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天晚睡了一个小时,我突然想到明白老师和我说的一句话

 进击中的罗罗 2023-05-12 发布于广东

这是罗罗日更写作的第204篇文章


昨天晚上,我写完了公众号就差不多12点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又晚睡了一小时,所以我把早起的闹钟设置在了早上的5点半。

不过,通过这件事,我对明白老师说的:“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情绪也越稳定”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我之前的公众号基本都是2个小时左右完成的,但我回家过年,我写一篇文章的时间却慢慢增加了。

因为在老家我不用上班,所以我的大脑里面就告诉自己,日更这件事不急,反正你有很多的时间,可以慢慢写也是可以的。

可是这两天到了深圳,我发现,我突然就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了。

早上两小时我没有写出我的一篇公众号,我依旧还停留在老家的状态,还是慢慢悠悠地写,甚至又开始犯了一个完美的毛病,总觉得要写出更好的文章才罢休。

计划晚上10点半就可以写完文章,结果因为我要主持我社群复盘的结营活动,到了晚上十点多我才匆匆忙忙开始疯狂码字。

我明显地感觉到,晚上写文章,越写越失去了写作的快乐。

因为我是在为了完成日更这件事情本身而去做,写完也没有像在早上一样,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因为我的精力经过了一天工作还有其他事情的损耗,明显已经降到了最低。

再加上,我平时几乎都是11点左右就睡觉,所以我写出的文章,我也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些犯困了。

于是我就开始抱怨自己,做事咋又恢复原样了,你看看,第一次写月计划第一天就开始熬夜,这不应该了。

如果晚睡务必会耽误第二天早起,所以我的大脑里开始出现各种批判和焦虑的负面情绪。

这时候,我的脑海就冒出了明白老师前几天和我说的话: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情绪也越稳定。

老师说得果然是有道理的: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写一篇文章需要多少时间不清楚,截止到几点钟必须要完成不够明确,那他在行动上就会拖拖拉拉。

比如本来可以2小时写完一篇公众号,却非要拖延到4小时,这就导致行动上跟不上时间的节奏,也就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内耗。

本来日更这件事可以一次性就完成,而分成了2次去做,就差很多。比如我习惯了早上写公众号,到了晚上就会为了完成日更这个目标而写,就会感觉压力很大。

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

01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

如果是早上完成自己的公众号,那用时间真实地进行记录,写完一篇文章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自己打字的速度是怎样,写完之后进行排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等等。

这些都需要经常进行记录。看看有哪里是可以提升效率的。

02完成目标不够清晰

如果是早上完成自己的公众号,那几点截止,几点开始排版,收尾,这是一个明确的目标。

如果没有截止的时间,那大脑就会开始肆无忌惮,就会根据过去的数据进行检索和比对,把写作这件事传输到大脑的边缘系统,而这部分被称为“感情脑”负责做出喜怒哀乐的判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杏仁核的位置。

因为人类对大脑负面记忆得更深,因此杏仁核在进行“快乐”和“不快乐”的判断时,检索到的也大多数是负面记忆。

而思考写作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消耗自身能量,需要费脑力的事情,而人的大脑为了追求所谓的省力原则就会逃避。

因此大脑就会给我一条信息:晚上下班再完成也是可以的,反正以你过去的速度接下来一个小时也可以搞定的。结果就因为这条借口我昨天早上公众号没有按时发出去。

那假设我规定了早上7点半,必须要完成初稿,这是一个具体而且明确的目标。

我的大脑在接受这条信息之后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必须要按时完成的事情,哪怕写得烂,写得差也要做完,不能逃避,所以它就会调动我一切可以想出来的招数去完成。

有了清晰了目标,大脑就会更加活跃,写作的效率也会更高。

  • 哪怕写得烂一点也没有关系

  • 哪怕暂时没有时间回复信息也没有关系

  • 哪怕写不出来,就写100字也没有关系

  • 哪怕暂时没有时间去吃早餐也没有关系

  • 哪怕偶尔掉几个粉也没有关系,更多的是接着写,努力写得更好

因为这次日更的目的自己是清楚的,所以后果自己也可以承受。

所以我想清楚了,有时候读者不喜欢,可能考虑的是一个点,而写作的人思考的有可能是10个点。

而写作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应该花时间去纠结当下的自己写得怎么样,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就像猫叔说的:一个合格的写作者,需要有自己的原则。

如果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写,就不要为了数据而盲目去学习各种干货,不停地追求热点。

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个死目标,以后我在早上7点半要完成初稿,然后朗读一次,检查一下标点符号以及错别字。

想清楚之后,就记录一下当下自己写一篇文章,加上排版大概要多少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效率,比如刻意练习自己的打字速度,还有提前设置好模板进行排版。

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运动健身,比如看书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因为人生是一个系统不只是学习和赚钱。

用目标倒逼自己进步,每做完一件事情之后进行复盘,看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在写作的时候,刻意练习某种技巧,告诉自己,先熟练一招,把基础打牢固了,最后再进行组合。就像练字一样,先学会笔画,再练习结构,最后写出作品一样。

有了清晰的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你就会发现,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没有做好。就能针对性去改进,不断进行优化,这样也就减少很多内耗。

反之,如果对一件事的理解不够深刻,认知不清晰,行动起来就会模糊。

比如在做素材库的时候,有人用EXCEL也可以做,而有的人会经常换各种各样的软件,结果一年过去了素材库还是没有做起来。而我们知道任何工具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效率。

而在这种模糊的感觉中,就容易出现浑浑噩噩,不知所云的状态,就会让自己不断地去学习新知,没有时间进行总结,就会浪费自己很多时间。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我发现今天7点半,我终于把今天的公众号给写完了,只要了一个多小时。这让我我对写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明白老师说的:一个人如何能把事情做好?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持一个好的状态,有动力、有能量、有信心。

我也相信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是可以克服万难的。

比如面对他人嘲笑,批评却依然可以笑着回复,比如克服早起,用早上安静的时间去学习、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祝:

日拱一卒



·······END·······


嗯,

今天又是特别的一天~

加油哇(ง ·̀_·́)ง

请记得这个世界和我都是爱你的~




最 后

作者简介:我是进击中的罗罗,今天是5点早起写作的第168天。

靠自媒体写作打通自己的第二收入,深耕个人精进+自媒体干货。

愿景:做一个有温度的写手,用生命影响生命~

最喜欢的一句话: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如果你的朋友也每天在积极努力,也欢迎你转发分享给ta感谢你的慷慨~


图|网络

文|罗罗

排版|进击中的罗罗

我在这里等你哟!

分享给第一个想到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