候锅盖冷即熟”的面孔现身。

由于蒸全猪是大制作,并非普通人家筵席能消费得起,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均安人却愿意将其视为胙肉,与烧肉形成一红一白的祭品。

文章图片1

均安蒸猪

蒸猪栊的栊在广东方言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指栅栏式的门,如趟栊;粤语读做lung2;意思与《说文解字》说的“槛也”一致。

另一个是指等同于盒的木制家具,如木栊(小为盒,大为栊);粤语读做lung5。

这里的栊是取等同于盒的栊。

蒸猪栊用杉木板造,底面大小及形状相同,唯底栊有1个30厘米直径的大圆孔及在四角附近各有1个5厘米的小圆孔(见附图)。

文章图片2

蒸猪栊

杉木板厚3厘米、高35厘米;外围板长180厘米,两位各留15厘米作把手用,内围板长150厘米、宽68厘米。将外围板与内围楔合起来呈H字形,并封上内围底板成。

蒸猪托架过去用杉木造,现在多用直径3厘米的不锈钢管造(见附图),弧形,高30厘米,底宽45厘米,长125厘米。弧形管4个,长管7支,等距分布焊牢。

文章图片3

蒸猪托架

蒸炉可用传统的柴炉,也可用现代的煤气蒸炉等(见附图)。蒸汽孔为35厘米。

文章图片4

蒸猪炉

正文

原料:中猪1只(约40千克),五香盐400克,米酒800克,冰水2000克,白芝麻10克。

五香盐配方:精盐1000克,白糖300克,桂皮粉20克,蒜香粉100克,八角粉(大茴香粉)8克,甘草粉15克,薄荷叶粉3克,五香粉35克,花生酱120克,味精45克。

制作方法

由于市场规模的问题,均安蒸猪并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因此,无论是猪的品种、猪的重量,以及劏猪都要厨师亲力亲为去做。

猪的品种的常识可参阅《粤厨宝典·食材篇·兽禽章》。

猪的重量介乎于乳猪到大猪之间,通常是选40千克左右的中猪。

原则上是猪皮要薄、肥瘦适中、瘦肉具一定弹性(乳猪瘦肉较,大猪瘦肉较韧都不适合用蒸的方法加工)为标准。

文章图片5

头条推荐图片

劏猪的方法并不复杂,先用绳将猪前蹄与猪后蹄绑在一起,抬到劏猪凳上用长尖刀从猪喉捅入直插猪心;待猪断气后,将猪抬入75℃的热水罉里渌水,并煺净猪毛。

用铁钩勾着猪后蹄将猪吊起,用刀顺着猪腹中线由上往下直鎅一刀,使猪内脏露出;将猪内脏全部掏出。这个工序称为“劏猪”。

实际上,来到这一步才是现今厨师的职责,之前的工序是劏猪佬(屠夫)的行为。

整个工序流程在《手绘厨艺·烧卤制作图解Ⅰ·五香烧肉》有较详细的介绍。

猪头向着操作者,用刀将猪下巴的皮顺鎅开,将猪下巴摊平;操作者骑立在猪体上方,一手握刀,一手握木棰沿猪脊骨中线将脊骨破开(不要破伤猪皮);横刀在猪颈椎骨斩断并割下来,并以此为开口,分别将脊骨、肋骨、髌骨、股骨、腓骨、胫骨、趺骨、跖骨、扇骨(肩胛骨)、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腭骨、颌骨起出,剩下纯皮肉。

这个工序称为“起猪”。

将剩下纯皮肉的猪以皮朝下、肉朝上的姿势平铺在工作台上,用刀在瘦肉上鎅出井字坑纹,以利入味和快熟;再将混合好的五香盐以每千克放50克的比例均匀撒在瘦肉上并抹匀。然后将猪放在周转箱内置入冰柜冷藏6小时左右。

这个工序称为“腌味”。

将腌好味的猪坯以皮向上、肉向下的姿势摊平铺在放于蒸猪底栊里呈弧形的托架上。冚(掩)上蒸猪面栊,并将蒸猪栊架在蒸炉上,蒸猪底栊与蒸猪面栊以及蒸猪底栊圆孔与蒸炉汽孔必须吻合在一起,蒸汽不外泄(还可铺上大湿布)。

采用猛火加热,让蒸汽散布在蒸猪栊内部。约蒸20分钟,抬起蒸猪面栊,用针耙密插猪皮,并随插随洒入米酒。密插完毕后,冚(掩)上蒸猪面栊,约蒸10分钟,依法重复一次。

这是两个工序,名称为“插孔”和“淋酒”。

余下每隔15分钟抬起蒸猪面栊一次,每次喷淋冰水,并用手将猪皮针孔渗出的粘液洗去。

这个工序称为“淋水”。

喷淋冰水的目的是洗去猪皮已溶解的明胶,并通过冷却固化猪皮未溶解的明胶,从而让猪皮呈现爽而不(黏)、弹而不艮的质感。

这是它与烧肉形成一弹一脆的特色。

淋水工序无硬性次数,要视乎以下三点,

一是视乎猪皮溶解明胶是否冲洗干净,

二是视乎猪肉是否完全熟透、

三是视乎猪皮软硬度是否合适。

这三点都达到标准后,均匀撒入洗净并炒香的白芝麻到猪皮表面即可冚(掩)上面栊端离蒸猪炉待售,并切大块供膳。

全文完

文章图片6

粤厨宝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