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孔子塑像为木主,提出孔子谥号不再封王,这几个古代金华人改变了孔庙祭祀

 昵称61560146 2023-05-12 发布于浙江

公元前478年,第一座孔庙发端于山东曲阜。此后,每年农历八月廿七,祭孔大典便会在孔庙举行。大成殿里,孔子塑像高居于堂,身穿冠冕袍服,十二条冕旒随风飘舞。在塑像前是孔子的牌位,其上是“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朱地金书。


孔庙大成殿 网络图片

“至圣先师”是明世宗给孔子的谥号。这个谥号,其实与金华人有关。与曲阜相隔900多公里,金华与孔庙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因为这里有孔子后裔聚集地,也因为金华“小邹鲁”之名。吕祖谦与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先后从祀孔庙,明代宋濂、王袆、吴沉为孔庙提出了里程碑式建议,构建了近百年来的孔庙格局。

今天,我们就聊聊古婺金华与孔庙的那些事。

 五贤从祀孔庙

南宋景定二年(1261),逝世80年后,吕祖谦从祀孔庙,列东庑从祀先儒第35位,享受古人最高等级礼遇。

这份礼遇是士大夫们的终极追求,实现起来并不简单。有着圣人之称的王阳明也经历了多次从祀失败,2000多年来仅有172位先贤最终从祀孔庙。

从祀孔庙,到底有多难?首先,要符合“崇德报功”的最高原则。简单来说,这个人必须有实践弘扬孔子之道的功劳。

其次,从祀孔庙的人,从祀时间一般在其死后几年,甚至几百年。这就意味着,他的德行、学问、功劳须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最后,经人提名,朝廷审议,皇帝下诏,才能从祀孔庙。从祀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从祀者也可能被请出孔庙。王安石在去世27年后配享孔庙,地位仅次于颜回、孟子。靖康元年(1126),他却被降为从祀,71年后,又被黜除孔庙。


吕祖谦像

与王阳明、王安石相比,吕祖谦的从祀之路是顺利的。据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记载,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景定二年正月,皇太子赵禥(即宋度宗)前往太学拜祭孔子。回来后,他向宋理宗上奏说,朱熹、张栻、吕祖谦三人志同道合,各自开启后学,弘扬了儒学。如今,朱熹已从祀孔庙,而另外两人还没有,希望能让两位入祀孔庙。

有皇太子的推荐,又与朱熹合称“东南三贤”,张栻、吕祖谦很快被诏封为华阳伯、开封伯,并从祀孔庙至今。


北山四先生 傅军杰 制图

吕祖谦之后,宋末至明初,北山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扛起金华学派的大旗,成为浙东学派的中流砥柱。他们传承朱学,又兼传吕学,进一步阐释朱熹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明代章一阳说,“孔孟未发奥得朱注而朗于日星,朱注之未尽意义又得四先生阐明殆尽。”清代黄宗羲更把他们视为“浙学之中兴”。

尽管取得足够成就,北山四先生的入祀之路却走了近400年。元至元四年(1338),许谦逝世后第二年,金华府就祠其于学宫。元朝后期,金华府建四贤书院,祭祀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

明成化四年(1468),明朝廷驳回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辛访“北山四先生”从祀孔庙的请求,但准许在金华建正学祠以祭祀,明宪宗赐“正学”匾额。正德年间,金华府知府刘茝又上《四贤从祀奏疏》,再次申请失败。

清雍正二年(1724),清朝廷决定增祀孔庙,此次增加的先贤共有20人,规模甚大。在20人中,就包括北山四先生。何基、金履祥、许谦入选西庑,分别位列先儒第44位、第48位、第54位,王柏则入选吕祖谦所在的东庑,位列先儒第45位。(文中排序依据乾隆十八年孔庙排序)

倡改孔子塑像为木主

明洪武四年(1371)8月的一天,一篇关于孔庙祀典的文章在朝堂上引发“地震”。

据《潜溪录》和《明通鉴》记载,国子司业宋濂上书《孔子庙堂议》后,明太祖朱元璋大为不悦,以祭祀孔子未按时呈上奏章为由,将宋濂贬为江西安远知县。


宋濂像

宋濂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更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孔子庙堂议》讲了些什么,为何引来朱元璋震怒呢?

明初,百废待兴。洪武四年,朱元璋召集宋濂在内的礼官儒臣厘正祀典。在宋濂看来,当时孔庙祭祀普遍存在“亵祀”问题,制度礼仪不合规,冕服没有章法,器具用品雅俗杂乱。因此,他写了1500多字的《孔子庙堂议》。

宋濂提出,祭祀应用木主代替塑像。木主,即牌位。“古者造木主以栖神,天子诸侯之庙皆有主,卿士大夫虽无之,大夫束帛以依神,士结茅为菆,无有像设之事……今因开元八年之制,抟土而肖像焉,则失神而明之之义矣。”简单来说,宋濂认为,用泥巴塑孔子像不妥,因为谁也不知道塑像是否和孔子长得一样。

宋濂又提出,孔庙祭祀存在伦理问题。从祀人员中,曾点与曾参、颜路与颜回、孔鲤与子思都是父子关系。几个儿子是配祀,紧挨着孔子,几个父亲却从祀于两庑,祭祀时,儿子们先享受祭品,而父亲们只能在后面。“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在宋濂看来,这样的设置是不合伦理的。在《孔子庙堂议》中,宋濂还提议罢祀一批从祀儒者。他说,荀子性恶论违背儒家教义,扬雄不忠于汉朝,王弼推崇老庄之学,杜预主张短丧,马融为权势而无节,这样的人为何还从祀孔庙?

与宋濂共同主编《元史》的义乌人王袆也写了一篇《孔庙从祀议》。据清代龙文彬《明会要》记载,除了声援宋濂,王袆还提出,罢祀何休,增祀董仲舒、孔颖达、范仲淹、欧阳修、真德秀、魏了翁、吴澄。

《孔子庙堂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宋濂的“天子立学之法”。他主张,在学校祭祀体制内,立四代之学,并祀舜、禹、汤、文王为先圣。这就意味着,以后贤帝或者开国君王也能入祀孔庙。

这一观点遭到儒臣强烈反对,宋濂的好友贝琼就写了一篇《释奠解》驳斥。朱元璋同样没有支持,还将宋濂贬职。

不过,洪武十五年(1382),重建南京国子监时,朱元璋采纳宋濂建议,用木主,不设塑像。这一调整当时只在国子监实行,直到嘉靖九年(1530)才在全国撤像易木主。

洪武二十九年(1396),朱元璋同意增祀董仲舒、罢祀扬雄。嘉靖九年,明世宗朱厚熜又增祀、罢祀、降祀了一批人,其中就包括宋濂、王袆的提议,增祀了欧阳修,罢祀了荀子、马融、何休、王弼、杜预、贾逵。

嘉靖九年,各地文庙在大成殿外兴建一座“启圣祠”,祭祀以孔子父亲为主,四配的父亲配享,十哲以及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的父亲从祀。此举解决了宋濂和王袆等人提出的祭祀伦理问题。

主张孔子不再封王

明嘉靖九年,注定是孔庙历史上的特殊一年。朱厚熜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为由,集群臣更定祀典。

这一年,孔庙有了很多变化,撤像易木主、建启圣祠、增祀、罢祀外,孔子又多了一个新谥号——至圣先师。这也是我们如今最为熟悉的谥号。

历史上,很多朝代对孔子皆有封谥。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孔子卒,哀公在诔辞中称孔子为“尼父”。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赠颜子为兖公,闵子九人为侯,曾子等为伯。这是孔子封王,弟子封公侯的开始。元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加号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谥号,被明太祖朱元璋继续沿用。

自元代姚燧开始,一些儒臣们对“孔子封王”颇有意见,其中就包括兰溪人吴沉。吴沉,字浚仲,是元代礼部侍郎吴师道的儿子。吴师道是北山四先生的传人,年轻时曾与许谦共同跟随金履祥学习。

吴沉为人诚实,重规矩,讲礼节。他认为,孔子封王不合礼仪,因此,还引经据典地写下了《孔子封王辩》。

在吴沉看来,孔子向来主张名正言顺。孔子修订《春秋》时,看到不是王却僭称王的人,一律删除修改。孔子病重时,子路使门人假扮为臣,准备按大夫之礼举行安葬仪式。孔子得知后,对子路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孔子生前没有王爵,也没有获得天下土地,死了却被封为王。吴沉连续反问,“臣而王之,于名正乎?于言顺乎?”“在天之灵,其肯歆之乎?”“夫无臣不可以有臣,非王而可以师称王乎?圣人不敢欺天也,人其可以欺圣人乎?”

吴沉还举例说,当时圣门高弟称其老师,有的人称为孔子,有的人称为夫子,孙子子思则称呼其字为仲尼。因为孔子没有爵位和谥号,大家不是叫他仲尼,就是夫子。如今“以无实之谥加于圣人,必非圣人之意也”。

《孔子封王辩》末尾,针对不封王如何尊崇圣人的问题,吴沉更是直言,关键在于发扬其道学,而不在于封王。

也许是压力使然,明太祖当时未对吴沉的辩文有所表示。吴沉之后,布政使夏寅、祭酒丘浚继承了这一说法。嘉靖九年,大学士张璁上疏要求改称孔子为师。明世宗力排徐阶等人的反对,将孔子封号改为“至圣先师”。

《明史·吴沉传》记载:改称“至圣先师”,实自沉发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